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的挑战与对策

2022-03-17李腾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组织化

李腾

摘 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基层实现组织化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这既是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优化基层治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选择。相比于省市层级,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无论在工作力量还是工作对象上都存在特殊性,而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在组织设计、组织整合、组织功能和组织变革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本文从组织视角出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的社会阶层;基层统战;组织化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2)01-00068-09

一、引言

新的社会阶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在原有阶级阶层基础上,从传统的工人、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中分离出来,具有成长型利益的新社会群体,包括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1]。自2001年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新的社会阶层凭借其庞大的规模、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创新意识、特殊的职业背景,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政治参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个体原子化、高流动性、低依附性、低认同感、思想多元的特征也使新的社会阶层成为党治国理政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一有别于传统“单位人”的群体有效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正面作用,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新的课题。

2015年,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出专门规定。之后,就“如何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一问题,中央到地方,都在多个层次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制度层面,中央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此后的几年间密集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2021—2025年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发展的实施意见》,更于2020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专门增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工作”一章,初步形成了以《条例》为指导,以《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为统领,以各群体、各方面工作文件为支柱的政策体系。在实践层面,中央统战部于2016年专门成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并从2017年起选择15个城市进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试点,之后又进一步扩大到34个城市。各地都陆续成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统战类组织,并探索建立实践创新基地,对相关活动进行社会化品牌化网络化运作,形成了一大批值得推广、能够复制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固化于《条例》之中。在研究层面,大量的学者在研究了新的社会阶层的结构变化、发展趋势、群体特点、成长规律、政治吸纳和社会心态等基础上,论证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将其视为党和国家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并就目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中的问题和瓶颈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3][4][5][6][7]。

然而,无论在制度层面、实践层面或研究层面,此前主要聚焦于中央、省级以及大城市,甚少关照到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不断向二三线城市迁移,他们的职业流动越来越大,对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的参与越来越深入。因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心正在不断向基层下移,需要团结的人越来越多,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肩负的使命越来越大,而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正是开展这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石。但长期以来,受限于思想认识不足、资源力量匮乏、手段方法单一,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尚未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系统,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逐渐从做标志性人物工作转向惠及“普通”人士的需求。本文认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都应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应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为了更好地提升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水平,本文将采用组织理论,分析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的逻辑起点、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特点,并从组织架构、组织整合、组织载体、组织变革四个方面阐释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的经验、挑战和问题,寻找提升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二、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的逻辑起点

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涌入基层。在基层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成为基层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是指通过再组织的形式将处于非组织状态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整合起来,以更好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生力军作用的过程[8]。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通过各种组织,如人民团体、政协、社团、行业协会等,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吸纳;二是将不同的新的社会阶层组织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组织体系;三是使統战部门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之间形成具有发展性的协作与协同关系[9]。对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组织化的逻辑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呈现出高度的个体原子化特征,常年游离于传统组织外,缺乏社会参与及人际交往的常态化通道。职业流动性大、体制外的特点使其很难享受到国家的相关福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内部凝聚力和安全感。创新性强、高知识背景的特点使其有较高的自我价值实现诉求,尤其在政治参与方面亟待官方的认可。发展性需求突出、价值追求多样的特点使其对实现共同利益和价值整合有更高的需求。以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特点决定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是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推动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不仅为他们克服生存极限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也为其利益获取、自我成长与事业发展整合了更多合法性的资源、信息和平台。组织化亦可帮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获得官方认可、构建有序参与政治的渠道,为其发挥价值提供广阔空间和坚实基础。

(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优化基层治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选择

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布面广、专业性强、种类众多、身份超脫,是我国发展与治理的宝贵资源。他们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创造、依法治国、民主建设、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橄榄型社会的重要基础[10]。将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有利于将原本处于离散状态的新的社会阶层大量人才、资金、知识、信息等资源有效统筹和整合起来,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呈现出高度的群体碎片化特征,在职业方式、收入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在阶层认同、价值体现上存在较大分歧,缺乏共同体意识。部分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社会上的公信力有待提高,而另有部分人存在矛盾的政治心理却又具有一些常人没有的特殊能量和动员能力(比如具有一定的社会感召力、舆论引导能力、社会情绪渲染能力等)。因此,如放任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处于无组织状态或非组织状态的话,不仅不利于凝聚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而且更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风险。尤其在一些敏感事件发生时,部分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可能会扮演“杠杆”或“助推”的角色,成为意识形态风险的放大器和催化剂[11]。可见,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不仅是优化社会治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也是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

