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视域下基础教育新设学科评价探索*

2022-03-17

关键词:出生率课程标准核心

王 萌 萌

(北京外国语大学 西葡语学院,北京 100089)

一、引 言

在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进行了科学规划。在精心设计目标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后,于2017年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增设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科,并于2020年进行了修订,课标引领的课改逐步推进。截至目前,英语学科已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围绕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理念、情境创设、任务设置、内容选择和标准界定(4)韩宝成、张允:《高考英语测试目标和内容设置框架探讨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 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 》,《中国考试》2017年第5期。 程晓堂:《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考试命题理念与技术 》,《中国考试》2018年第12期。 葛晓培:《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学科能力的高考英语命题探析 》,《中国考试》2019年第3期。 陈康、吴泓霖、李新煜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英语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中国考试》2019年第12期。进行了探索。而高中新设外语学科评价仍鲜有讨论。如何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改革学科评价提升教育质量仍然有待探索。因此,本文将尝试讨论新设学科评价的理念及实践路径,以应对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迫切需要。

二、学科核心素养评价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为宏观的理论建构,关注抽象的全人教育目标,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学科核心素养既能够体现全学科共性,同时反映具体学科的本质特性、基础知识、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评价构念,对框架设计、任务选择、标准界定和结果阐释起到统领作用。与传统方式相比,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具有以下不同之处:第一,反映复杂抽象的理论建构。与倾向于测量相对简单外显知识技能的传统测评相比,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主要针对综合和内隐的属性,其内涵和表现机制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将品德修养、爱国情怀等维度纳入综合的评价体系,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中评价“以德为先”“全面发展”(6)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的目标相契合。第二,以真实自然的情境为依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相关真实生活情境产生互动并解决问题,由此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情境是展开学习的媒介,也是进行评价的载体。与人为虚构相比,真实情境更加恰当,能够贯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中“知行合一”(7)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的目标和任务。第三,通过具体评价任务中的表现可推测已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为不同等级的素养水平。与倾向于客观评分的传统评价方式相比,作答表现和水平更加多样化,与构念间的关联更加明晰,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中“面向人人”“因材施教”(8)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的宗旨相契合。围绕以上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特色,有学者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式(9)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 》,《全球教育展望》2018年第10期。,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式

可见,学科核心素养评价需从左侧方框出发,明确理论建构,即准确把握所测素养的内涵、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还需确定素养在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的表现特征。之后,需创设中间方框中能够引发素养表现的真实情境和任务。最后,需将右侧方框中学生的任务作答表现和素养水平关联起来,形成有机整体,以此为基础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进行结果阐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组对新开设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概括和凝练。如何理解和运用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改革,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三、新开设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理念

普通高中新开设外语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充分挖掘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10)教育部:《普通高中西班牙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教育部:《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教育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对各具体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论证和凝练,将学生在具体学科中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它与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高度契合,即学习者除了习得知识和发展技能,还能实现在心智、情感、思想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全面发展,能够具备文化基础、实现自主发展并投身社会参与。三门新开设学科课程标准还指出,三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均具体包括四项内容,分别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听说读写等形式进行信息获取、理解与表达的能力。文化意识是指在认同中国文化基础上,对外国文化的感知、认识和理解,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思维品质是指在母语思维基础上,运用外语思维,进行批判性、创新型和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是主动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管理与调控自身学习的能力和策略(13)教育部:《普通高中西班牙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4)教育部:《普通高中法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5)教育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的一致性。如何理解和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外延、表现及水平,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具体的实践路径。

四、新开设外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实践

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核心在于选择或创建适切的情境,设计合理的任务引发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表现,由此推断学生在各素养方面的水平。命题需要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理解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二是设计能够引发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表现的情境和任务;三是合理匹配学生表现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16)杨向东:《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命题 》。。下面对测评实践进行详细说明。

(一)精准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但表述相对抽象宏观,命题者面临的挑战在于结合课程内容、任务类型和学生情况将本质属性进行具体化的阐释。以德语课标中的“文化意识”素养为例,命题者需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化意识”素养的本质属性并进行阐释,是指“能在认同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德语国家和地区文化及其交际特点,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具体指文化认知、文化态度和文化认同。在与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交流过程中,文化意识不仅能提高沟通成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文化心态,增强文化自信”(17)教育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因此,可设计如图2所示考查文化认同、文化认知和文化态度的题目(18)教育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图2 手势问题

