APP下载

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探究

2022-03-17

科教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考核

谢 颖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是极其重要的。将政治思想理论课程融入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中,在提升大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投身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以旅游专业课为基础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而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1 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优势

1.1 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连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发展具有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如东南沿海地区通过港口贸易,与世界接轨频繁,获得了大量发展机遇,使得沿海地区一省的经济总量已经能够与欧洲一个国家相近。相较而言,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迟缓,导致越来越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如果放任不管,地区性的经济差异显著程度会进一步提高。面对此种情况,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实现平衡发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行业是一种具备可行性的财政转移方法。比如开发乡村地区的休闲旅游模式,可以首先达到精准扶贫乡村的目的,之后完成旅游产业链的建设,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的城镇化发展。从上述角度来看,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涉及国家政策,与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性,故可视为在高校旅游专业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优势之一。

1.2 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讲好中国故事能够让我国人民受到鼓舞,同时也能让世界各国了解到一个真实且立体的中国。更深一层的考虑为:如果反映真实中国的故事能够真正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就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全球影响力与话语权[1]。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故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且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国旅游行业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与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行业的灵魂。旅游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国民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水平进行提高。如果通过发展旅游业,向全世界发出邀请,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中国旅游,在感受山川风月的壮丽锦绣的同时,以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对其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这同样可以提振中国的形象。由此可见,思想政治与传统文化存在关联性,而传统文化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存在关联性,多元融合之下,高校旅游专业中探索课程思政的可行性会进一步提升。

1.3 与生态文明紧密相连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升级版本”,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息息相关。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走工业强国道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悄然之间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果。比如解放战争时期,令西北野战军转战多月、吃尽苦头的毛乌素大沙漠在连续多年绿化治理之下,已经成为了“毛乌素生态文明旅游区”;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之后,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扩大,还形成了对沙漠化的“包围”之势。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年均新增森林面积、年均消除土地沙漠化面积均排名世界前列。而上述与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相关的成果却很少为人所知。基于此,高校旅游专业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开发一个新的专题教育内容——将我国多年来的生态文明发展成果与旅游专业相结合,希望越来越多的旅游专业学生受到教育,明确我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决心、成果,推动课程思政的发展。

2 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

2.1 思政课程自成体系

现如今各个高校的旅游专业课主要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导游理论、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营销学、旅游心理学等。这几门课程大多数都是旅游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会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开设诸如酒店运营与管理、服务概论、会展概论等课程。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旅游专业课程当中,能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可以利用实践活动来对思政教育进行消化,从而达成教育目的。

2.2 融合爱岗敬业教育

旅游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更加了解旅游专业的内涵与旅游运营环节[2]。如今各大高校的旅游专业在进行实践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学生不愿意做基层工作,学校缺少实践基地,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时行为松散等问题。因此,教师在对旅游专业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同时,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不应该只关注第一课堂的理论授课内容。教师在第二课堂进行授课时,要将课程中融入爱岗敬业等内容,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考核国情分析

在对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将课程的重点内容作为考核点。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与学生的考核结果,能反映出学校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教学方式是否合理。对学生考核的内容安排可以包括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实践能力等。对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课程的设定,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旅游与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当中,要对思政与专业课相融合的知识点进行考核,同时也要侧重于我国国情分析能力的考核。

3 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3.1 以旅游发展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

我国高校旅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运营与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课程。在教师对旅游管理的学生授课过程当中,需要对学生讲解旅游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旅游市场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使旅游专业学生对我国旅游行业的经济发展现状有整体性认识。与此同时,在进行旅游专业实践课程时要使教学的内容更加接地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了解旅游课程的实质内容。为了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旅游行业中的精英人士,对学生的实践课程进行指导教学。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业内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了解现如今旅游行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影响以及以及旅游行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作用[3]。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专业认同感,让学生能够对我国现在的形势进行分析。在对旅游思政课程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要对课程考核的思路进行创新,要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具体而言:(1)考核内容方面,应突出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2)题型设计方面,应以案例分析类题型为主,模拟旅游行业正常经营运转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素养的践行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临机应变能力。总而言之,考核设计要符合旅游专业课的内容,并结合我国的政策方针以及我国国民生活的实际素材,来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发展观念与爱国、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充满社会责任感,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3.2 以旅游设计类课程培养学生民族自信

利用旅游思想政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旅游行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传统文化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针对这类情况,学校可以利用规划类的主要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利用旅游文化学、旅游景观设计以及旅游项目规划来培养学生挖掘旅游传统文化的能力,同时将学生的发掘思路、发掘理念以及发掘的方法进行整理。在对旅游专业的整体课程进行考核时,考核内容要侧重于规划对象的本身。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实地考察的机会,要让学生对旅游地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将文化的种类、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进行整理收集,结合所收集的材料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教师可以将学生所设计的规划方案进行筛选,挑选出几种比较优秀的旅游规划方案。学校可以对学生设计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各方面反馈回来的结果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对旅游专业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3 以生态旅游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授课时,可重点围绕旅游地理学以及生态旅游等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形成绿色旅游发展观。要根据不同的旅游专业课来设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以及落实教学要求,从而优化教学的整体结构。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同时在对旅游专业课进行教学时要与政治思想课程相结合,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授课。学生要将课程中的案例分析与调研活动进行实践,从实践中提取出课程的中心思想[4]。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讨论,以情景还原与实验教学的模式进行理论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4 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将旅游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对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方式为:以旅游专业课程为基础,将政治思想进行传递,从而将思政教育延伸到第二课堂中,并将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在实践当中。第二课堂的建立有利于发挥校友效应,搭建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管理,对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忠诚度进行强化,培养学生在旅游行业中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是将思政课程融入旅游专业课中的重要意义。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以旅游发展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以旅游设计类课程培养学生民族自信,以生态旅游课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以“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从而将政治思想课程更好地融入旅游专业课当中,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考核
内部考核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