综上,将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在基层实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既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富强的必然选择。

三、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的特点及探索

(一)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的特点

相比于省级和市级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和高层级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既体现在工作力量上,也体现在工作对象上。

在工作力量上,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明显呈现出思想认识不足、资源力量匮乏、手段方法单一的短板,但也存在着相比高层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更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虽然绝大多数基层都已构建了由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并依托这一工作格局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进行统一谋划、统一部署,但是很多部门并没有完全树立大统战意识,依然认为统战工作是统战部门的事,不愿意进行资源配合,没有形成合力。而基层统战部门事多人少、力量保障不足几乎是常态,很多镇街和园区甚至不存在专职的统战干部,就更遑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有专人负责。但也正因如此,基层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更加善打“借”字诀,通过“共建”“联手”“互帮”“结对”等工作方式,资源共享、利益互助,做到“不为我属,但为我所用”,更加依赖“统战+”开放合作机制,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主体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双向结合的组织形式。

在工作对象上,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旗帜性明显不足,代表人士与普通成员差别不大,在工作内容上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有更针对性的要求。相对于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普遍处于事业发展初期,个体能量与影响力普遍较小,这为代表人士队伍的选拔培养造成了一定难度,但也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由聚焦“关键少数”转向普惠“绝大多数”创造了天然条件。与此同时,相对于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普遍对统战工作了解不多、认知度不高,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度更低,对统战工作存在抗拒心理。因此,在基层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更加强调“隐统战性”。基于以上因素,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除了强调政治性以外,需要更加偏向服务性,通过开展各种趣味性、普惠性的活动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使命感、价值感、认同感、获得感及幸福感,做到“寓统战于服务”。

(二)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探索

基层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方面开展了以下探索。

在组织设计上,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以下简称“新联会”)作为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的主要抓手。绝大多数基层皆已在县级层面成立新联会,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较多的县区还在此基础上,建立分专业、分人群、分地区的新联会分会或行业联盟。例如,杭州市拱墅区形成了既有鲜明拱墅特色,又有较强推广价值的“一核三盟”组织体系。“一核”,即以“运河·同心荟”为核心品牌;“三盟”,即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公羊会为龙头、非遗传承企业“小巷三寻”等为骨干的公益引领型联盟,以新媒体新青年联盟为龙头的同行互动型联盟,以“武林地e盟”为龙头的多跨协同型联盟。这种“1+N”组织模式不仅有助于精准覆盖和辐射更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形成“拼图效应”,也有助于挖掘和培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

在组织整合上,绝大多数新联会采用“联合、嫁接、卷入”三条路径来拓展组织资源,以克服自身规模小、载体少、影响力弱的问题。第一条路径是借助当地镇街党委的力量,联合党组织的资源开展新联会工作和活动,这是以区域为单位设立基层新联会最常见的组织整合方式,在杭州、宁波、湖州、温州等地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二条路径是将新联会嫁接到一些成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行业性的自组织上。如湖州德清县在其枢纽型慈善组织“青禾公益”上嫁接成立了青禾公益新联会,借助其资源推动团体共助,创建公益合作平台,打造团社共育。第三条路径是将新联会成员自带的资源卷入到新联会建设上。如宁波市鄞州区的鄞和社会协同治理创新实践园在矛盾解调方面的建树,很大程度上是借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沈颖程律师所领衔的宁波市甬安社会评价研究院。该研究院对社会风险、舆情、公共服务、政策绩效等展开评估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分析报告和预警机制,为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将矛盾化解更加前移提供了帮助。

在组织功能上,绝大多数基层秉承“组织+平台+活动”三位一体联动思路,以项目化和品牌化打造有辨识度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载体,增加组织黏性,最终形成以新联会为骨架、实践创新基地为实体化功能辐射平台,多种活动全面开展的模式。例如,湖州市德清县依托各级新联会,建立了组织建设、聚才引才、联谊交友、建言献策、创业帮扶、教育培训,公益服务、实践锻炼八大平台,坚持“4+N”活动模式,即每个季度以政治读书会、专题讲座、主题讨论等形式开展一次全体会员活动;同时,根据阶段性工作和会员群体的实际需要,不定期举办各类政治引领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凝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共识,满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需求。这些做法既激发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也为他们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组织变革上,越来越多的新联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引导教育、联谊交友以及对外宣传。几乎所有的县级新联会都拥有自己的“两微一端”,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进行新联会活动的开展和宣传。在网络人士聚集的县域,有部分基层新联会开始配合当地统战部门探索开发“智慧统战系统”。例如,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和宁波市鄞州区均已开发了新联会数字可视化系统与信息集成系统。与此同时,部分新联会开始探索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新联会组织文化,并创设县域新联会的LOGO和口号,以提升新联会对外形象和社会认知度。例如,杭州市萧山区新联会的LOGO由金色“新”字与蓝色“潮”字的两条波浪构成,总体字形为“萧”字,该会提出“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的组织口号。

