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

2022-03-17王汇智赵卫卫杨水胜王如意

非常规油气 2022年1期
关键词:孔喉物性渗透率

王汇智, 赵卫卫, 杨水胜, 王如意

(1.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 延安716000;2. 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710065)

0 引言

前人对储层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储层特征是油气分布和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油气勘探过程中明确了储层储集性是重中之重。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影响储层储集性的控制因素主要分为2类: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1-4]。储层物性一般与埋藏深度的变化成反比关系,受压实压溶等作用导致物性总体变差,但在某些层段受溶蚀作用、黏土矿物转化等因素影响,使物性相对变好,成为高孔高渗带[5-6]。

鄂尔多斯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其面积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勘探潜力大,油气资源极为丰富[7-8]。研究区位于正宁东北部,富县的西南部,处于陕北斜坡南部,其地貌特征高差相对较大,地形复杂,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整体呈支离破碎的特点。研究区总体构造特征为发育一系列鼻状构造,无大型褶皱和断裂,由于研究区无大型构造运动影响,缺乏形成构造油气藏的条件,区域沉积相类型较少,因此普遍认为油藏聚集受岩性变化的影响。由于目前对三叠系延长组的勘探集中在西部探区,而南部探区的储层特征研究较少,就研究区而言,普遍存在储层埋藏较深,隐蔽性较高,非均质强,纵向上岩性、含油性变化结构、成岩作用多个方面对研究区延长组储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多角度细化分析物性控制因素,明确研究区延长组储层储集性能,旨在为研究区难采储量的有效动用及有利区的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1 储层特征

1.1 岩石学特征

通过研究区铸体薄片观察分析,统计各组分含量,利于岩石类型三角图分析储层岩性,结果表明长石含量较高,石英含量低,岩性主要以长石命名为主,为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如图1所示。研究区储层砂岩粒径为0.20~0.45 mm,平均0.33 mm,颗粒主要为细-中粒,粗砂含量极少,分选较好,受水动力与搬运距离的影响,结构成熟度低。长8段在结构上主要为极细砂岩,粒径变化主要为0.03~0.06 mm, 与长7段相比细砂含量降低[9]。以王坪道镇地区为例,长石含量较高,占碎屑含量30%以上,其次为石英和岩屑,含量近20%,云母含量低,在5%以下,样品总计34个,碎屑含量见表1。

图1 研究区延长组储层岩石类型三角图Fig.1 Triangular map of reservoir rock type of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表1 研究区延长组砂岩碎屑成分鉴定表Table 1 Detrital composition identification table of sandstone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通过研究表明:填隙物含量为10%~30%,各成分含量差距较大,铁方解石含量较多,高达8%,而高岭石和凝灰质含量极少,不足1%,水云母和绿泥石含量相差不大。研究区胶结物类型多样,各组分含量差距较大,碳酸盐胶结物占总胶结物含量50%以上,大幅度降低储层渗透性。延长组储层杂基平均含量达8.47%,主要由泥铁质、绿泥石组成,平均含量分别为6.56%和2.60%。研究区延长组储层胶结物平均含量3.82%,胶结物成分与含量随层位变化较大,黏土类胶结物以水云母和绿泥石为主,约占填隙物含量7%,;硅质胶结物含量较低,约占填隙物含量1.3%,主要为石英;碳酸盐胶结物含量最高,约占填隙物含量13%,其中铁白云石和菱铁矿含量较少,分别为2.0%和2.1%,如图2所示。研究区为颗粒支撑,颗粒之间多见线或点-线接触,由于局部压实作用强烈,颗粒接触面部分发生溶解现象,压实作用转为压溶作用,接触方式变为凹凸接触,胶结物分布在颗粒之间或呈薄膜状分布在颗粒周围,为孔隙-薄膜式胶结。

图2 研究区延长组储层填隙物成分及含量图Fig.2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reservoir interstitial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1.2 储层物性特征

