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2022-03-17邱静玲
黄 毅,邱静玲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超声科,四川成都 610500)
糖尿病是当前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特征以高血糖为主,如果控制或治疗不理想,易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且疾病发展速度快,最终会导致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间歇性跛行、下肢疼痛及下肢麻木等临床特点,如果预防不及时,可能会产生截肢、缺血性坏疽等不良后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中多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1],针对临床症状表现较隐匿的部分患者,为及早发现并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需要加强对检查的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操作便捷、可重复等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围绕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进行展开,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受检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5.87±4.1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91±4.23)岁。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检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符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2]且经临床确诊。排除标准:①合并器质性病变;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④精神异常;⑤短期内采用抗凝药物。
1.2 研究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Ultrasound Korea,型号:GELOGIQ-S8)进行检查,调节探头频率为7.0~13.0 MHz。详细操作如下:检查前,为受检者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检查体位:股动脉检查时,体位调整为仰卧体位,轻微屈曲下肢,外展足部,后告知受检者内收足部,对足背动脉进行检查;调整体位为俯卧体位,对腘动脉进行检查。采用超声探头对上述血管进行横切与纵切、自上向下交替检查,对下肢血管管腔进行观察,检测血管前壁与后壁内黏膜在舒张期时到中层的厚度(IMT),并准确记录。观察管腔是否狭窄、管壁是否光滑、管腔是否存在斑块、管腔内血液充盈状况等。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下肢动脉管径。包括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②观察下肢血管病变状况。判断标准:斑块形成为内中膜厚度超过1.5 mm;血管狭窄程度包括0~5级,5级代表闭塞;1级~4级表示狭窄[3]。③观察下肢动脉血流量。包括股动脉、足背动脉和腘动脉。④评估斑块、硬化及狭窄评分。硬化评分标准:0分表示正常;1分表示动脉内膜未见斑块,厚度增加显著;2分表示动脉位置存在斑块或者轻微狭窄,同时伴有强回声。狭窄评分标准:0分表示正常;1分表示轻度狭窄;2分表示中重度狭窄;3分表示血液流动停止,血液表现为闭塞状态;斑块评分标准:0分表示正常;1分表示存在单发性斑块;2分表示多发性斑块;3分表示存在弥漫性斑块。⑤观察两组受检者下肢血管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下肢动脉管径比较 观察组受检者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管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下肢动脉管径比较(mm, ±s )
表1 两组受检者下肢动脉管径比较(mm, ±s )
分组 例数 股动脉 腘动脉 足背动脉观察组 60 6.98±0.294.02±0.131.45±0.23对照组 60 7.65±0.235.63±0.242.17±0.21 t值 -14.021 -45.690 -17.907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受检者下肢血管病变状况比较 观察组受检者闭塞率、狭窄率和斑块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检者下肢血管病变率比较[例(%)]
2.3 两组受检者下肢血流量对比 观察组受检者腘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受检者下肢血流量对比(mm3/s, ±s )
表3 两组受检者下肢血流量对比(mm3/s, ±s )
分组 例数 腘动脉 股动脉 足背动脉观察组 60 10.75±2.23 35.01±5.12 0.70±0.31对照组 60 13.28±2.82 42.89±5.41 1.52±0.74 t值 -5.451 -8.195 -7.917 P值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受检者斑块、硬化及狭窄评分比较 观察组受检者斑块、硬化和狭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受检者斑块、硬化及狭窄评分比较(分, ±s )
表4 两组受检者斑块、硬化及狭窄评分比较(分, ±s )
分组 例数 斑块 硬化 狭窄观察组 60 2.84±0.292.57±0.212.48±0.13对照组 60 0.32±0.050.39±0.040.18±0.03 t值 66.331 78.990 133.534 P值 0.000 0.000 0.000
2.5 两组受检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观察组受检者下肢血管动脉内膜厚度增加明显,且较为粗糙,病变位置动脉血管内膜回声增强明显,连续性较差,中断现象明显。管腔中存在多发或单发混合回声、强回声、低回声,可见粥样硬化,有些存在斑块出血等现象,血管中可见斑块血流充盈缺损,狭窄位置血流较细且表现为五彩镶嵌,血管收缩导致峰值血流速度加快,血管舒张时,反向血流消失,闭塞血管段中无彩色血管,重度狭窄血管段或闭塞血管中存在单向急速血流频谱,远端血流频谱呈小慢波(见图1)。对照组受检者下肢动脉血管内膜连续性良好,血流频谱表现为三相波,管腔内流层充满(见图2)。
图1 观察组受检者下肢动脉影像学特征