四、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面临的挑战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基层已完成了“建组织、搭平台、聚力量、拉队伍”的任务,但是离“密织网、广覆盖、活动多、作用强”的组织化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应该看到,在完成摸清底数、认识特征,依赖传统统战团体和政协组织进行新的社会阶层统战的1.0阶段后,绝大多数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已进入建立多层级、分地区新联会组织,分类施策以打造符合新的社会阶层群体特征的创新实践基地的2.0阶段。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尤其是新聯会建设)普遍暴露出组织小散乱差、“僵尸组织”频现、活动不规范、组织无效率、社会影响低的问题。

从组织视角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设置不健全、组织整合能力差、组织功能不完善、组织变革能力适应力弱。这些短板是任何处于成长期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都会面临的问题,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才能使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工作继续跃升至符合“统战+”思路的智慧统战3.0阶段。

(一)组织设计有待完善

基层在县域范围内建立各种类型的新联会,将域内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广泛组织起来,为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与现实要求和长远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的自我运行机制缺失。当前绝大多数的新联会组织由县级统战部门主导建立,并在县级统战部的直接指导下开展活动。这一方式虽能在新联会组织成长初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较少时起到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的作用,但是随着工作要求的日趋精细化、精准化,这种组织设置方式也必将难以为继。一方面,这与县级统战部门的统筹领导职能不相符合,容易造成工作力量和精力的分散;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也会从客观上削弱相关领域新联会组织的自主性。二是不同领域新联会的覆盖人群存在重合,组织设置的精准性有待提升。当前,各特色领域新联会主要是依托新经济业态、行政区域等完成组建,这在发展初期、人数较少时,能够起到多点开花、快速高效的组建效果。但是,随着未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增多,不可避免地会大量出现某一个体具有多重身份的现象,这就会使得依托不同方式组建的基层新联会,在覆盖人群上出现重合,甚至是多维重合。如果将来没有一个超前的制度设计用以提升基层新联会组织设置的精准性,就易出现几个新联会组织“要么争着发展会员、要么相互推诿不要”,而相关人士“要么不厌其烦、要么无人问津”的现象。三是组织覆盖面依然不足。虽然绝大多数基层新联会已将触角延伸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密集的街道、社区、楼宇,但是相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规模和分布来讲,依然存在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乡村旅游、农产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兴起,新联会组织没有覆盖到村的问题尤为凸显。

(二)组织整合有待强化

一是对组织整合的认识不足。当前,各类基层新联会均处于草创阶段,对自身的定位和功能缺乏清晰的认识,无法有的放矢地获取相关资源。部分新联会对资源的认识窄化,将其仅仅等同于经费和政治安排,资源整合的视野仅局限于向上索取;另有一部分基层新联会将新联会等同于会长组织,仅仅依靠新联会会长班子的力量和资源维持正常组织运行。二是组织整合的力量偏弱。一方面大多数新联会规模小、场地经费不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仅有的工作力量都聚焦于如何开展上级部门要求的规定动作,无法分身谋取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新联会在社会上的存在感低、影响力偏小,导致参加基层新联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普遍力量偏弱、能量不大,所能吸附和引入的外部资源偏少。这两方面都限制了基层新联会整合资源的能力。三是组织整合的意愿不强。受限于组织整合的认识和力量,很多新联会搭建的平台能级不高,开展的活动吸引力不足、效用不强。这使得统战部门对其继续投入资源的积极性不高,也使得参与其中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入资源和嫁接资源的动力不足。

(三)组织功能有待提升

一是对新联会的政治属性强调不够。目前,大多数基层新联会还停留在为建机制而建机制、为搞活动而搞活动的被动应付阶段。部分统战干部和新联会班子成员对新联会的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凝聚共识的开放度不够,发挥政治引领的作用不强,围绕基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组织建设的意识不强。二是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服务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一方面,在服务对象上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基层新联会目前开展的服务活动主要以服务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高管人员和网络人士为主,甚少关照到自由职业者。另一方面,在服务内容上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基层新联会开展活动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事业关怀为主,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价值服务、心理服务和生活性服务较少且实招不多。三是提供给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挥作用的机会偏少。绝大多数基层新联会都致力于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公益事业方面的作用,甚少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的渠道,尤其缺乏帮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参政议政的渠道。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新联会在开展相关活动时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使得很多活动无法最大化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价值作用,进而导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社会影响力偏弱。四是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明显不足。目前绝大多数基层新联会的活动无法起到代表人士选拔培养的作用,缺少对代表人士发现培养、教育培训、推荐使用的机制平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安排偏少。

