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德育思想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2022-03-17严辰辰杜梅

公关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高职

严辰辰 杜梅

摘要:文章阐述了《大学》核心德育思想与高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新时代高职学生对《大学》德育思想认知不足,以及《大学》德育思想未能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现状,对此,探索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原则、路径。

关键词:《大学》 高职 思政教育 路径

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部分国家善于挖掘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精髓,吸收其价值并运用于本国德育。如韩国、日本、新加坡重视儒家道德思想的学习。反观我国,新时代高职学生德育缺乏传统德育作为底色。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与创新发展本民族特色优秀德育思想,并运用于本国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值得我们研究。

一、《大学》德育思想与高职思政教育相融相通

《大学》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重要代表著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极大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道德教育。如今,其优秀的部分同样可运用于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虽篇幅较短,但给我们阐明了古人追求什么样的培育目标、通过何种方法与途径实现培育目标等等,其培育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 ]与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培育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相互契合。古人强调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更要求自身对于社会、国家的社会价值,更是进一步丰富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所倡导的新时代高职学生该如何辩证地追求人生的自我价值与人生的社会价值。“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 ]体现了一种内外兼修的德育方式。高职学生较普通本科学生,自律性相对较差,而《大学》则详细介绍了“格物”“致知”作为德育认识过程的起点,提升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要求个人慎独时也要做到诚意正心,注重发挥榜样的作用,要求推己及人,重视个人自律、公正、亲自躬行等修德举措,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供重要借鉴。《大学》多次引用《康诰》《诗经》等著作中先人的故事,用于阐明个人、家、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与其蕴含的政治道德思想,从中可以看出先人对于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可融入我们新时代所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德育思想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

为准确了解《大学》德育思想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探索其未能有效融入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高职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问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第一是个人信息,第二是新时代高职学生对《大学》德育的认知现状,第三是《大学》德育融入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现状。

1.新时代高职学生对《大学》德育思想的认知现状

调查表明,大多数新时代高职学生对《大学》德育思想缺乏深度了解,65.41%的学生对该著作只了解一点,18.8%的学生对它基本了解,13.53%的学生完全不了解,非常了解的仅有2.26%。在被进一步问到理解程度时,54.51%的学生认为自己仅停留在字面解读,25.19%的学生认为能够运用于实践,13.91%的学生能够深入解读,6.39%的学生完全不懂。由此可见,新时代高职学生大多数对《大学》德育不够深入了解。但是他们对其时代价值又给予充分肯定,并表达了想学的意愿。65.04%的学生认为其具有很大的时代价值,31.58%的学生认为其时代价值有一点,只有3.38%的学生认为其完全没有时代价值。42.11%的学生想学习和弘扬《大学》德育思想,占比最高,33.46%的学生想学习,却没有相关课程安排,不清楚该如何学。18.8%的学生表示想学但学制短时间不够,仅有5.64%的学生因为其他个人原因不想学。

2.《大学》德育思想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

关于《大学》德育思想是否融入思政课程教学。43.23%的学生认为只有些许融入,37.22%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融入,14.66%的学生认为完全融入,4.89%的学生认为根本未融入。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德育融入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大学》德育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缺失。融入到相关教学课程门类少,且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73.68%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此类相关课程仅有1-2门。12.41%的学生认为未开设一门相关课程,10.38%的学生认为开设了3-4门相关课程,3.53%的学生认为开设5门以上相关课程。作为主要培育学生德育的思政理论课涉及到《大学》德育内容的较少,思政老师授课过程中也较少融入相关内容,且以碎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少部分知识点中。42.11%的学生认为老师在德育过程中偶尔涉及此类相关知识,34.21%的学生认为只有很紧密相关才会讲,16.54%的学生认为是否涉及相关知识要看不同教师,7.14%的学生表示根本不会涉及。此外,即使会部分讲解《大学》德育思想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61.28%的学生觉得教学手段过分单一,仅有理论灌输,45.49%的学生觉得解读仅停留在字面上,未能深度解读,44.36%的学生认为不能运用于现实生活,36.84%的学生认为融入生硬,30.83%的学生认为讲解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不能整体把握其蕴含的德育思想。

其次,未能有效转化为实践价值。63.16%的学生表示自己只是在某些场合会践行《大学》所倡导的德育规范,33.83%的学生能做到一直践行,3.10%的学生则从来不践行。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52.63%的学生觉得内容晦涩难懂,枯燥无味。除了理论基础差,也与实践相脱离,在选择如何更好学好《大學》德育思想,38.35%的学生表示支持参加相关实践活动,且有37.97%的学生也表示现实教学中理论性强,实践性弱。14.29%的学生认为《大学》内容脱离现实,不管用,所以个人不想学。最后开放性问题:《大学》德育思想如何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学生提出最多的建议是希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举办实践活动,追求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

三、探索《大学》德育思想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基于前面研究中所发现的困难与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相对应解决措施,并结合《大学》德育思想中所倡导的德育方式、目标、措施,将其创造性转化为德育途径。

1.《大学》德育思想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基本原则

高職学生主体具有差异性,各高校之间、各培育主体间亦存在不同情况,由于各教育主体将《大学》德育融入新时代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的程度不同,困难不同,所需采取解决的措施、方法、途径也不同。因此,对于如何有效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如坚持实效性原则,坚持螺旋上升原则,坚持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原则,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坚持价值观共鸣原则。在这些原则下,择其合适的融入途径。

2.《大学》德育思想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

(1)整合《大学》德育思想有效融入思政相关课程

思政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注重对原文的深度解读,深挖其核心的德育思想、价值理念。有效整合融入到各个相关的思政元素当中,融入内容注重相互衔接,实现整体系统性教学。为更加准确把握《大学》德育思想,充分利用网络课堂资源,思政教师可自身系统录课讲解、定期推送线上开设有价值的《大学》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与讲座,系统深入地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价值与理论知识。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上,教师能更好地进行深度融合。思政教育首要坚持政治性,培育学生“明明德”作为基础目标,循序渐进,进而达到“亲民”,不断朝着“止于至善”之境界奋斗。为实现更好的入脑入心入行,要推动传统优秀德育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运用《大学》中具有思想性、理论性、故事性、趣味性的优秀文化吸引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作用。开展相关情景剧、原文古籍系列解读、辩论赛等等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

(2)《大学》德育思想有效融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随着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且运用“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方面起到的作用,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有效融入《大学》德育思想中优秀的德育方法和途径。《大学》德育思想始终强调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可融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在融合过程中既要有实践效果也要有理论指导。由此,要以思政课教师作为主导,发挥学校其他教育者协同作用,进行有思想性、理论性指导的实践活动,通过整体规划,制定并发布系列递进实践活动任务,以学分制形式吸引学生参加。可选择能够发挥榜样示范教育作用的活动。同时,注重个人的自我修养,个人慎独时活动也应纳入得分标准。做到诚意正心,要求推己及人,重视个人自律、公正、亲自躬行等。通过内外兼修的德育方式以期达到培育目标。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效果建立起长期且灵动的评价体系。通过积分形式鼓励高职学生在践行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总之,《大学》蕴含丰富德育思想,与思政教育具有相互契合之处。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挖掘《大学》中优秀的德育思想,寻找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的育人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本,第3页.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本,第3页.

(责任编辑:姜秀靓)

3753501908218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大学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留白”是个大学问
至善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