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结构与成矿启示:基于广昌-浏阳剖面接收函数的认识*

2022-03-17张永谦吕庆田严加永徐峣林吉焱皮娇龙陈淼张文文

岩石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块体广昌浏阳

张永谦 吕庆田 严加永 徐峣 林吉焱 皮娇龙 陈淼 张文文

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 2.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北京 100037 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 450002 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中国大陆现今面貌的形成源于不同构造块体之间多期次的碰撞,包括三叠纪时期(250~220Ma)华北与华南块体的碰撞,晚侏罗世(165±5Ma)到早白垩世时期东亚大陆的多方向汇聚,以及新生代时期印度-欧亚块体之间的碰撞(任纪舜,1994;董树文等,2000;张国伟等,2004;Yin and Harrison,2000;Dongetal.,2008;Yin,2010)等。而在华南大陆内部各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更早,华南大陆是全球新元古代以来地质演化历史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其构造格架主体由扬子块体、华夏块体以及夹持于其间的江南造山带等三部分组成。自中-新元古代以来华南大陆地区长期处于全球超大陆聚散与南北大陆离散拼合交接转换地带的总体构造动力学背景中,而自中、新生代以来又在现代全球板块构造演化格局中通过板块构造和陆内构造多期复合演变而成,是创新大陆地质理论和认知大陆演化过程的经典地区(张国伟等,2013)。

江南造山带位于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之间,在地理位置上西起桂北,经黔西南、黔东北、湘西、赣西北、赣东北、皖南、浙西至浙北,形成一条约1500km长、200km宽的条带状构造带(王孝磊等,2017)。在地质上,江南造山带地表主要呈现为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其西北侧与扬子块体的接触边界为沿着前寒武纪地层出露的柳州-凯里-张家界-九江-祁门-黄山一线(王孝磊等,2017),其东南侧与华夏块体的接触边界则主要为江绍断裂带(图1)。目前学术界较广泛认同江绍断裂带在江西萍乡以东北方向的位置,但对其向西南方向如何延伸仍然尚存争议(Wangetal.,2005;Shuetal.,2009,2021;Dengetal.,2019;Zhangetal.,2021a)。江南造山带由怀玉、障公、九岭、湘北、桂北5个新元古代地体组成(王孝磊等,2017;Lietal.,2016;Shuetal.,2009,2021;Yaoetal.,2014)。最新研究认为在980~840Ma期间,随着古华南洋向扬子陆块之下俯冲,形成了华南新元古代沟-弧-盆体系;随后,在860~820Ma期间,华夏与扬子陆块碰撞拼合,在扬子东南缘出现了区域规模的低绿片岩相变质岩、韧性剪切变形和岩浆活动,并最终形成了江南造山带(Shuetal.,2009,2021)。

江南造山带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构造带,也是一个重要的成矿带。围绕江南造山带及其邻近地域,自东北部的杭州湾至西南部的钦州湾,形成了著名的钦杭成矿带。钦杭成矿带是华南地区最为重要的Cu-Au-Pb-Zn-Ag多金属成矿带,分布着一大批特大型金、铅、锌、钽、铀矿床(杨明桂等,2009;毛景文等,2011;孙思辰等,2018;严加永等,2019,2022;Zhaoetal.,2021;赵正等,2022),同时存在大批钨、锡多金属矿产并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钨锡成矿带(毛景文等,2007;严加永等,2019)。钦杭成矿带及其邻近的矿床可归纳为两个主要的成矿系列,即新元古代海底喷流沉积型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和燕山期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毛景文等,2011)。而矿床的形成是深部地质过程在地壳浅表处的响应,认知成矿带深部地壳和岩石圈结构对深入认识矿产资源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徐涛等,2014;林吉焱等,2020;Lüetal.,2013,2015,2021;Linetal.,2021;Zhangetal.,2021a,b)。然而,由于江南造山带地域的标志层位相对缺少,变形程度普遍较强而变质程度普遍较低(薛怀民等,2010,2012),对江南造山带的组成、结构以及造山作用过程的认识目前仍不清晰。