(四)组织变革有待推进

一是办会理念需要进一步变革。目前,不少基层统战干部依然持有“统战上层论”的思想观念,甚至有部分统战干部存在“统战就是抓关键人物,社会草根抓不起来”的片面认识;部分新联会班子成员以完成上级交办任务为导向,而非以服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利益诉求为依归开展工作。这些导致新联会办会思路不明,供给与需求错位。二是工作方法及工作机制有待创新。目前新联会的工作开展主要依赖传统手段,在工作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对象分散化和任务集中化的矛盾时,绝大多数基层新联会呈现出“小马拉大车”的窘状,直接导致了新联会组织活动力差、组织竞争力弱和组织动员能力弱的问题。三是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建立。绝大多数的县区没有建立对新联会及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少数已经开展评价探索的县区也存在评价标准模糊、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及评价过程不统一的问题。这直接导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虽然被组织起来,但其作用发挥的效能却无法评估。

五、基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的对策

(一)完善组织设计

第一,规范新联会建设,完善自我运行机制。一是对新联会组织依法进行社会团体登记,制定相关章程,推动新联会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保证新联会依法依章履行专业职责。二是加强对新联会工作保障,配足经费、配齐人员、配备场地,做到工作有人干、活动有人办。三是强化统战部门的政治领导功能,重点研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成长规律和思想动态,为新联会提供系统性、规律性的工作指南,通过事前指导、事后考评的方式激励新联会进行自我运转。

第二,统筹运用“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完善新联会组织体系。坚持全方位多层级联动,在组织层面形成“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一核多盟”新联会组织体系。除了在县级层面成立新联会以外,一方面以地域为单位“化整为零”。本着“成熟一个、创建一个、带动一片”的原则在镇街、园区、大型社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密集的乡村建立新联会分会,通过制定年初计划、进行年中小结、开展年底述职等形式,探索建立工作积分机制,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实施“僵尸分会”预警、警告、暂停活动、解散等约束惩罚机制,调动成员单位和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以行业为单位“化零为整”。借助统战部门及其他各行业主管部门、“两新”工委的力量,统筹整合行业资源,形成行业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盟。在有条件的地区,成立跨行业协同联盟,实现不同行业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破圈融合、互补共赢。

第三,加强党建和统战协同,进一步拓展新联会组织覆盖。以“党建+统战”的组织化思路,坚持“党组织建到哪里,统战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原则,建立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导向、党组织为依托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络点,借助网格化管理响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各类需求,拓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结缘”“问需”“解忧”的渠道。

(二)加强组织整合

第一,打通资源获取的通道,拓宽组织整合的视野。积极引导统战部门、新联会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充分认识和正确评价新联会组织的定位,积极增强新联会与其他传统统战组织如知联会、欧美同学会等的链接与资源共享,用“统战+”的方式重新调动优势资源,打造相互协同的统战组织生态。在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尤其是规模较大、组织影响力较大、拥有旗帜性人物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上嫁接新联会组织,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自组织与新联会进行有序整合,使新联会由“单一投入”变成“有效吸纳”。

第二,不断提升各级新联会的专业化程度,提升组织整合的力量。新联会强化自身的整合能力,关键在于增强其对所覆盖人群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一方面要将构建培养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作为重中之重,在县级新联会和部分规模较大的基层新联会中配备全职专业工作人员,同时加大对兼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按照“有效、有意义”的原则,不断优化各级新联会的活动方式,通过小组联谊、志愿活动、参观互学等形式,增强各级新联会特别是基层新联会的活动吸引力,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无论是何种层次和身份,都能够从中感受温暖、有所收获,进而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参与度和组织贡献度。

第三,政策赋能,积极完善新联会平台机制。统战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形成部门合力,将各级新联会作为发现和推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平台,通过有效的政策赋能,让各级新联会的平台载体功能具体化,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各级新联会的政治地位,增加它们对覆盖群体的吸引力。统战部门应探索在县级新联会层面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研究中心,研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成长的规律,动态把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动态及需求特点,总结提炼各新联会运行的成功经验并进行推广复制。