统计分析研究区延长组830块样品,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研究区延长组岩心物性数据统计表Table 2 Core physical property statistics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最高孔隙度为15.10%,最低孔隙度为0.840%,平均为7.03%;最高渗透率为22.700×10-3μm2,最低渗透率为0.001×10-3μm2,平均为0.285×10-3μm2,说明研究区储层物性变化范围大。以长7油层组孔渗性为例,其最高孔隙度为12.85%,最低孔隙度为0.840%,平均为6.20%;渗透率分布相对集中,最高渗透率为22.700×10-3μm2,最低渗透率为0.001×10-3μm2,平均为0.400×10-3μm2,变化范围较大。图3中可以看出两者基本成正相关,属低孔、低渗储层。

图3 研究区延长组长7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Chang7 sandstone reservoir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1.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复杂,孔隙多为小孔微孔,喉道为微细喉,具有分布不均匀、孔喉半径小、孔喉比增大等特点。在延长组储层孔喉特征研究中,通过参数定量分析储层的孔渗性,在明确研究区储层孔喉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标准对孔隙和喉道大小进行分级,再结合压汞资料明确孔喉的分布情况及其连通性,对研究区延长组低孔低渗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有一个全面认识。

1.3.1 孔隙类型

对研究区内新43和柳127两口井的薄片分析中,粒间孔发育明显,分布广泛,占总孔隙类型的59%,溶孔以长石溶孔为主,薄片上易于观察,分布范围广,岩屑溶孔不明显,占总孔隙类型约41%,晶间孔少见,在柳127井薄片中发现少量的微裂缝。由于溶蚀作用,在原有粒间孔基础上进一步溶蚀形成粒间溶孔,和之前粒间孔相比无法区别,因此把它和原生孔隙都叫粒间孔。由薄片看出研究区大规模发生溶蚀作用,在柳127井薄片中可以发现明显的溶蚀现象,由于长石颗粒易被溶蚀,其形成的溶孔易于发现,占总面孔率36%,岩屑溶孔较少,占总面孔率5%,一般情况下长石溶孔的孔径分布范围大于岩屑溶孔,如图4所示。

研究区长石溶孔较为发育,由于溶蚀作用的差异性和选择性,其溶孔形状多样。从柳127井铸体

薄片上可以看出,有些溶孔受颗粒形状影响,在形成过程中均匀溶蚀,呈蜂窝状;有的溶蚀作用不完全,可见溶蚀残余物,主要分布在颗粒的外围或贴着颗粒边缘,表明溶蚀作用发生在颗粒边缘,受颗粒边缘形态影响呈港湾状或条形状;有些孔隙显示了颗粒溶蚀前结构的外形特征,表明颗粒发生溶蚀作用过程中,易溶解部分完全溶解,但颗粒外形轮廓、岩石结构等可以识别,将此类孔隙称为铸模孔。此外,在砂岩局部也可见破裂缝,如图5所示。

图4 储层孔隙类型分布图Fig.4 Reservoir pore type distribution map

图5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储层铸体薄片Fig.5 Reservoir casting sheet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Xiasiwan Area, Ordos Basin

1.3.2 孔隙结构

通过铸体薄片资料统计,研究区长7储层平均孔径29.3 μm,结合孔吼分级标准(见表3),平均孔径为10.0~50.0 μm,属于小孔隙;储层平均吼道直径0.36 μm,平均喉道有径为0.2~0.5 μm,属于微细喉,因此研究区为小孔隙、微细喉。

表3 储层砂岩孔隙、喉道分级标准(谢庆邦,1994)Table 3 Reservoir sandstone porosity and throat grading standards (XIE Qingbang, 1994)

