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陆“有声读物”研究评述
——对《知网》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

2022-03-17王雪玉洁

新闻传播 2022年3期
关键词:知网读物研究

王雪玉洁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610500)

有声书读物是阅读与音频跨界结合而来的新兴产物,在我国发端于传统广播的长篇连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听书平台,它可以更大程度地将大家的碎片化时间合理组织利用起来,为众多阅读者走进文字语言世界开辟了一条便捷之径。本文对《知网》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对有声读物的研究现状做一分析,探讨目前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问题

关于我国有声读物研究现状将会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研究学者身份构成

托马斯·库恩认为:“对于科学的知识而言,就如同语言一样,其本质上是群体的共同财产,没有它就什么也不是。想要了解它,我们必须认识到创建和使用它的人员的特征。[1]”因此,第一个研究问题应当是使用它的人员的特征,即:有声读物的研究人员构成情况如何?

(二)研究采用的方法

学者在进行有声读物研究会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这些方法成为一定时期内的主要研究手段。网络有声读物属于新起的方式,它的研究方法如果对比传统读物研究会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吗?因此,应当关注的内容是:目前大陆有声读物研究是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时间节点

第三个需要关注的方面是关于我国有声读物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研究是否有达到过高峰,高峰出现在什么时间,每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四)研究的案列

因为有声读物所具有的特点,在使用上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可以一边听一边工作,那么在有声读物研究中,会侧重于研究哪个方面?第四个研究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大陆有声读物研究主要应用平台是什么?

(五)研究的现状

有声书读物的兴起是有其背景原因的,由于科技的进步,制作、储存与播放有声书的工具价格低且普及,那么,关于有声读物的研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未来可以做怎样的改进?因此,我们的第五个研究问题是:有声读物的研究已涉及到哪些主题,每个主题的研究状况如何?

二、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篇目选择

在CNKI知网查找收录的关于有声读物的文章,采用文本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内容分析。检索数据内容如下:

检索项目:篇名

检索词:有声读物(中文)

检索时间:1997年-2020年

范围:全部期刊

检索方式:选择有声读物的精确检索可以保证在整理的文献中不会出现概念偏差,导致对研究文献的衡量不准确。

(二)测量方式

文本内容分析中包含以下五种测量变量:

1.研究学者身份构成

研究学者的身份构成笔者这里分为四个标准:教师类(教授和讲师),学生类(硕士和博士生),从事媒体行业相关人员以及身份未明示者。计算里包括第二作者的身份。如果同一作者有多文则记录一次。

2.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可粗略分为三大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综合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数据的手段来发现和探究媒体信息和人类行为的方式,以数据统计、互联网资料归纳调研,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来得出结论为方式成为定量研究[2]。定性研究包括以批判性和解释性的文本说明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方法等成为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的方式则称为综合研究方法。

3.研究的时间

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在CNKI出现有声读物这一关键词且符合研究概念最早的一年至研究提出的前一年,即1997-2020年为止,笔者统计出每年关于有声读物的期刊发表数量。

4.研究的案例

传递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包括图书、电话、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有声读物的本身属性决定了信息的物理方式、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速度及数量的规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的快速发展下,音频内容制作和传播的相关应用平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哪个平台是现在作为研究案例在分析。

5.研究的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4G网络的普及,使得用户培养起基于手机界面的移动媒体使用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有声读物得到良好发展,伴随性极强的有声读物开辟并探索出较为适合的市场机制和运行体系。那么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侧重点是什么,我们如何在用户深度运营与价值变现时代,把对受众的深度研究作为直接促进平台的精细化运营的手段。

三、研究的结果

通过检索,共得到93篇论文,其中31篇论文不属于本研究课题范畴,排除出去,共获得62篇有效论文。其中最早的有效论文是洪保平的《有声读物──语言学习的好帮手》,最晚的一篇是姜虹冰、吕建生的《有声读物APP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研究对此62篇论文进行分析。

(一)研究者的构成情况

从表1可以看到,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有声读物研究的主要群体,占比高达到8成(80.6%)。其中,教师的占比达到半成以上。可看出在有声读物研究人员的构成方面呈现出高层次和专业化的特点。

表1:研究者身份

(二)研究方法

从表2可以看到,92%的有声读物的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而定量研究只有2篇,一篇是雷晓庆、韩思雨在2019年3月发表的《关于高校用户使用有声读物APP的调查及分析》,对使用者进行问卷分析;一篇是姜虹冰和吕建生的《有声读物APP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使用行为的维度分析。

表2:研究方法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有声读物研究主要还是以定性研究、静态描述为主。但有声读物其实是一门融合了传播学、信息技术的多样性的复合型学科。有声读物的研究方向可以融合传播学、信息学、营销学等学科所采用的研究方式,综合构成新型的有声读物方面的研究体系。让有声读物的相关研究从定性趋向定量研究,从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更甚,采用统计数据调查或计算机相关分析应用等,让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

