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2022-03-17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100069) 张 辉 李 真 常 扩
【提 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及内在机制,为制定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6所高校共62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采用SPSS 20.0和Mplus 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成人依恋、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部结构有差异且发展不均衡。在大学生成人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结构模型中,成人依恋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待提高,个体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父母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相比,成人依恋对心理健康起到了更重要作用。
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前,对其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准确了解与把握尤为重要。文献回顾发现,该领域研究数量多且结论差异大:大学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且人数逐年递增[1];或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2]。差异的存在,可能源于测量工具。上述国内研究中,测量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要应用于临床研究且缺乏更新与修订,不适用于普通人群。本研究针对北京市内大学生群体,因此,以近年新编制的《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可以弥补上述量表的不足,对大学生更为适用。
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受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行为的影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的情感表现等构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风格[3]。父母不良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4],如神经症患者的父母往往是拒绝与支配型[5],且父母拒绝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6]。依恋是指婴儿和其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牢固而强烈的情感联结。“依恋”概念的提出者Bowlby指出:儿时的经历和亲密关系会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7]。Hazan与Shave将婴儿依恋理论推广到成人的亲密关系中[8]。目前,我国对成人依恋的本土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较少,对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究有待深入。
本研究同时考量成人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提出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子女依恋类型,通过影响亲密关系的质量,进而影响个体心理健康。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建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6所北京高校,代表该高校特色专业的某一年级中某个班级的全体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全日制本科生;(2)签署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缺席、不愿参加研究。
2.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经由课题组成员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3份,有效回收率89%。
3.工具
(1)自编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内容包括性别、民族、独生子女、年级、专业、学校类型信息。
(2)北京居民心理健康量表[9]
采用此量表评估个体心理品质水平,共80个条目,分为自我意识、自觉性、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和挫折应对6个维度,各维度的分值越高说明心理品质越好。该量表经统计检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3)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中文版[10]
采用此量表评估个体成人依恋类型与水平,共36个条目,分为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两个维度。根据两个维度的均分以分类系数来计算依恋类型,可分为安全型、迷恋型、冷漠型与恐惧型。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应用广泛。
(4)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hort-egna minnen betraffande uppfostran,s-EMBU)中文版[11]
EMBU中文版最早由岳冬梅等人于1993年修订[12]。用于评估个体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父亲、母亲两版,各21题,分别包含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3个维度。被试在相应维度的得分越高,表明其父母越多地采用该维度所代表的教养方式。
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使用Mplus 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路径分析。
结 果
1.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描述
被试的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详见表1。
表1 总体有效样本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情况
2.大学生在北京居民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
如表2所示,北京高校大学生在量表的6个一级维度的均分在2.8~3.2之间,各维度的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意识、挫折应对、人际关系、自觉性、环境适应和情绪情感。其中自我意识得分最高,为3.15分,情绪与情感得分最低,为2.82分;在20个二级维度的均分在2.5~3.4之间,其中家庭支持得分最高为3.31分,安全感得分最低为2.55分。
表2 大学生在北京居民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n=623)
3.大学生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上的得分
如表3所示,从具体得分上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在各维度上的差异较大。进一步对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父亲在拒绝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母亲,而母亲在情感温暖与过度保护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上得分情况
表4 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差异比较(n=623)
4.大学生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上的得分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焦虑和回避维度的平均分分别为3.26和3.68,均低于理论值中的4分。
根据费舍公式,将亲密关系体验量表中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进一步转化得到成人依恋的类型。在大学生被试中,恐惧型所占比例最高为40%,其余依次为安全型23.6%,迷恋型21.3%,冷漠型15.1%。其中包括恐惧型、迷恋型、冷漠型在内的不安全依恋,占总体的76.4%。
5.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间的结构模型
(1)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的6个因子中除父母拒绝两个因子外,其余的因子均与心理健康指标呈现出显著相关关系(P<0.05),见表5。其中,父母情感温暖与自我意识、自觉性、情绪与情感、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挫折应对和心理健康总分呈现显著正相关,而父母过度保护与以上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均与成人依恋中的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呈现显著负相关,而父母过度保护与依恋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依恋回避相关不显著。父母亲拒绝与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相关不显著;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和心理健康等6个指标呈现负相关(P<0.05)。通过相关分析判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中介分析奠定基础。
(2)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模型检验