排驱压力受孔隙吼道大小的影响,对应最大孔喉的毛管压力,反映孔喉半径的大小,压力大小与半径呈反比;中值压力反应储层的致密性,压力越大储层致密性越好。门槛压力(排驱压力)变化范围为0.18~4.65 MPa,平均值为1.75 MPa;中值压力变化范围为2.21~23.65 MPa,平均值为9.52 MPa。分选系数可以反应孔隙的分布情况,据统计分选系数主要为0.02~2.48 MPa,变化较大,说明分选程度较差,孔隙分布不均匀,平均值为1.81 MPa;中值半径反应孔喉平均半径,主要分布在0.04~0.33 μm,反映了总的孔喉大小变化情况,平均值为0.18 μm。进汞饱和度指压汞压力和对应进汞量,退汞效率指退出汞与压入汞的体积比,测定期间压力变化区间相同,两者可定量反映孔喉大小和连通性情况,最大进汞饱和度变化范围为57.83%~89.15%,平均值为76.62%;退汞效率变化范围为10.74%~33.16%,平均值为22.72%。具体参数见表4。

根据延长组储层孔隙结构分类表,长7、长8储层排驱压力、中值压力以及平均孔喉半径均属于V类别,研究区延长组储层孔喉组合主要属于微孔微喉型(见表5)。依据表5对研究区延长组各层进行简单分析。

表4 下寺湾地区长7、长8储层孔隙结构参数表Table 4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table of Chang7 and Chang8 reservoirs in Xiasiwan Area

表5 三叠系延长组低渗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表(宋国初,1997)Table 5 Por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table of low 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 of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SONG Guochu, 1997)

研究区长7储层典型压汞曲线显示:孔隙度为6.2%、渗透率为0.4×10-3μm2,排驱压力为0.46 MPa,孔隙类型综合分析为细小孔微细喉型,L16井长7储层排驱压力为1.0 MPa,综合分析主要孔隙结构为细小孔微细喉型(如图6a和图6b所示)。

研究区L16井长8储层压汞曲线显示:孔隙度为7.03%、渗透率为0.203×10-3μm2,排驱压力为0.86 MPa,综合分析主要孔隙结构为细小孔微细喉型(如图6c所示)。

研究区L16井长9储层压汞曲线显示:孔隙度为5.58%、渗透率为0.227×10-3μm2,排驱压力为1.45 MPa,综合分析主要孔隙结构为细小孔微细喉型(如图6d所示)。

图6 下寺湾地区压汞曲线图Fig.6 Curve of mercury injection in Xiasiwan Area

1.3.3 孔喉特征与物性的关系

统计研究区长7储层部分样品的孔隙度及渗透率对应的孔隙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如图7所示。

图7 物性与孔隙结构参数关系图Fig.7 Correlation diagram betwee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1)长7储层排驱压力变化范围大,排驱压力较高,结果表明,随着孔渗性增大,排驱压力有降低趋势,两者呈反比关系(如图7a和图7b所示)。

2)中值压力变化范围较大,分布相对分散,随着孔渗性的增大,中值压力变小,两者呈反比关系(如图7c和图7d所示)。

3)平均孔喉半径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为0.0~0.3 μm,与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呈正相关(如图7e和图7f所示)。

2 储层主控有利因素分析

对研究区储层物性分析发现,沉积环境首先决定储层砂体发育的规模,对矿物的原始成分及颗粒大小、分选等有影响,直接影响储层的原生孔隙度,沉积微相的发育决定砂体的分布情况;成岩作用对储层具有改造作用,一方面成岩作用降低原生孔隙度使储层性能变差,一方面增加了储层孔隙度,就研究区而言破坏作用大于改善作用;由于研究区无大型构造运动,大型裂缝不发育,局部有微裂缝但数量较少,所以构造因素对储层物性影响很小。该文仅对研究区储层有利因素进行分析。

