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诗歌的爱情观比较研究
2022-03-17张国燕
爱情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要经历的事情,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爱情观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爱情观受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致橡树》是我国女诗人舒婷极具影响力的一首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诗,《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广为流传的爱情宣言诗,本文从《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这两首中外名作入手,对其爱情观进行比较解读并简要分析两首诗爱情观不同的原因,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两位诗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的内蕴。
一、《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的愛情观
(一)《致橡树》中的爱情观
《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品,舒婷在《致橡树》中抒发出自己的爱情宣言。她强调,女性应温柔、独立而坚忍,应富有内涵,将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爱情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致橡树》真可谓一曲动人心弦的情歌,也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爱情宝典,给后人以深刻启迪。
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象征着传统婚恋观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和顺从关系。诗人连用多个“不”来否定,从中可以看出,在舒婷所处的那个时代新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这正是舒婷对新时代女性形象最好的诠释。紧接着,诗人选取木棉和橡树这两个中心意象,抒发诗人那委婉细腻而又刚劲深沉的感情,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随后,诗人顺理成章地表露出自己的爱情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爱情的基础——独立、平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爱的双方应该是紧密结合、相亲相爱、相互依存,即应是双向奔赴的,这才显得意义非凡。同时,我们“分担”苦难,我们“共享”欢乐,爱的双方必须风雨同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祸福相依。“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爱的双方应该默契、真诚、心意相通、相知相依,这也正是舒婷想要表达的爱情观,即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之上,建立双向奔赴、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相互尊重、祸福相依的崭新爱情观。
(二)《我愿意是急流》中的爱情观
在1847年,诗人裴多菲为其恋人尤丽娅创作了《我愿意是急流》这首千古绝唱,向其告白,这也是一首地地道道的抒情诗。全诗巧妙地围绕一个主题来表达爱情宣言:爱情之路虽然布满荆棘,但是诗人他可以为了所爱之人不顾一切。诗的境界可以说是一个循环式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于情理之中,不断地拨动读者的心弦,是世界爱情诗的绝唱,引人深思。
全诗中的“我”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自喻,这些事物都是阔大的、粗犷的,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同时给人以壮美之感;“爱人”则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的化身,这些事物都是娇小的、细腻的,并且有着女性的柔媚、温婉,给人以秀美之感。诗人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这样的句式结构,将这两类意象回环连接,环环相扣,情真意切,洋溢着诗人丰富的感情,意境开阔,画面舒展,同时流露出诗人自由奔放的胸襟,把向其恋人尤丽娅的爱情告白推向更高境界。
二、《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中爱情观相异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1.舒婷所处的时代背景
舒婷所处的20世纪80年代,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思想开放、女性意识在文学中的发展阶段,《致橡树》无疑是一首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诗,这种觉醒在她写作的那个年代则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从延安时期到“文革”,全社会提倡女性解放,倡导“女性能顶半边天”,但这种解放在今天看来有些许偏颇,其是以磨灭女性特征为标志的,“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标语更是让女性走向了被男性同化的歧途。在当时,这类充满“阳刚之气”的女性形象可谓广为流传。但是舒婷勇于挑战权威,在《致橡树》中对这一类“理想”的女性形象提出了质疑,她呼唤要做新时代独立女性,这正是舒婷积极响应女性解放思潮的结果。
2.裴多菲所处的时代背景
1846年,诗人裴多菲与尤丽娅相识,尤丽娅这位姑娘的美丽纯真让他一见钟情,奈何两人的地位及家庭背景悬殊,一个是个穷小子,一个是富家千金,在思想保守的19世纪,家人反对、世人不看好,爱情难以言控。但是,诗人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意只增不减,他写出了一首首爱情告白诗。这些诗歌鼓动着尤丽娅不顾家人的反对,与诗人裴多菲交往。一年之后,裴多菲和尤丽娅的恋爱终于柳暗花明,由此裴多菲将真爱的火焰点燃,写出了他的千古绝唱——《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所表达的爱情观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19世纪40年代,当时的匈牙利人民正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本国封建专制的奴役之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一时期裴多菲的诗歌创作中,有着浓厚且鲜明的民主倾向和反抗旧世界的激进因素,真可谓激情澎湃。