模型假设,父母拒绝与父母过度保护是消极的教养方式,父母情感温暖是积极教养方式,两潜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且消极教养方式间存在正相关[13]。对这一模型使用Mplus 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为如表6所示。一般而言,比较拟合指数CFI(comparative fit index)>0.90,TLI(Tucker-Lewis index)>0.90,SRMR(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标准化残差均方根)<0.08,模型拟合较好。RMSEA(root-mean-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近似误差均方根)<0.05拟合好;0.08~0.10拟合一般;>0.10拟合不好[14]。结果显示该模型可接受。
表6 父母教养方式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
(3)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对数据进行Harman单因子检验,未旋转的主成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共38个因子的特征根的数值大于1,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量只有16.95%,说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4)成人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基于假设通过Mplus 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父母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以成人依恋为中介变量,建立全路径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在进行模型拟合时将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ML)[15]。父母教养方式对成人依恋和心理健康,成人依恋对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8],且本研究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得分、依恋得分相关显著,这是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基础[16]。根据Preacher与Hayes的中介变量分析理论[17],当中介变量被控制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应该减弱。逐步法检验中介效应时,中介效应显著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显著;(2)中介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因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回归都显著;(3)如果控制中介变量后,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不显著,中介变量起到完全中介效应[18-19]。
首先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效应,该模型的拟合指标如表7所示。数据对模型拟合良好,积极父母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r=0.240,t=9.785,P<0.001),而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负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r=-0.397,t=-3.898,P<0.001),具体路径图见图1。
表7 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拟合指数
图1 积极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模型拟合结果
其次,进行成人依恋的中介效应检验。将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和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作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作为结果变量,成人依恋作为中介变量,建立部分中介作用模型,进行路径分析见表8及图2。积极教养方式-心理健康和消极教养方式-心理健康两条路径不显著,即控制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后,积极、消极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考虑建立完全中介模型,见表8及图3。完全中介模型与部分中介模型相比拟合指数有一定的提高。完全中介模型显示,消极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成人依恋(r=0.655,t=4.230,P<0.001),积极教养方式能负向预测成人依恋(r=-0.334,t=-7.365,P<0.001),成人依恋能负向预测心理健康(r=-0.687,t=-8.159,P<0.001)。
表8 初始模型和修正模型的拟合指数
图2 积极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初始模型拟合结果
图3 积极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修正模型拟合结果
采用Bootstrap(N=1000)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9所示。父母积极、消极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显著;父母积极、消极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成人依恋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起显著负向中介作用,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因此,成人依恋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
表9 中介效应检验的Bootstrap分析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水平较高,但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其中自我意识得分最高,情绪与情感得分最低,与以往研究结论相似[20],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意识更为关注,以及情绪情感上波动较大,情绪表达具有一定冲动性与爆发性[21]。
本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并不相同,在拒绝维度上父亲高于母亲,在情感温暖与过度保护维度上则相反,这可能与我国的“慈母严父”社会性别角色有关。Ryan的研究发现,父亲对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有重要影响[22],父亲对子女的支持可以缓解由母亲带给子女的焦虑[23],说明我国的“慈母严父”社会性别角色有其自身局限性。
本研究中,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分布不均衡,且不安全依恋占据主体,恐惧型依恋最多,与以往赵晶等人的研究一致[24]。但是与美国的研究汇总不一致,美国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中安全型比例最高,约45%左右[25]。这也许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我国文化提倡含蓄柔和,因此中国的父母不鼓励儿童过分与父母亲近和情绪表达,被划分为恐惧型依恋的儿童其实不一定属于不安全依恋[26]。
本研究主要基于内部工作模型厘清父母教养方式、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假设。早期的内部工作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强化,会转变为一种对人际关系无意识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认知模式[27],这种认知模式在早期表现为母婴依恋,在成年期可影响成人依恋。大学生时期是成人依恋建立并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成人依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28]。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父母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研究显示,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与成人依恋的相关分析中,除与父母拒绝相关不显著外,其他相关均显著。可能是消极教养方式中的父母过度保护比父母拒绝更为消极,父母的适当拒绝对孩子是有积极作用的,未来的研究可以对父母拒绝维度进行再划分。
本研究共建立了三个结构方程模型,分别为总效应模型、部分中介模型、完全中介模型。总效应模型数据拟合良好,积极、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预测作用;部分中介模型拟合良好,但是积极、消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采用完全中介模型后,拟合指数有小幅度提升,并发现父母积极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消极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的完全中介作用,负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所以完全中介模型更为拟合,可能是因为父母教养方式是一个早期变量,而心理健康随着个体发展不断变化,所以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并不稳定;相反,教养方式与早期依恋关系、成人依恋关系联系稳定,预测作用较好;同时,大学生处于成人依恋建立的关键时期,所以此时成人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其他时期更大,综上所述,完全中介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采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支持完全中介模型。
父母教养方式通过成人依恋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提醒高校注意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关注其成人依恋特点;提醒社会注重育儿教育,警惕“消极教养方式养育出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变成采用消极教养方式的父母”的恶性循环。本研究为横断研究,无法对因果关系进行有力实证,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纵向研究设计,另外,对正确教养方式的制定与推广需要相关研究进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