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巴拉莱卡琴的文化象征意义解读
2022-03-17张跃馨
俄罗斯独具特色的文化标志形形色色,不胜枚举,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有伏特加、芭蕾舞、套娃等,此外,巴拉莱卡琴也是俄罗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巴拉莱卡琴是俄罗斯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三弦弹拨乐器,其琴身主体(即琴腹)呈三角形状,因此又称作三角琴。巴拉莱卡琴与手风琴、古斯里琴一起,共同构成了俄罗斯民乐创造性的象征之一。本文将简要分析俄罗斯传统民间乐器巴拉莱卡琴的历史渊源、背景成因、文学形象、文化影响,解读巴拉莱卡琴的文化象征意义。
一、巴拉莱卡琴的历史渊源
(一)巴拉莱卡琴的起源
关于巴拉莱卡这一名称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有两种解释接受度较高。一种观点认为,从音标中可以看出,巴拉莱卡(балалайка)一词含有突厥语词根,是突厥语借用来的词汇,来源于巴拉(бала)一词,意思是“孩子(们)”。另一种观点认为,巴拉莱卡的名字来源于原始斯拉夫语,与балакать(闲谈,聊天)、балабонить(说废话;敲打发响)、балаболить(闲聊淡扯,胡说八道)、балагурить(逗乐,打诨)等词汇有亲缘关系,意思是“闲聊,谈论无关紧要的小事”,这些词汇概念相辅相成,传达出了巴拉莱卡琴的精髓——轻松、有趣。
巴拉莱卡琴的出现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点,发明人也不得而知。据载,巴拉莱卡琴从17世纪末开始得到传播。巴拉莱卡琴在17世纪、18世纪之交进入民间口头创作,当时它成了俄罗斯广泛使用的一种乐器。到了18世纪70年代,它开始出现在俄罗斯诗人的作品中。19世纪初,俄罗斯手风琴的问世对巴拉莱卡琴产生了短暂的负面影响。手风琴风靡一时,逐渐扎根于俄罗斯民族乐器之中,致使巴拉莱卡琴的发展出现了萧条之景。直到1883年,俄罗斯音乐家瓦西里·安德烈耶夫改进了传统的巴拉莱卡琴,并于1887年成立了巴拉莱卡业余小组。巴拉莱卡琴再次焕发生机,重返艺术舞台。瓦西里·安德烈耶夫因此被誉为“巴拉莱卡琴之父”。
(二)巴拉莱卡琴作为文化象征的成因
起初,在俄罗斯民间,弹奏乐器被认为是堕落的消遣,时常受到谴责,因此擅长演奏巴拉莱卡琴的大多是流浪艺人和放牧人,他们既没有劳动负担,也无须担心家庭。但在休息时,俄罗斯农民非常喜欢听巴拉莱卡乐曲,甚至愿意不计成本买一把琴。巴拉莱卡琴主要在节日和宴会上演奏,民间音乐家借此机会学习不同的弹奏指法和技巧。而后,巴拉莱卡琴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与其他乐器相比,它简单易学,扣人心弦,更符合俄罗斯人爽朗直率、潇洒豪放的性情,更能直抒胸臆,借助美妙的音乐和悠扬的旋律传递喜悦幸福,化解人们心中的愁苦和烦闷。
瓦西里·安德烈耶夫认为,应该给予人们通俗易懂的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巴拉莱卡琴、多姆拉琴和古斯里琴正是能够完成这一使命的民间乐器。瓦西里·安德烈耶夫曾表示,自己的梦想是将巴拉莱卡与燕尾服相结合,换句话说,就是让巴拉莱卡音乐登上更广阔的舞台,为更多观众所喜爱。瓦西里·安德烈耶夫带领民族乐团在俄罗斯国内多地进行了巡回演出,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吸引了不少受过专业教育的音乐家加入,甚至得到了皇室的赞赏。不僅是乡村的年轻人,皇室的宫廷乐师也开始演奏巴拉莱卡琴,简单的乐器演奏触动着无数俄罗斯人民的灵魂。瓦西里·安德烈耶夫的管弦乐队和独特的民间乐器巴拉莱卡琴渐渐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关注。巴拉莱卡琴就成了俄罗斯民族的象征之一。
二、巴拉莱卡琴的代表性体现
(一)巴拉莱卡琴在俄罗斯民间的文化象征