近几十年来,国内学者使用不同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华南大陆开展了系列深部探测研究,如深反射地震(Dongetal.,2015,2020;Gaoetal.,2016;Lüetal.,2013,2015,2021)、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邓阳凡等,2011;徐涛等,2014;蔡辉腾等,2016;林吉焱等,2020;Zhangetal.,2005,2013b;Linetal.,2021)、远震层析成像(Jiangetal.,2021;Zhaoetal.,2012;Xuetal.,2022)、接收函数(赵延娜等,2015;于大勇等,2016;韩如冰等,2019;张永谦等,2019;Guoetal.,2019;Heetal.,2013;Huangetal.,2015;Lietal.,2013,2014,2021;Songetal.,2017;Weietal.,2016;Yeetal.,2019;Zhangetal.,2021a,b)、面波与背景噪声成像(Shenetal.,2016;Wangetal.,2017;Lietal.,2018;Zhouetal.,2012)以及重磁位场研究(郭良辉等,2016;Guo and Gao,2018;Yanetal.,2021)等。这些成果为深化认识和理解华南大陆的深部构造与动力学过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针对性研究江南造山带深部结构的工作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理解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在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物质响应”项目支持下,研究团队在华南大陆,主要是华夏块体和江南造山带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包括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林吉焱等,2020;Linetal.,2021)、近垂直深反射地震(吕庆田,2021(1)吕庆田.2021.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项目“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物质响应”项目结题报告)、大地电磁测深(Xuetal.,2019;Zhangetal.,2020)和宽频带地震流动台站观测(Zhangetal.,2021a,b;Xuetal.,2022)等。主要目标是揭示岩石圈三维结构和物质组成,陆块结构与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关键构造单元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深部过程、块体边界与构造属性。本文利用该项目中所布设的穿越华夏块体西部和江南造山带中段的线性宽频带地震台阵数据,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方法揭示了该区的地壳厚度、Vp/Vs分布和壳内变形特征,以期为进一步深化认识该区地壳的演化过程与深部成矿机制和动力学背景提供进一步的约束与参考。

1 数据采集与接收函数提取

1.1 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数据采集

本研究所用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测线东南端起至江西省广昌县北部,西北端至湖南省浏阳市北部(以下简称广昌-浏阳剖面),是“华南陆内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物质响应”项目所布设的福建莆田-湖南浏阳剖面的北段部分。广昌-浏阳剖面全长320km,涉及华夏块体的西部和江南造山带的中段部分,并跨越了江绍断裂和赣江断裂两条主要断裂带(图2)。我们按照10km的平均点距布设了32个宽频地震流动观测台站(图2和表1),采用2种型号宽频带地震仪进行观测,分别为英国Guralp公司生产的CMG-3TDE地震仪(频带范围120s~100Hz)和CMG-3ESPCD地震仪(频带范围60s~100Hz)。

表1 广昌-浏阳剖面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波速比和泊松比值

1.2 接收函数提取与质量控制

接收函数方法基于“等效震源”假设(Langston,1979),利用宽频带地震记录中的垂向分量来近似代替变化复杂的震源子波波形,通过与地震记录中的水平分量进行反褶积运算来消除震源影响。从远震三分量波形记录中分离出转换波信息,得到仅与台站下方介质结构有关的时间序列,进而获得接收介质的结构信息(Langston,1979),被证实是利用远震体波波形数据研究地壳与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取到优质的接收函数并获得可靠的地壳厚度与Vp/Vs信息,我们采用了如下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流程:(1)根据台站和地震事件位置,挑选出震中距在30°~90°范围,且震级大于Ms5.0级的地震事件(图2);(2)以IASP91模型为基础计算事件到台站的初至P波到时,并进行波形截取,截取长度为相对于初至P波到时的-20~80s范围;(3)对波形进行常规预处理(去均值、去线性趋势、尖灭等)和带通滤波,滤波范围为0.03~5Hz;(4)进行原始记录分量的坐标系旋转,将波形记录由原始的Z、N、E坐标系旋转到Z、R、T坐标系;(5)利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Ammon,1991)提取接收函数,其中高斯系数选为2.5,大约对应1Hz的截止频率;(6)针对单个台站,对所有接收函数做动校正以消除不同震中距、方位角的影响后,将其中波形明显畸变的、或Ps震相到时与其他结果差异较大的接收函数进行剔除。经过以上处理和质量控制筛选之后,最终保留的接收函数波形均无明显畸变、Moho面转换波Ps清晰、后续的PpPs和PsPs+PpSs震相可辨,如图3所示,可以用于后续H-κ扫描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研究。