(三)研究的时间

如图1所示,有声读物一词符合研究的文章最早出现在洪保平于1997年第4期《大学出版》中发表的《有声读物──语言学习的好帮手》:“有声读物为学习者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文化背景。[2]”这应该是最早对有声读物进行阐述的论文,但文章只是单一对有声读物这一现象的提倡。此后一段时间有声读物并未成为研究重点,直到2015年有声读物才开始有了更多学者去关注,到了2018年有声读物平台应用开始发展且稳步成熟,有声读物的研究出现峰值。整体而言,相对于其他播音主持和传播理论的研究,有声读物的研究文章数量并不是很多。

图1:样本数量年度走势图

(四)研究的侧重渠道

从表3可以看到,研究者对于在有声读物的网络与APP、广播、高校图书馆的这些传播媒介中的研究比例。目前APP使用上,以喜马拉雅和懒人读书APP为研究重心,如邝野的《从互联网思维看有声读物APP的发展——以网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为例》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去分析“喜马拉雅”听有声读物APP目前的发展趋势,并对传统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3];任梦婕的《懒人听书有声读物平台内容发展策略研究》以懒人听书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分析内容的来源和制作,归纳和总结平台内容的特点,从而提出内容开发和改进的建议,为同类型平台的发展带来启发[4]。

表3:研究的案例

(五)研究的现状

如表4所示研究现状可知,目前研究者的现状还是很注重有声读物的发展策略的,有声读物这种形式如何发展,如何更加成熟稳定是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研究者大多为教师,所以研究者更加侧重在了教学研究方面,开拓教育领域似乎成了有声读物的新方向;用户行为爱好和版权问题的研究可以保证有声读物的内容精品化升级。

表4:研究现状

四、讨论

有声读物在我国发展的可观,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开拓和创新。目前有声读物研究方向和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有声读物的研究方向单一

有声读物对网络与应用、广播、高校图书馆等媒体的研究目前较为单一。

从新媒体背景的角度下,有声读物可以从内容生产的多样性、营销模式的专业化、运营机制的规范化、版权问题的准则化以及APP建设用户体验等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有声图读物关键因素进行更加深入微观分析来说:例如数字阅读逐渐被划分为免费阅读和付费阅读两类。这两种是对不同消费层次的用户进行了细分。短期来看,免费阅读的火热发展显然不利于付费阅读市场的拓展;但哪种适合当下用户使用,哪种适合用户长期需求[6],这两种方式怎样共生可以实现有声读物的最大发展是值得思考的。类似这样微观角度的关于有声读物的分析是后面学者可以深入研究的。

(二)研究机构及其作者合作略显单薄

有声读物需要学界的持续关注与研究,但目前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并以高校教师为主要研究群体[5]。媒介从业者研究群体较少[6]。有声读物是一种涉及传播学、出版学、市场营销、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多个学科分支的研究,需要学者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跨专业之间的合作。目前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当缺乏且亟待加强;关于有声读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尚且不足,这些因素不利于有声读物从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三)对有声读物的未来智能化可以有更多研究

物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万物互联的实现,使得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些智能终端都可以成为有声读物的播放终端,所以未来有声读物市场还有一片蓝海,有很大的可拓展空间。但关于有声读物未来智能化的研究比较少,未来,学者可以对此方面进行着力研究。

(四)儿童有声读物内容成为行业新风口

相较于文学和视频,有声读物内容有着天然优势。首先,7岁以下的儿童大部分不具备真正的文字解码能力,文学阅读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晦涩难懂;其次,聆听能使儿童的想象空间更大,有利于提升儿童想象力;再次,出于保护孩子视力的考虑,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所以有声读物成了更好的选择[7]。然而目前关于此方面的有声读物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者需要持续研究有声读物儿童应用下的全场景生态,才能打开更广阔的商业空间[8]。

五、展望

关于有声读物实际落实方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联合指导下建立有声读物专业委员会,从国家方面促进有声读物的落实。

(二)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声读物生产传播机构要综合评价内容现状,激发生产者的创作热情,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有声读物作品提高创新创优的能力和水平。

(三)现有平台除了将优质内容作为基础外,有声阅读等在线音频服务同时要在技术上继续发力,顺应智能化发展的智媒时代需求,继续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平台内容分发渠道,做好有声阅读的社群经济,多与用户对话,为平台用户黏性提升、内容升级提供助力。

有声读物作为阅读在新时代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建设紧密相连。有声读物的有声语言创作是一种“感知于外,受之于心”的艺术创作[9],它不仅仅会附有个人的印记,更加持着时代的烙印。希望有声读物的生产领域能更好地发展,出现更多的“好声音”,去引领当前的文化建设。让这些有声读物培育人们的审美感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有声读物在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工程中助力!■

猜你喜欢

知网读物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近三年维吾尔语言研究情况综述
基于知网的翻译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