巴拉莱卡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型,另一种是传统型。学术型巴拉莱卡琴是供专业的音乐家使用的乐器,主要应用于大型演奏会、乐队、中学课堂、音乐学院等场所。此种类型的巴拉莱卡琴构造独特,采用尼龙材质制成,学习难度较大,需要通过专业的音乐课程学习。学术型巴拉莱卡琴,顾名思义,是专业和学问的象征,同时作为俄罗斯民间乐曲传播的载体,也象征着俄罗斯艺术深厚的造诣。传统型巴拉莱卡琴是一种主要流传于乡村的民间乐器,琴弦为金属材质。传统型巴拉莱卡琴不需要专业教学,可供业余爱好者自学弹奏,最简单的曲目可以在一刻钟内轻松学会。无论是在宫廷节日舞会上还是民间婚宴庆典上,传统型巴拉莱卡琴的乐声几乎无处不在。无论弹拨琴弦的是荣归故里的战士还是情窦初开的恋人、落寞失意的诗人,人们寄情于巴拉莱卡琴,将其作为传情达意的象征,象征着俄罗斯人民的性格,更象征着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二)巴拉莱卡琴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形象
许多俄罗斯文学大师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写到过巴拉莱卡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罪与罚》与《死屋手记》中都描绘过巴拉莱卡琴的形象,其中《死屋手记》里的巴拉莱卡琴出场率颇高。《死屋手记》第一卷第十章圣诞节的午宴上巴拉莱卡琴第一次出现:“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巴拉莱卡琴到处溜达,肩上披着光板皮袄,神态豪迈地拨弄着琴弦。在一个单人囚室里还组织了一支八个人的合唱队。他们在巴拉莱卡琴和吉他的伴奏下唱得非常出色。”借着酒劲,伴着琴声,囚犯们展现了美妙的歌喉,倾诉着郁郁衷肠。巴拉莱卡琴的出现让觥筹交错的场面平添了几丝忧伤。在第十一章演出中,作者更是着力渲染了巴拉莱卡琴的优越感:“那些小提琴只能发出刺耳的尖音和吱吱声,吉他都是次品,巴拉莱卡琴却弹得绝妙。拨弄琴弦的指法之灵动堪比最巧妙的戏法。”此外,《死屋手记》第二卷第四章阿库莉卡的丈夫和第五章夏天也都提到了巴拉莱卡琴。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了巴拉莱卡琴高度的评价,通过文学作品反映了巴拉莱卡琴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欣赏巴拉莱卡琴,他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中描写了一段打猎过后娜塔莎、尼古拉和彼佳到大叔的住所短暂休憩的场景。这段故事中写道:“大叔有一个规矩,他每一次打猎回来,米季卡要在单身猎人室弹奏巴拉莱卡。大叔喜欢听这种音乐。”大叔弹奏的巴拉莱卡乐曲引起了娜塔莎极高的兴致,尼古拉也连连称赞。应和着纯净动听的歌曲,一位养尊处优的贵族小姐情不自禁地跳起了地道的民间舞蹈,这一刻她不再受身份的束缚,只享受着沉浸式的欢乐。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巴拉莱卡琴真正彰显出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可以说巴拉莱卡琴架起了贵族与平民百姓之间契合的桥梁,它将俄罗斯人内心所蕴藏的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各个阶层的人都将其视如珍宝,分外喜爱。
果戈理在长篇小说《死魂灵》中也刻画过巴拉莱卡琴的形象。在乞乞科夫到索巴凯维奇家做客时,走到屋外台阶前,乞乞科夫看到了两张脸,联想到了黄瓜和摩尔达维亚南瓜:“在俄罗斯,这种南瓜通常用来做成巴拉莱卡琴,一种两根弦的轻巧的巴拉莱卡琴,每当二十岁的机灵活泼、风流俊俏的小伙子拨动琴弦,招来一群雪白胸脯、雪白脖颈的姑娘倾听他那轻悠悠的丁冬琴声的时候,小伙子对她们又飞媚眼又吹口哨,这时候哪,巴拉莱卡琴可给小伙子增添光彩和欢乐啦。”果戈理描述了19世纪上半叶那个时代特有的双弦巴拉莱卡琴,可以看出当时巴拉莱卡琴在俄罗斯民间非常流行,小伙子们通常用动听的歌声和巴拉莱卡琴美妙的旋律,向心仪的姑娘表露心意。
除此之外,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语文教师》,布罗茨基的散文集《悲伤与理智》、普里什文的散文集《大自然的日历》,以及莱蒙托夫、高尔基、纳博科夫等著名作家的作品中都出现过巴拉莱卡琴这一经典的俄罗斯民族乐器。由此可见,巴拉莱卡琴的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虽不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勾勒细节图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起到了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烘托氛围的作用,为文学作品增光添彩,深受作家喜爱。