2 地壳结构的CCP成像

共转换点(CCP)叠加成像(Zhu,2000)可以利用地震波运动学及动力学理论把接收函数波形中所包含的在壳、幔速度间断面处所产生的转换波震相信息从时间域变换到发生震相转换的速度间断面深度,从而便于直观地对地壳、上地幔中速度间断面的深度与形态进行讨论。该方法将每条接收函数转换波震相的振幅沿着射线的传播路径反投影到壳、幔内转换点的位置,并利用设置好的叠加箱对转换点处的振幅值进行叠加以清晰地得到间断面的形态特征。CCP叠加成像技术的处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反向投影和叠加。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利用全球一维速度模型(例如IASP91模型或AK135模型)并结合研究区的精细速度模型计算射线路经;然后,利用接收函数序列上每一时刻与直达P波到时的时间延迟,将该时刻对应的振幅值归位到相应的射线路径上,从而得到射线路径上任意点处的振幅值分布,而振幅值则代表了该点处转换震相的能量强弱。为了增强间断面所产生的有效信号,减弱和消除随机噪声的干扰以得到速度间断面的良好成像结果,需设定一个大小合适的叠加箱并将叠加箱内所有点的振幅值进行叠加。在CCP叠加成像结果中,正振幅表示速度向下增加的界面,而负振幅表示速度向下减小的界面。

本研究中广昌-浏阳剖面辖区的CCP叠加成像结果不仅对Moho界面的Ps转换波进行了良好归位,清晰展示了Moho界面的空间展布特征,同时也呈现了地壳内部的界面起伏形态。由图4可见,在广昌-浏阳剖面廊带的地壳内部存在一明显的正极性界面,该界面深度在15~20km之间,尽管并不完全连续,但振幅较强,形态清晰可辨,与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P波速度结构(Linetal.,2021)中的6.1~6.2km/s速度变化界面位置相当。同时,CCP叠加图像中的Moho界面转换波Ps能量清晰,较好地反映了Moho界面的起伏形态,且与H-κ扫描和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WARR)方法所得到的地壳厚度结果一致程度高,进一步证明结果的可靠性。

3 地壳厚度与Vp/Vs分布特征

Moho界面作为地壳与岩石圈之间的一级速度间断面,其性质、形态、以及两侧的物性特征均是大陆地壳演化历史和深层动力学过程在结构与形态上的体现。地壳厚度是不同块体之间碰撞、汇聚挤压、伸展拉张等演化过程的产物,同时也为全球板块构造以及区域块体类型的划分提供了重要参考(马学英,2017;Jietal.,2009,2016)。地壳厚度在不同构造单元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反映了区域深部结构及其地球动力学成因的复杂性。Vp/Vs是表征地球岩石物质成分和弹性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在岩石力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参数的测量需要以泊松比的测量或估计为先验条件。目前,测量Vp/Vs已成为研究地球内部岩石组成、矿物成分的组合方式及物理状态的常规方法之一(Holbrooketal.,1988;Jietal.,2009,2016;Zandt and Ammon,1995;Christensen,1996)。为此,针对Moho界面和地壳Vp/Vs分布特征的研究一直是地球科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研究区Moho界面的起伏形态与地壳Vp/Vs分布特征,则可对研究区深部地壳的岩浆活动及成矿过程提供进一步约束和探讨。

为了获得定量的地壳厚度和Vp/Vs信息,我们用H-κ扫描方法(Zhu and Kanamor,2000)对提取到的接收函数进行处理。在H-κ扫描计算中,我们采用同剖面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Linetal.,2021)所获得的地壳平均P波速度6.3km/s作为背景速度模型,以取得更为可信的扫描结果,采用0.7、0.2、0.1作为Ps、PpPs和PsPs+PpSs三个震相的权重系数进行叠加,并最终取H-κ平面中的振幅极大值点作为最终所得的地壳厚度和平均Vp/Vs值。图5所示为广昌-浏阳剖面东端A040台站不同震相的H-κ扫描结果,从中可以看出Ps、PpPs和PpSs+PsPs三个震相的能量均较为集中,H与κ变化趋势呈负相关分布,且各个震相能量谱包络斜率有别,适宜于有效定位H与κ能量谱平面的极值点位置。图6为对广昌-浏阳剖面中偶数点号台站接收函数的H-κ扫描结果,从中可以看出H-κ平面的振幅能量较为集中,扫描结果收敛性好,未出现多极值情况,最佳估计点位于叠加能量谱单峰处,结果可信度高。