图2中的题目要求学生区别图中手势在中国文化和德国文化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判断哪些手势容易引起误解,比如图中下方左二中的手势,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数字8,而在德国文化中表示数字2,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引起误解(19)陶卓、陈宇:《中德体态语趣谈 》,《德语学习》2012年第5期。。能够正确作答的学生需要认同我国文化中的手势特点,即考查文化认同。同时也应能够理解和分析德语文化与中华文化中手势语的异同,即跨文化认知。最后,应具备包容开放的态度,尊重多元文化,判断如何能够消除误解,从而有效地达成交际目标,即考查文化态度。因此,该题目设计能够充分反映相应学段文化意识素养的实际内涵。

使用制粒机生产的沉性虾料仍是目前绝大部分中国水产饲料生产企业的选择。但是近几年,使用膨化机加工的螃蟹料和小龙虾料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几乎已经全面替代了颗粒料。放眼南美市场,尤其在厄瓜多尔,膨化虾料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正在快速取代传统的颗粒虾料。

(二)设计能激发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表现的情境和任务

评价应创设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自然情境,使测评任务贴近现实。与实际联系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兴趣,实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标。选择的情境中应包含真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人物、环境和事件构成待解决问题,蕴含外显和隐含的信息,反映多样化的特征、条件和相互关系,任务结构应相对复杂,避免简单和固定的解决方案。应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以西班牙语学科图表阅读题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选择与所在学段西班牙语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水平相符的情境。根据课标,必修课程III的内容包括时代变迁主题,对应的情境为介绍城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该主题情境具有问题广度,属于社会现象;兼含前沿性,反映热点问题;同时具备深度,体现深层背景和原因。人口话题和情境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关,在新闻媒体和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近年以来,二孩、老龄化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热议。此外,高中地理、历史和思想政治课程也包含人口问题的相关内容。部分高中生还亲历了从独生子女到二孩的角色转变,在生活中也能观察到家庭和社会中老龄群体的实际情况。因此,选择人口变化主题情境符合高中学段的命题要求,能够贴近时代,贴近环境和个人生活。命题人需进一步明确人口问题中素养表现与真实情境之间的结合点。需确定学科知识体系、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与生活情境的关系,实现有机结合。比如,选择我国人口出生率以及60岁以上人口总量变化情况为具体情境,应明确如表1所示的西班牙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该情境的结合关系。

表1 人口问题中西班牙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情境的结合关系

第二,选择能引发素养表现的测评任务类型。命题者可选择的任务场景为人口变化主题相关的研讨和学习场合,任务内容为分析和解读我国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任务形式为主观问答题。任务目标是考查学生综合地理和历史等多学科知识,使用西班牙语描述我国人口现象并分析原因的能力。任务语域为正式的书面用语。

第三,选择适切的数据和材料,设定合理的问题。人口量化数据经常以文字和图表呈现。其中图表具有以下优点:首先,以直观生动的图像方式呈现,可以将形、数、文字结合在一起,比单一的文字形式更容易接受。其次,从学生已具备的读图基础出发,能激发学习西班牙语知识技能的直接兴趣和对排版美观图表的间接兴趣,还能使学生对地理和历史等学科知识产生求知欲望。最后,图表可以建立问题空间与材料信息的明确关系。包含大量数据,方便学生自行分析图表名称、形状线条等要素和辅助文字说明,从中提炼关键特征和变量等线索,找出关键证据,之后自行总结证据形成合理解释。某些问题还需联系图表外的科学知识,由学生独立收集其他来源的证据并检验其合理性,与原来的解释形成联动。学习者没有得到全部资源和信息支撑、指导和分析方法,问题结构化的明晰程度较低,需要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能够观察到不同的水平表现。

命题者可选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62—201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发布前)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曲线图进行命题。首先可使用简短的文字对任务情境进行说明:“我国国家统计局在报告中公布了以下每千人中出生人数比率的统计数据。”之后,可以提供图3作为支撑信息。

图3 出生率问题

图表信息结合背景知识可知,在1952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人口出生率总体处于高位,之后到70年代末持续下行直至出生率减半。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基本国策到2013年期间,伴随婚龄政策调整,出生率在反弹和波动中总体降低。学生可以对比和总结图表中各阶段出生率提高或下降的情况,或者根据知识储备建立政策与出生率之间的逻辑关联。因此,可让学生以主观问答题形式回答出生率大幅下降的时间段,设计问题1为在哪些年份我国的出生率大幅下降?主观题可使学生的作答表现更为多样,可与不同的素养水平等级匹配。如按照传统的客观选择题提问,将图表中的时间段划分为四个年代,可为学生缩小解读数据范围,使问题的结构更加简单。