2.1 石英含量

沉积物源是沉积盆地中沉积物的来源,它决定着母岩的性质,是后期成岩演化的物质基础,影响储层中碎屑物的成分和含量,从而影响储层的原始孔渗性[11-12]。在砂岩储层中,若塑性成分(例如岩屑和填隙物)含量高,在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其抗压能力差,容易变形,原生孔隙度大幅降低,导致储层物性变差,颗粒之间主要以缝合接触为主;石英不同于塑性矿物,其在成岩作用过程中能形成支撑作用,不易被压实变形[13],此外,石英表面光滑,抗风化能力强,相比于长石油气容易通过。统计下寺湾地区长7储层孔隙度和石英含量的数据显示,石英含量越大,孔隙度相对增大,两者基本呈正相关,因此石英含量越高,对储层孔隙空间的建设性越好。图8所示为研究区长7储层石英含量与孔隙度关系。长7储层石英含量主要为25%~32%,其对应孔隙度为2%~6%。

图8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储层石英含量与孔隙度关系图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rtz content and porosity in Chang7 reservoir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2.2 碎屑颗粒粒度的影响

储层物性的好坏也受碎屑颗粒粒度的影响,不同砂岩类型对应的孔隙分布不同,一般而言颗粒粒径越大,孔隙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颗粒越大其沉积水动力越强,较粗的颗粒在水流冲洗下结构成熟度变高,分选较好,颗粒冲洗干净,利于原始孔隙度的保存;此外,颗粒粒度越大,孔喉越大,流体易于流动,而砂岩粒度越细,孔喉越小,连通性差,杂基含量相对较高,渗流性差。在数据统计中,中砂岩的储层物性略高于粗砂岩,这说明粗砂岩孔隙易被充填导致其物性变差[14]。较粗的石英砂岩相比较细的石英砂岩,孔喉较大,渗透性较好,总比表面积小,能接受二氧化硅的沉淀,渗流排替较快,即淀出量较少,其次生加大程度较弱,储层物性较好。研究区砂岩类型与孔隙度就存在这样的关系,如图9所示。长7储层中砂岩(1<φ≤2)占24.12%、细砂岩(2<φ≤4)占60.47%、粉砂岩(φ>4)占7.30%;中砂岩对应的孔隙度最高,为9.8%,粉砂岩最低,为6.3%,粗砂岩孔隙度较中砂岩小,是由于颗粒较大容易被填隙物充填。统计结果表明颗粒粒度影响孔隙度的大小,是控制储层物性的因素之一。

图9 砂岩类型与孔隙度柱状分布图Fig.9 Sandstone type and porosity columnar distribution

2.3 溶蚀作用

溶蚀作用在成岩演化中随时发生,它利于储层空隙的增大,是改善储层渗流条件的一种有效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来源于流体对岩石矿物的破坏作用。研究区延长组溶蚀现象明显,溶蚀孔较为发育,多见长石溶孔,其余类型溶孔较为少见。通过溶蚀形成的溶孔增大了储层孔隙度,但其改善作用不及压实作用对孔隙度的损害(如图10所示)。

图10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延长组溶蚀作用Fig.10 Dissolution of Yanchang Formation in Xiasiwan Area, Ords Basin

3 结语

1)研究区河道砂体发育,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泥质极少,水动力强,使砂体颗粒干净,利于原生孔隙发育。研究区矿物含量中长石较高,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研究区为颗粒支撑,多见线或点-线接触,胶结物分布在颗粒之间或呈薄膜状分布在颗粒周围,为孔隙-薄膜式胶结。

2)研究区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孔隙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发育。受不同成岩作用的影响,研究区喉道类型也较为多样,孔隙结构类型主要为细小孔微细喉型。

3)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石英含量、颗粒粒度及溶蚀作用3类,其中溶蚀作用对物性改造作用较大。

致谢:感谢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连续型岩性油藏成藏和地质特征”提供资助,感谢赵卫卫老师为本研究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孔喉物性渗透率
砂岩孔喉结构复杂性定量表征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
物性参数对氢冶金流程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
基于数字岩心的致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定量表征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油田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及NMR分形特征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射孔带渗透率计算式的推导与应用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控制方法
陕西洛南县北部冶金级白云岩分布规律及物性特征
煤的方向渗透率的实验测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