在对每一个台站的接收函数进行H-κ扫描之后,将所得结果汇总即得到沿广昌-浏阳剖面辖区的地壳厚度和平均Vp/Vs的二维分布情况(图7、表1)。综合对比广昌-浏阳剖面廊带宽频带地震接收函数CCP叠加成像(图4b)、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图4c)和H-κ扫描(图7b)结果可见,三者所得到的地壳厚度较为一致。均显示广昌-浏阳剖面廊带辖区的地壳厚度在29~35km之间呈穹窿状展布特征,平均地壳厚度约为31km左右。这个厚度与华夏块体内部和华北克拉通东部相当(Zhangetal.,2021a,b),但小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和西部块体(Weietal.,2016),也小于全球大陆地壳的平均值(~42km,Christensen and Mooney,1995)。在江南造山带和华夏块体西部这种较薄的地壳应与晚中生代以来华南大陆岩石圈的整体减薄相关。

H-κ扫描结果也提供了对每个台站下方地壳平均Vp/Vs变化特征的定量估计。总体而言,广昌-浏阳剖面辖区的地壳平均Vp/Vs在1.64~1.83之间呈波浪状起伏变化,平均值为1.72左右,亦小于全球大陆的平均值(~1.768,Christensen and Mooney,1995),指示该区的地壳岩石在整体上更偏长英质。而在本剖面内部,华夏块体部分的Vp/Vs为1.73,略高于江南造山带地域的1.70。总体而言,本剖面辖区的地壳结构呈现出薄地壳、低波速比的特征。

4 讨论

4.1 江南造山带与华夏块体的地壳整体减薄

地壳速度结构与Vp/Vs特征是地球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地震学痕迹,可借此反推其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和变形过程(Shuetal.,2009;Wongetal.,2011;Lüetal.,2013,2015,2021)。广昌-浏阳剖面辖区相对于全球大陆其它地区在整体上呈现为薄地壳、低波速比的特征,与其它已有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较为一致(邓阳凡等,2011;蔡辉腾等,2016;林吉焱等,2020;檀玉娟等,2021;Zhangetal.,2005,2013,2021a;Dengetal.,2019;Yeetal.,2019;Dongetal.,2020;Linetal.,2021)。且剖面辖区的地壳大致呈现穹窿的形态,Moho界面在该穹窿核部(大致为江绍断裂和赣江断裂之间)可浅至29km左右,而向两侧则逐渐加深至35km左右。从江南造山带与华夏块体邻区的区域地壳厚度(图8a)来看,Moho界面的隆起基本上沿着江绍断裂和赣江断裂一带分布,并形成一个Moho界面局部隆起条带。该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形高度呈现较好对应特征,在海拔较低处的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薄,而在高海拔的山地地区的地壳则相应较厚,镜像关系明显。Guoetal.(2019)在研究华南地区的地壳均衡程度时曾指出扬子块体的理论均衡地壳厚度要小于实际地壳厚度,而华夏块体和江南造山带地区的理论均衡地壳厚度则大于实际地壳厚度。我们基于Airy地壳均衡模型计算了广昌-浏阳剖面沿线的理论均衡地壳厚度并与实际地壳厚度进行对比(图7b),所得结果与Guoetal.(2019)的计算基本一致,但在本剖面辖区的理论均衡地壳厚度与实际地壳厚度相差较小,基本处于误差范围内,可以据此认为该区的地壳均衡程度相对较好。事实上,在江南造山带地区确少有强烈地震发生,地壳活动性较弱,均衡稳定性较好。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区的地壳Vp/Vs值整体较低,局限于两侧边界(北侧九江-石台隐伏断裂、南侧江绍断裂和郴州-临武断裂)之间,形成一明显的低波速比条带(图8b)。一般而言,组成中上地壳的岩石成分以长英质岩石为主,Vp/Vs值较低,而组成下地壳的岩石成分以铁镁质为主,Vp/Vs值较高。铁镁质下地壳的伸展减薄(Lüetal.,2013,2015,2021)以及逆冲作用所造成的长英质上地壳的增厚(Dongetal.,2015;Guo and Gao,2018)均会导致地壳整体波速比的降低(Jietal.,2009,2016;Guoetal.,2019)。根据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华南大陆在中生代以前应以厚地壳(>45km)和厚岩石圈(ca.110~230km)为主(Zhangetal.,2001;Zhengetal.,2015;Zhuetal.,2017),也就是说现今地壳相对于曾经至少减少了~15km。同测线的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所得速度结构(图4c,Linetal.,2021)显示该区下地壳P波速度由6.2km/s逐渐加深至地壳底部的6.6km/s,远小于全球大陆平均下地壳速度值,为下地壳厚度减薄和铁镁质成分减少提供了进一步支持。而南华裂谷带的沉积作用所造成的上地壳长英质含量增加也会进一步降低地壳整体波速比(Shuetal.,2009;Guo and Gao,2018)。尽管江南造山带形成于新元古时期,但后期经历了强烈改造,地球物理观测到的几何结构与物性特征主要为改造后的地壳形态。在江南造山带地域观测到的地壳厚度和Vp/Vs特征应为该区长期演化过程的复杂动力学过程所引起。