再比如,可将第2道主观问答题设计为:出生率图表明什么?学生需联系背景知识,对出生率大幅下降或波动下行的原因做出解释。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为计划生育试点阶段。70年代普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导致出生率下降。80年代进入完善和稳定阶段。学生需结合以上地理和历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用西班牙语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阐释。如按照传统的问答题设问方式,则第2题可设计为:人口下降与计划生育政策之间有何关联?题目为学生指明了解题的线索为计划生育政策,补全了问题结构中缺失的信息,无法观察到多样的素养表现。

(三)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研制等级性评分标准

围绕老龄人口变化趋势情境,西班牙语学科命题者可以设计以下图表题。对情境的文字说明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提供了以下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据。以图4中信息为支撑性数据。

图4 老龄化问题

根据图4可设计以下主观问答题。问题1:60岁以上人口将在哪年超过5亿?问题2:这幅图表明什么趋势?问题3:你认为我国取消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评分标准中首先应明确具体题目考查的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其次应界定在学科核心素养各维度方面不同素养水平学生的表现特征。最后应提供作答的示例。下面以老龄化问题第2题的评分标准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根据评分标准,第2题整体达到学业质量水平4级,即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项维度均达到4级水平。题目要求学生能综合图4中的信息,概括其中反映的老龄人口发展趋势和影响。达到4级水平的参考答案为:60岁以上人口将会快速增加,意味着我国社会将进入老龄化阶段。可以将课程标准界定的各级素养指标与不同水平学生表现特征之间进行匹配和关联,如表2所示。

能够达到4级素养水平的作答示例为:60岁以上老人数量快速增长,反映出持续的老龄化趋势。作答示例反映出学生可以较熟练地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陈述老龄化发展趋势,并对其影响进行概括和分析,保持作答的逻辑性。学生具备正确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可以以合理方式阐释我国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联系其他来源的知识储备,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根据表2中的匹配关系,可以达到4级素养水平。

表2 老龄化问题中不同素养水平学生的表现特征

达到3级素养水平的具体作答示例为:出生率低下将造成老年人口逐年增长。通过示例可知,学生能够掌握西班牙语中将来时时态的正确使用方法,构建说明文本,达到语言能力3级素养水平。能够表达出老年群体数量增加的趋势及其与出生率之间的关联,说明学生能够初步意识到现象的社会性特点,但未能总结概括出现象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此外,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可对趋势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基本能够达到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素养的3级水平。在作答过程中,首先开门见山地阐明趋势,在作答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调整,在句末指出了原因。能够达到学习能力3级水平。

根据作答情况,仅能达到2级素养水平的作答示例为:图中反映出我国在未来70年内60岁以上人口将会增长,在2055年达到顶峰。作答示例的语言错误较少,主要问题在于个别词汇和虚拟式时态使用错误。对60岁以上人口增长的趋势判断准确,但未能阐明对社会文化造成的影响。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具体现象发现问题,并公正客观地进行分析。能够达到2级素养水平。

仅能达到1级素养水平的示例为:未来将增长。通过示例可知,仅指出老龄人口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增长,对于时间段的表述模糊,且未能说明增长的速度和造成的影响。说明学生仅能够对部分信息进行理解和概括。虽然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但缺乏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价,因此未能达到题目的实际要求,仅能达到核心素养的1级水平。

根据作答情况,未能达到任何素养水平标准的作答示例为: 205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作答反映出学生未能正确理解动词的含义和用法,因此表意不清,出现病句。仅片面地提及了具体年份,未能理解对总体趋势进行概括的题意。因此未能达到任何素养水平等级要求。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新开设外语学科课程标准发布和修订之后,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进入了关键期。评价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正面临现实的挑战。通过探讨新开设外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理念和实践机制,可以提高站位精准把握核心素养内涵,贯彻“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实现“全面发展”考查。可以加强情境设计的真实性,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可以采用丰富的任务类型、支撑信息和设问方式,探究多样化的素养表现水平,增强评价的“开放性”,打破“机械刷题”“贴分数标签”的桎梏(20)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深化新开设学科的评价改革,可以为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

猜你喜欢

出生率课程标准核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No.5 2020年出生率创新低
出生率创新低,都是压力惹的祸吗?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