三、巴拉莱卡琴作为文化象征对中俄的影响
(一)巴拉莱卡琴对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影响
巴拉莱卡琴是俄罗斯最古老、最受欢迎、普及度最高的民间乐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乐器,而且被视为俄罗斯民族的象征。从民间业余表演者到音乐艺术家,从独奏到管弦乐队合奏,从俄罗斯国内音乐会到国际艺术舞台,多种类型的巴拉莱卡琴凭借自身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在传统民间乐器领域站稳脚跟,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推动俄罗斯民乐走向世界。
然而,部分俄罗斯人认为真正的俄罗斯乐器巴拉莱卡琴越来越远离它的根源和故土。这是因为,虽然巴拉莱卡琴的制作技术相对复杂,需要由当地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但俄罗斯国内乐器制造厂的原材料80%来自海外。目前,中国、葡萄牙、罗马尼亚、巴基斯坦等国在全球范围内生产巴拉莱卡琴的市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一现象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作为国际音乐与传统乐器交流的载体,巴拉莱卡琴对俄罗斯的文化艺术、政治外交等层面起到了更多
的积极影响。
(二)巴拉莱卡琴对中国的影响
S.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二手时间》一书中谈及了苏联解体时期对一位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学生的采访:“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他们中许多人学习,只是带着这样的认识:苏联是巴拉莱卡琴和原子弹的国家。”的确如此,巴拉莱卡琴从出现到走向成熟,逐渐成为俄罗斯的代名词,为世界人民所熟知。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时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发行过一些俄罗斯音樂唱片,包括传统乐器巴拉莱卡琴参与演奏的俄罗斯流行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还有经过改编的中国经典乐曲,如《梁祝》《茉莉花》等。自此,中国人民对巴拉莱卡琴有了新的认知,引起了大批音乐家的关注与兴趣。2019年,在第八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上,中国的音乐艺术得到了大力推介,上海民族乐团与俄罗斯安德烈耶夫国立模范民族乐团进行了一场合作演出。俄罗斯传统乐器与中国经典乐曲的碰撞交融别具一格,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
如今,中国众多网络平台都有巴拉莱卡琴的演奏会视频、教学视频及文章论著,注意到俄罗斯这一传统乐器个中妙趣的人群愈加广泛。巴拉莱卡琴在中国的发展不局限于音乐界、艺术界,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通互鉴,更是深入了经济政治层面,既带动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四、结语
品类多样、旋律鲜明、错落有致、音色悠扬和情感丰富是巴拉莱卡琴的主要特征。作为俄罗斯文化和民族的象征,巴拉莱卡琴具有俄罗斯民歌乐曲的独特韵味,在俄罗斯管弦乐器的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丰富了俄罗斯文化和民族精神内涵,影响着俄罗斯社会生活各方各面,还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辽宁大学)
作者简介:张跃馨(1995-),女,吉林通化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
14645005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