4.2 壳内变形特征与主要断裂

广昌-浏阳剖面辖区的CCP叠加图像显示了在25~20km深度范围内存在一明显的正极性振幅界面(图4b)。该界面在江绍断裂以东(华夏块体)相对较为连续平缓且略微向南东方向下倾形态。从其埋藏深度和范围来看,与同一测线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所得界面(Linetal.,2021)一致性好(图4c),与本剖面向东南延的西华夏块体壳内变形特征(Zhangetal.,2021b)亦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在华夏块体开展的深反射地震探测揭示了华夏块体西部的壳内结构以近水平层状反射特征为主,并将其解释为元古代基底在地壳缩短作用下产生的中下地壳缩短变形(Dongetal.,2020)。而在政和-大浦断裂以东的东华夏地区,接收函数CCP叠加图像呈现出明显有异于本剖面的变形特征(Zhangetal.,2021b),其壳内界面倾斜角度增大,深部壳幔作用与岩浆活动更为强烈,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回撤作用影响显著。这种差异变形特征说明在江南造山带,其壳内结构并未直接受到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但俯冲作用的远程力效应或对该区的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有间接影响。

在江绍断裂西侧至宜丰-景德镇断裂附近的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域,地壳内部未见明显转换波振幅界面,呈近似“透明”状特征。跨过宜丰-景德镇断裂继续向西,壳内恢复出现正极性界面。从地表地层出露情况(图1)来看,在宜丰-景德镇断裂以西出露为新元古代地层,而以东则主要为晚古生代以来地层,与深部结构似乎相对应。近垂直深反射地震研究结果亦显示在江南造山带偏南东侧部分地壳反射不明显,而西部雪峰山下方呈现出褶皱和逆冲叠瓦状的复杂结构(Dongetal.,2015)。鉴于接收函数CCP叠加图像的分辨能力所限且本剖面并未完全跨越江南造山带,在江南造山带内部这种地壳差异变形机制及其和浅表地质响应的关系有待在结合更多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测和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

江绍断裂作为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之间的一级边界断裂,其性质、规模目前已被广泛共识。从本研究CCP叠加成像结果来看,在其两侧地壳内部存在差异特征,但在其正下方两侧的Moho界面并不存在明显突变。Yeetal.(2019)在华夏块体北东段和下扬子地区的接收函数研究中也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一种解释可能是江绍断裂向地壳深部呈一定角度延伸,导致在Moho界面处的错段并不在其地表断层面的正下方,或是其以走滑为主而在垂向错段较小。Zhangetal.(2013)通过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探测研究认为郴州-临武断裂带是江绍断裂的南延,并指出该断裂倾向南东且自浅部到深部的倾角由22°南逐渐变化为17°。另一种解释则是江绍断裂作为一条古老断裂带,其深部结构已被华南大陆随后多期次的挤压和伸展过程所改造,其形成初期的痕迹已较为微弱。而在江绍断裂东侧的赣江断裂带下方,Moho界面错段明显,东侧Moho面较浅而西侧较深。这种差异也体现在Vp/Vs分布特征上,赣江断裂东侧的Vp/Vs值更高,而西侧明显降低(图7c)。从岩石学角度来看,赣江断裂还被认为是一条区域规模的晚中生代火山岩分布界线,在其东侧主要为弱过铝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区,而其以西则主要为强过铝型花岗岩区(徐鸣洁和舒良树,2001;Shuetal.,2009)。这些特征表明赣江断裂是一个地壳尺度的深大断裂带,在今后对该区地壳演化和岩浆作用研究中应加以关注。