折射到《我愿意是急流》中,读者能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裴多菲坦白,只要我所爱之人健康快乐,我就愿意是急流,“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这将他那甘愿为爱人奉献一切的胸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正是裴多菲对爱毫不掩饰的表达。同样,为了祖国,裴多菲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换取自由与和平,令人敬佩。
(二)诗人性别
1.理智冷静的女性情感
舒婷作为当代女诗人,无论是在性别角色还是在社会阅历上,都能与众多女性保持情感上的共鸣。舒婷笔下的木棉,有一种优美典雅的冷静美,“她”不做男性的附庸,“她”有独立的人格,但“她”也不乏女性的柔情、温婉,“她”有别于一味依附男人的传统女性,这表露出了新一代女性的爱情坚守。作为新时代拥有先进思想的女性诗人,舒婷对爱情有着独到的见解,她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平等、自由、独立是舒婷爱情诗的精神旗帜,但是这并不是要与男权一争高下而喊出的宣战口号,她所做的努力只不过是想重塑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价值观。
舒婷在深刻反思、总结前人爱情悲剧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新时代女性所应具有的“精神魄力”,这既是为社会上广大女性争取话语权,也是为自己争一席之地。舒婷在吸取前人爱情悲剧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深刻反思,于此之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进而唤起新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
2.热情阳刚的男性情感
《我愿意是急流》中,男子汉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在诗人裴多菲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那对爱情无私无悔、无比坚贞的态度让人震撼,进而产生了崇高悲壮的人格魅力。诗人宣称:“我”可以不畏一切艰难险阻,只要能够跟我的爱人在一起,只要我的爱人开心快乐,我就开心快乐。同时,诗人把爱人看作了自己的附属品、私有品,希望爱人永远归属于自己。其所诠释的爱情是将男性角色置于最高站位,这也昭示了一种男权主义的思想。裴多菲生活在正处于变革时代的19世纪的欧洲,他经历过战争,思想变得成熟,逐渐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在他看来,爱情是对“轻柔甜蜜”四字最好的诠释。
(三)东西方文化根源
西方人的爱情是天然、冲动、轻松的,西方人觉得恋爱是自己的事情,不应该受到他人约束。诚然,在他们看来,很多世人不赞成的爱情却是合乎情理的,如果两个人是真正相爱,那么身份、年龄等的不同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他们认为,爱情至上,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神圣的一部分,为了爱情,他们是可以牺牲一切的,只要自己觉得幸福,自己觉得快乐,他们就会心满意足,就会幸福感爆棚。西方人表达爱意的方式直白,这显得直露、开放。他们喜欢热烈直率地去展现爱意,他们总是想把那瞬间爆发的热情全部表现出来。在诗人裴多菲看来,付出奉献的爱情才是理想的。
众人都知道爱情的美好,但是,在中国人眼里,爱情的美好增添了些许“杂质”。在封建社会,中国则更是将爱情与礼义、孝悌结合起来。如今看来,这可以说是非理性的,是一种被限制的自由。以前大多数人都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约定婚姻,结婚之前只见过一面,更有甚者从未见过面就约定婚姻。婚后,除了夫妻之间的爱情以外,还要爱中有敬、爱而敬之,这就是让爱的境界得以拓展,尤其是妻子对丈夫,要敬而有之。从这里非常明显地能感受到,在过去男女在爱情中地位不一的现象。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舒婷极力反对这种女性依附于男性的爱情观,她提倡女性意识的觉醒,她呼唤爱情,提倡女性应该独立而坚忍,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应依附于男人,要做一棵有思想的苇草,所以在舒婷看来,平等独立的爱情才是理想的。
三、结语
诚然,爱情观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由于地理位置、思维观念、伦理道德、社会文化等不同,东西方的爱情观念也不尽相同,但是,人们可以据此培养发散性思维,求同存异,将其融会贯通,取其精华部分,进而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并且近乎合理的、美好的愛情观。当然,这需要一条必备法则,那就是一定要一直相信真爱的存在。
假如说《致橡树》是一条爱情法则,那么《我愿意是急流》就是一首雄健浑厚的交响乐,但它们都是对爱情最美好的诠释。前者可以看作明亮的一盏灯,给爱情指引了正确的方向,诗人也正是向读者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爱情观;后者是诗人已投入真正恋爱之后,为爱而疯狂,这正是在保持原有积极的爱情观的基础上,给爱情增添了一丝丝浪漫主义色彩。呈现出如此差异的原因,除了诗人自身的因素和受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之外,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总而言之,虽然同是描写爱情的名篇佳作,但给世人展现出的却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爱情本身这一主题却是不分国界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
作者简介:张国燕(1998—),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108350051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