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2022-03-17张振国谢松林秦树连陈宏伟于大鹏房祥春

当代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固定架桡骨远端

张振国,谢松林,秦树连,陈宏伟,于大鹏,房祥春

(淮安市中医院骨伤科,江苏 淮安 223001)

临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定义为桡骨下端关节面以上2~3 cm 处因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等因素造成的骨折,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临床相关研究指出,桡骨远端骨折如治疗不当,不仅会导致腕关节僵硬、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甚至会阻碍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1]。早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临床常选择闭合复位夹板、石膏固定等方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患者的骨折问题,但中后期复位效果相对较差,限制早期功能锻炼的同时,还会导致功能受限等后遗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大、易感染、稳定性差等缺点,将其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不仅会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姚恩洋等[2]研究认为,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既能减少手术创伤,引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又可以取得可靠的复位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2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128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 例。对照组男 28 例,女 36 例;年龄 44~69 岁,平均年龄(54.02±7.2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0.1~8 d,平均(3.25±1.03)d;AO 分型:A3 型 20 例,B3 型 21例,C 型 23 例。研究组男 30 例,女 34 例;年龄 42~70 岁,平均年龄(53.96±7.3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0.1~7 d,平均(3.31±0.96)d;AO 分型:A3 型 19 例,B3 型24 例,C 型21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患者均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疾病,且为闭合单侧骨折;②患者具有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发生过腕部骨折患者;②开放式骨折患者;③神经损伤患者;④血管损伤患者;⑤同侧软组织严重损伤患者;⑥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研究组应用外固定架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采取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术,臂丛神经麻醉起效后,协助患者在手术台上保持仰卧位。在患者的掌腕侧做手术入路,纵行切开其挠骨远端的掌侧部位,分别在患者的远端腕横纹部位和桡骨干做手术切口,切断旋前方肌的同时,暴露桡骨远端,使医护人员于直视状态下对患者的桡骨远端关节面进行整复及处理,不仅要恢复患者的桡骨长度,而且还应促使骨折端恢复至正常的解剖位置。在患者的桡骨掌侧妥善放置长度及大小合适的AO钢板,借助克氏针予以临时固定;通过定位器引导,内固定处理骨折断端。术后,应在患者的手术切口处常规留置引流管,并借助石膏进行外固定治疗。

外固定架治疗[4]:采取直接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臂丛神经麻醉起效后,协助患者在手术台上保持仰卧位。依据患者骨折类型,沿桡骨茎突内侧一横指到肱二头肌腱外侧行纵行切口,沿皮肤切口,切开前臂筋膜,做切口时,应尽量规避患者的伸指肌腱,并将桡侧腕屈肌以及腕管内其余肌腱共同牵引至内侧,然后将肱桡肌以及桡动脉向外侧牵引。将其完全和骨膜分离后,在患侧骨干上钻孔,拧紧螺丝钉,并将其作为外固定架的固定钉。钻孔操作时,侧骨皮质的钻入深度约0.3 cm。完成钻孔操作后,牵引患者的手臂在骨折端近侧做一3~6 cm 皮肤切口。充分暴露患者的桡骨骨干,继续进行钻孔,然后拧紧螺钉。顺利纠正桡骨移位、短缩、畸形等临床症状后,经C臂机的引导,恢复患者的桡骨远端关节面,使其与正常解剖状态相似,妥善放置外固定架,并对相关装置予以固定或上锁。

术后,为有效缓解两组患者的疼痛感,临床应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进行镇痛治疗:100 ml 0.9%氯化钠溶液+40 mg 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①利用Gooney 腕关节评分法评估两组骨折愈合情况[5]。评估范围包括握力、疼痛感、工作能力、骨折部位活动范围等,得分>90 分为优秀,得分80~89 分为良好,得分60~79 分为尚可,得分<60 分为较差。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②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③术后康复期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腕关节僵直、骨折复位丢失、钢板退钉、桡神经感觉支损伤[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n(%)]

2.2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0.94±2.3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53±2.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926,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研究指出,外固定架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微创手术疗法,由于该疗法具有容易取出固定、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等特点,将其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既能帮助患者有效牵拉关节四周的韧带和组织,又可以实现骨折断端间接复位的治疗目的[7-8]。此外,该治疗方法还能避免损伤患者的骨膜和软组织,保障骨折断端血液供应的同时对骨折端进行塑性改造,且外固定支架可免除拆除内固定,进而确保其如期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比,外固定架治疗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能改善患者预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0.94±2.3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94±2.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肢体功能尽快恢复。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敏等[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外固定架治疗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期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确切,既能进一步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又能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固定架桡骨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MSCT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的应用价值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