4.3 动力学与成矿作用启示

在江南造山带及其邻域形成了著名的钦杭成矿带,该带在新元古代碰撞形成以后,在中侏罗世时期再次活化,于表壳显示出一种先挤压后伸展的环境。按照成矿时代来划分,其矿床类型可分为元古代海底喷流型铜锌矿床,以及与中生代中酸性和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和钨锡多金属矿床(毛景文等,2007,2011),而加里东期则是江南造山带金成矿的一个主要时期(杨光治和顾尚义,2013)。古老的地壳和岩石圈结构与性质经过后期构造演化的不断破坏与改造,使得对其恢复与认识的难度大大增加(Shietal.,2013)。在本文研究的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域,钦杭成矿带的范围主要在宜丰-景德镇断裂以东地域,其矿床类型主要包括与晋宁期岛弧火山作用有关的同生矿床、与壳源型或壳幔混源型(中)酸性岩有关的铜金多金属矿床。结合本研究结果,在江南造山带中段的东部(宜丰-景德镇断裂以东)Moho界面呈明显上隆,暗示在该区的深部壳幔物质作用强烈。这种“幔隆构造”特征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下方的地壳结构(Lüetal.,2013,2015;Shietal.,2013)具有很强相似性,而在江南造山带地区开展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岩石具有埃达克岩性质,且多为高钾钙碱性,指示地幔物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强等,2001,2002;许继峰等,2001;Xuetal.,2002)。晚中生代以来华南大陆大规模的伸展作用促使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热物质在伸展背景下上涌,对岩石圈和地壳底部进行加热、弱化。这种软流圈物质上涌和热侵蚀作用可能并不局限于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而是会进一步导致古老下地壳中的基性或超基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被侵蚀(Thybo and Artemieva,2013)。而构造和沉积作用则使得地壳浅部长英质成分含量增加(Shuetal.,2009;Guo and Gao,2018),进而导致Vp/Vs进一步降低。来源于深部的含矿岩浆热液在区域伸展体制下向上运移,而江绍断裂和赣江断裂等大型断裂及伴生的次级断裂为含矿流体的向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场所,并决定了岩浆在地壳中分异、上升与侵位的形态,为成矿物质在浅部就位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环境(Lüetal.,2013,2015,2021)。

5 结论

我们利用广昌-浏阳宽频带流动地震剖面数据开展远震P波接收函数研究,获得了剖面辖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平均Vp/Vs分布,揭示了地壳内部界面的变形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和成矿作用进行了探讨。

(1)广昌-浏阳宽频带流动地震剖面下方Moho面深度在29~35km之间变化,呈近穹窿状分布,平均Moho界面深度为31km左右,低于全球大陆地壳平均值,且与地形高程在整体上呈镜像相关,均衡程度较好;

(2)广昌-浏阳宽频带流动地震剖面沿线地壳Vp/Vs在1.64~1.83之间呈波浪状起伏变化,平均值为1.72左右,且华夏块体略高于江南造山带地域;

(3)赣江断裂下方两侧的地壳厚度和Vp/Vs均差异明显,表明赣江断裂是一处地壳尺度的深大断裂;

(4)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并不直接造成江南造山带的地壳变形,但俯冲作用的远程力效应或对该区的地壳演化有间接影响;晚中生代以来华南大陆区域性伸展作用是促使该区深部含矿物质上涌并成矿的驱动力源。

致谢感谢参与本剖面地震数据野外采集工作的所有同志们!本工作得到了史大年研究员的指导和帮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郭良辉教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张雪梅研究员、审稿专家和编辑部为本文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猜你喜欢

块体广昌浏阳
浅谈深水防波堤护面块体安装控制及修复方法
基于FLAC-3D 砂岩块体超低摩擦鞭梢效应研究*
浏阳: 用红色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浏阳“双洞”苏区的历史价值
防波堤预制块体安装工艺
唐茂才
块体可动性判断的几何算法研究
广昌的今昔
我还年轻,还没想退休
郭广昌回应辞任风波:我还年轻,还没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