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治愈了,还能再加床吗?

2022-03-17陈凤兰陈凤兰

莫愁 2022年9期

文 陈凤兰陈凤兰

1

作为语文老师,我无意中发现:在学生随笔中,写得最精彩的莫过于关于各种“打瞌睡”的片段。也许是“我手写我心”,也许是有感而发,我却感到莫名的心酸与心疼。

“俗话说:眼皮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昨夜因作业苦战到12点,今天一天上下眼皮都在拉拉扯扯,暧昧不清。吃完早饭,一路昏昏沉沉来到学校,一切都像是在梦中,一切都那么不真实。刚开始早读,眼皮夫妇一遍遍催我让他们相会。渐渐地,渐渐地,同学们读书的嗡嗡声就成了催眠的魔咒,催眠着我的每一个脑细胞。终于,脑细胞抵抗不住,全军溃退,眼皮夫妇得以相见,欣喜万分,送我美梦连连……”

“每一天起床,都是一次身体与床相爱相杀的过程。床似乎是一块磁铁,而我则是一块由无数铁粉聚合而成的人形物质。每一次起床,必须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自己从被窝里拔出来。我甚至给起床的力量取了一个励志的名字——起床力。”

没有人不懂得“7+1”大于“8”的道理(“7”是7小时的学习,“1”是1小时的锻炼、休息等)。睡眠对于孩子来说,意义自不必说,但目前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时间;2021年8月,教育部的某项调查问卷显示,38%的中小学生就寝时间晚于规定要求,67%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

但在分数至上的背景下,一场分数与睡眠的“拉锯战”就此展开,而失败的,永远是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

2

睡眠不足给中小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多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孩子的睡眠与智力发展紧密相关,那些每晚睡眠少于8小时的孩子,有61%学习跟不上,39%成绩平平;而每晚睡眠在10小时左右的孩子,只有13%学习落后,76%成绩中等,11%成绩优良。

北京冬奥会金牌得主谷爱凌在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表示“秘密武器是每天睡10个小时的觉”。无独有偶,另一位金牌得主高亭宇也说了一句“凡尔赛”的话:“最近失眠,只能睡八九个小时。”很多网友惊呼:“找到了我和奥运冠军的共同点。”

近期,常州一位幼儿园老师温柔哄睡幼儿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太治愈了,还能加张床吗?”

视频里,老师轻柔地说道:“要睡觉咯。”孩子:“好。”老师:“如果你突然打了个喷嚏。”孩子:“啊啾。”老师:“那一定就是我在想你。”孩子:“喵。”老师:“如果半夜被电话吵醒。”孩子:“叮咚。”老师:“那是因为我关心。”孩子:“喵。”老师:“你确定这就是爱吗?真的爱我吗?”孩子:“真的。”老师:“小朋友们,午安。”孩子:“老师午安。”

一唱一和,满满的爱。让那些苦于睡眠的成年人,也萌萌地问一句:“你们幼儿园接受成年人吗?”

北京冬奥会期间,高科技的“睡眠舱”让很多外国记者惊叹不已。看来健康睡眠是全人类的共识,而这样的健康模式必须从孩子们抓起。

3

为了改善学生的睡眠问题,202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第四款中对孩子的睡眠也进行了专门规定: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永远比分数重要,因此,别“偷”走孩子们的睡眠,让谷爱凌式的好睡宝宝在充分休息后,迸发潜能与天赋,成就他们健康与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