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思考
2022-03-17邓晶晶冀爱爱
邓晶晶,冀爱爱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一 引言
教育部2017年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年发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两个文件的制定,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国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定了基本的工作内容[1-2]。但如何因地制宜的完善和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容仍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创新。
二 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至关重要。
(一)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新特点
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多数为00后,由于社会大环境和思想文化的不断变化,部分父母教育方式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心理需求不匹配,如父母的过分溺爱、冷漠忽视等,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容易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较大影响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包括出行习惯、人际交往方式等,特别在信息获取方面,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方式越来越广泛,但相应的,这些改变在某些方面也对当代大学生们心理、思想等造成了较大冲击。
(三) 疫情的出现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2020年疫情爆发,尽管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常态化,但我们依旧不能放松,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国际上的疫情形式依旧严峻;二是国内时有出现聚集性本土疫情。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给学生的生活方式、求职就业等都带来了明显而长期影响,这些影响对大学生心理产生较大冲击。
三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特点
(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单打独斗”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将二者相融合,是目前各高校普遍认同并且搭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3],常常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不相干”,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效果达不到应有的育人实效。
(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师资力量参差不齐[4]。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专业教师。但目前部分高校依旧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5],很多高校心理咨询师选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等兼职心理工作教师为学生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但兼职心理工作教师专业性的保障和素质能力的提升需要高校进行持续性的投入建设才能确保实施效果。
(三)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建设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基本建立了“学院、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但在工作中,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危机反馈和危机管理体制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对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中人员队伍的重视性不够。高校学生数量众多,在学生心理危机工作中仅依靠专职心理教师是不够的,还要依托学生心理骨干、辅导员、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等与学生接触人员的力量才能形成四级反应体系的良性运作。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这部分人员的重视不够。同时这些人员为非心理专业人员,心理专业性不足,对如何重视和培养这部分人员的专业能力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二是心理危机干预运行制度建设不健全。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良性运作还需要高校各部门、院系之间的通力合作[7],但在实际工作中时有出现部门间职责不清等情况,导致工作缺乏效率,干预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缺乏对心理危机学生群体的日常管理制度。成功干预危机后不等于“万事大吉”,对这部分学生群体还需要进行干预后的日常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帮扶。
(四) 高校心理朋辈力量运用不足
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好学生主体作用能极大的促进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8]。但在实际工作中学生朋辈力量的指导和开发不够,心理朋辈群体的专业性培养不够。部分高校设立了心理委员、心护员、心理协会等学生干部或组织,但对于这部分学生群体缺乏有效的专业性培养,需要持续的、阶段性的培养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朋辈力量。
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实践途径
(一) 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程建设。高校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课程建设,包括通过课程内容建设、搭建框架、校内外专家听课点评等途径提升必修课的教学质量。
2.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选修课是丰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重视选修课在心理育人体系中的作用,积极推动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开设选修课程,重新构建选修课程的体系和内容,让选修课程成为心理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推动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发展。除必修课和选修课外,可以依托学生心理社团、夏令营、心理工作坊等形式开展短期的心理健康课程,将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机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4.在职业生涯、就业指导、思政等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职业生涯、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通识类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通过正面典型、榜样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实现融入性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 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1.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能力水平。首先要确保专职心理教师的人数,在此基础上明确专职心理教师的岗位职责,包括开展日常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心理课程建设、心理校园文化指导、心理健康工作指导培训等工作。根据这些工作内容,高校要制定专职心理教师的培训计划,包括技能培训、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工作督导、心理健康校际工作交流等,促进专职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2.大力推动兼职心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是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队伍培育和遴选机制。充分利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等师资力量,引进校内外专业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专业培训,并根据培训情况开展遴选工作。二是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兼职队伍专业能力培训机制。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心理健康工作兼职队伍的能力培训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要内容,每年有计划性地开展工作能力培训。
3.充分发挥朋辈力量。根据四级预警机制,可以依托宿舍长、班级干部、院系社团等选拔不同层面的心理骨干,并针对这些心理骨干每学年开展专业培训,打造学生心理骨干朋辈队伍,充分发挥好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作用,做好危机预警反馈。同时依托朋辈队伍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团体辅导教练等,将心理互助团体、心理辅导团体等辐射到各院系、班级,最大程度推动学生能够助人自助。
(三) 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建设
近些年,各高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各类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好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要大力开展。
1.推进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的建设。在继续做好传统“5.25”心理健康活动基础上,努力搭建新的心理品牌活动。例如不少高校建立了“3.25”“12.25”等心理活动[9],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贯穿全年的心理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
2.推动心理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与其他活动相融。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各部门之间可协同推进开展各项活动,并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其中[10]。通过推动心理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与其他活动相融,拓展心理育人的内容和形式,让心理育人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形态走进学生群体,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口”前移。
(四) 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干预平台建设
1.搭建好危机干预的机制体制,明确分工、确定职责,确保危机干预中各部分能够协同合作,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反应效率。
2.做好对院系的危机干预指导。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符合我国精神卫生法中的各项规定,要依法依规的开展工作。各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危机干预指导手册、指导案例等,做好具体指导,提高干预效率和效果。
3.做好危机学生的管理教育机制。在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后,除迅速干预外还需注重干预后学生日常的教育,可依托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学习、就业、人际等各方面予以学生关注,同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给予心理帮扶,不断推进心理困难学生“一生一策”和“一人一档”的建设。
4.做好心理问题普查制度。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可通过多种途径摸排好学生日常心理状态,最大可能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高校可根据校情特点,推进心理日常普查制度,通过多种心理问卷、心理调研等做好筛查工作。同时依托学生心理骨干、辅导员等群体做好学生日常一对一谈心谈话,主动加深与学生的连结,掌握好学生日常心理状态。
(五) 重视校外资源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高校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大学生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重视校外资源的重要作用,其中有两个因素是必须要考虑到的。
1.教医结合非常重要。心理问题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当心理问题上升到精神疾病就必须有专业的医生介入。因此,高校需与当地专业心理或精神科医院做好沟通,确保学生在出现精神问题后得到迅速专业的治疗,促进学生早日康复。
2.家庭教育不可缺少[11]。大学阶段是一个特别时期,尽管学生已经成人,但仍旧脱离不了家庭给予其生活、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因此在大学,家庭教育仍旧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大部分大学生的家长是70后、60后,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滞后。因此要发挥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长心理课堂普及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知识;另一方面辅导员等主要学生工作者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推动微信、电话、qq等云端家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