(三)提升组织功能

第一,强化统战部门政治引领的作用,凸顯新联会的政治属性。一是发挥统战部门打造变革型组织的带动、牵引、凝聚作用。通过大调研大走访,找准找全新联会面临的“组织多、作用少”“为搞活动而搞活动”的痛点堵点、难点热点。在调研走访中找思路找办法,分级分类制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禀赋条件新联会的政策措施,在工作中寻找共识、凝聚共识。二是紧紧把握推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中心工作重点。引导新联会将战略布局、工作重点、年度计划对接共同富裕主题,在差序推进共同富裕中抢抓新联会的发展机遇,在协同推进共同富裕中拓展新联会的社会网络,在示范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联会的活力魅力,形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推进共同富裕的浓厚氛围。

第二,以“一县一品牌”运作模式,精准开展新联会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活动。一是改变以往活动品牌过多、活动落点过散的局面,由县级新联会统一打造活动品牌,制定长远规划,集约有限资源,统筹开展新联会活动,避免多头、重复及形式主义等现象。二是盘活存量载体和拓展增量载体两手抓,在注重载体数量的同时更注重活动载体的质量。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统战资源以及所辖新联会成员的特点,探索其他统战对象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互服务新机制,积极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三是鼓励基层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把联席会议、现场会、座谈会开到新联会办公场所、工作场景中去,拓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政议政的机会和渠道。

第三,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发现机制,瞄准并吸纳重点企业、重点社会组织、有代表性的自由职业者和网络界代表人士。二是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重点人群加强政治引导和教育培训,分级分类确定一批重点联系和培养对象,借助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等平台分批分期对其开展培训。三是将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纳入县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借助新联会等平台为其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并进行相应考核,为符合条件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提供挂职锻炼机会。四是建立“列名”制度,将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纳入到县级党委、镇街和统战部门领导联谊交友的范围。

(四)推动组织变革

第一,在思想层面上,牢牢树立起“利他统战”的理念,提升新联会的变革活力。一是引导广大基层统战干部正确认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帮助广大干部在观念上从做“关键少数”工作向做“绝大多数”工作转变。注重主动作为、提前布局,积极发现、培育和壮大有前途、有希望的“草根”组织、新兴群体及个人,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行稳致远。二是引导新联会班子成员从任务导向向“以人为本”导向转变,梳理以“新联会成员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办会理念。

第二,在方法层面上,善用数字统战提升新联会的变革能力。一是由统战部门牵头,各级新联会协同,探索“高新区/镇街—产业园区—企业/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三级网络搜寻模式,动态建立县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据库,借助大数据,研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流动趋势、舆论趋势及行动趋势。二是探索“e+”数字化合作模式,通过数字化云端交互、智慧化生活融入、互联网平台宣传、第三方载体支持,激发新联会资源优势,合作打造智慧“产业链”,更好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

第三,在行动层面,变革体制机制,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提升新联会的变革绩效。一是创新建立轮值会长机制、与其他社会组织积分互通机制、荣誉授予机制、新联会退出机制,增强新联会组织运作的规范性,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完善对新联会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综合评价体系,从事前预判、事中监管、事后考核,对新联会进行星级评定。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从思想素质、政治担当、事业发展、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参政议政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培养锻造一支信仰坚定、业务精通、有社会责任感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三是加大社会宣传,形成新联会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社会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喜庆. 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4-15.

[2] 白关峰. 论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过程中的组织文化建构[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59-64.

[3][9]后梦婷. 新的社会阶层再组织化的逻辑和实践路径[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 (5):64-71.

[4] 龚晨.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效组织起来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互动探析[J].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1):27-31.

[5] 杨卫敏.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与新时代统一战线创新拓展[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2):8-16.

[6] 张海东. 新社会阶层的结构化,组织化及发展趋势[J]. 江海学刊,2019(5):124-130.

[7] 朱列. 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研究[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5):72-78.

[8] 张海东, 杜平. 从新社会阶层的崛起看社会治理创新[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49-55.

[10] 杨卫敏.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化与国家治理效能提升——以浙江省为例[J].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6):11-21.

[11] 张伟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态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1):42-49.

责任编辑:吉强

3276501908204

猜你喜欢

组织化
关于对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思考
中国现代物流现状及展望
组织化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脑卒中患者随诊率的影响
关于政府伦理组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社会“组织化”与政治参与
复合型组织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