图2 对照组受检者下肢动脉影像学特征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内分泌科疾病,同时也是中老年人多发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日益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日趋增加,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研究发现,中老年人群机体机能逐渐减退的同时,易合并高血脂、肥胖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再加之酗酒、不合理饮食、吸烟等不良习惯,导致了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加重,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关资料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诱发因素中,吸烟是其主要因素。其与该类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有关[4]。烟草中部分有害成分被机体吸收,慢慢作用在糖尿病下肢病变血管中,经过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级联反应等,使得斑块频繁受到损伤,导致斑块纤维帽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最后出现斑块不稳定现象。糖尿病发生后,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诸多脏器发生器质性损伤,早期对机体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
肢体血液供应欠缺导致的肢体营养神经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肢体皮肤温度降低、下肢感觉异常、静息痛、下肢疼痛、间隙性跛行及下肢麻木等,部分皮肤可能由于血液循环异常而出现发黑、溃烂等现象。目前为止,临床关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病因研究仍不明确。有关研究显示,脂肪代谢紊乱初期通常累及下肢小动脉,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改变了血管壁病理状态,在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下产生炎症因子,从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血管壁内皮功能,使其出现功能紊乱现象[5]。血管壁上的氨基酸及蛋白质出现非酶糖化反应,糖化血管壁上形成的结构蛋白,使得血管管腔狭窄速度加快。平滑肌快速增殖与大量聚集糖化终产物、血脂浓度提高及血脂代谢紊乱等存在紧密联系,血管内中膜厚度增加,降低了血管腔的弹性。平滑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导致的脂质反应直接影响着血管腔狭窄闭塞等,同时,管壁内膜由于红细胞和血小板大量聚集,导致厚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然后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有些甚至出现闭塞,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坏疽或者下肢缺血坏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后,动脉侧支循环较差,且存在显著的血管钙化现象。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该类斑块结构稳定性较差,由于血流冲击的作用,很容易出现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等,使得血管管腔闭塞加重。所以,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及早诊断并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十分重要。
磁共振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主要方法。经过研究发现,尽管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检查方法能够显示病变部位,但是价格高、辐射性强等局限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血管造影检查方法是以往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金标准”,尽管该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但其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创伤性,诊断费用高,对于经济压力较大的患者不适用,且具有较差的诊疗依从性,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诊断准确率高、特异度高、灵敏度高、重复性高等特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患者下肢血管走行进行动态观察,并对管腔内中膜厚度和血管管径进行测量,判断硬化斑块形成状况,及时了解、判断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和发展状况,其在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7]。健康中老年人下肢动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血管壁内膜较光滑,动脉走行正常,血管管壁及血管束间存在清晰界限,一般情况下无血管狭窄现象[8]。同时有研究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管腔内斑块凸起,斑块位置血流由于管壁狭窄出现血流充盈欠缺或血流变细现象,有些甚至中断,收缩阶段峰值快速提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受检者闭塞率、狭窄率和斑块率高于对照组,斑块、硬化及狭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据有关资料显示[10],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时间采用胰岛素治疗,进而加快了动脉平滑肌生长速度,内皮过量聚集,这同样是导致动脉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解剖结构,准确评估病变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有助于及早预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本研究结果与姜慧[11]研究一致。
利用超声检查方法能够对动脉血管内膜进行观察,应用价值较高。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其表现如下:内膜光滑性较差、粗糙、厚度增加等,同时回声表现为不规则,在血流遇到狭窄部位后,血液流动速度延缓,血流信号减弱,斑块管腔狭窄[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受检者股动脉、腘动脉和足背动脉管径、血流量少均优于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准确反映患者血管状况,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过程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反映下肢动脉病变血流量和血管管径,同时能够显示内膜厚度、斑块数量大小及斑块影像学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