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22-03-17吴雯

公关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吴雯

摘要:文章从新媒体时代背景出发,先简要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紧接着对应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形势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研究。最终,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结合媒体时代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加强对网络信息工具的利用、加强对高校教育的内外网络化监管等方法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中组织教育活动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同时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 时代背景 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 现状与方法

引言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其中的“上层建筑”,便是指政治以及思政教育工作,是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后一个教育战场,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明确其“上层建筑”意义,结合社会形势和人才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政素质的培养。而“经济基础”的不断夯实,促进了时代环境的改变,新媒体时代已然形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阻碍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阻碍主要有三,即:外来文化冲击、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波动、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一些学校和教师的思维仍旧停留在传统模式下,依旧从主导地位出发,以耳提面命地方式向学生讲解老旧的、已然与当前社会环境不符的政治知识,不仅无法很好地促进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甚至还会让学生对此产生厌烦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学生通过新媒体和信息技术了解更多开放的外国文化信息或有趣的知识,他们甚至会产生崇洋媚外的思想,出现不再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行为,这无疑严重伤害了他们的个人成长、阻碍了社会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形势,准确把握教育时机

新媒体时代,是顺应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以不断革新、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渗透在生活的各方各面,使日常生活和信息交流方式出现了新的改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原有的教育形势,让教育时机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变化,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话题都有可能引发新的教育契机[ 1 ]。因此,高校教师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应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形势和人才学习需要,在正确认识形势变化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更加适合学生和思想政治特点的活动组织时机,在合适的时机开展工作,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例如,在借助新媒体分析社会形势的过程中,发现社会中存在恃强凌弱的不良风气,这就是一个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合适时机。教师可以以社会中出现的该风气现象为例,围绕其不正确之处对学生展开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不恃强凌弱、相互尊重和关怀的正确道德意识。

2.结合新媒体时代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

新媒体时代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时代,具有针对性强、跨时空、广泛性强、便捷性和及时性突出、互动性强等特点。就这些特点而言,均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影响,使其在不同信息化优势的支持下获得理想回报。因此,高校教师还可以先对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化教学特点展开分析,再重复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组织工作:

(1)跨时空性

首先,从新媒体时代的跨时空性来说,跨时空可以为远距离交流提供支持,师生之间围绕思想政治知识进行的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更加便捷地展开[ 2 ]。甚至在不同高校之间,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以与其他学校的伙伴一起就思想政治知识展开讨论。他们的思想政治学习不再局限在本校和课堂上,而是更加多元、生动活泼且持续性更强的,其思政素养必然能够实现更好的提升。

(2)针对性和广泛性

其次,就针对性和广泛性而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更加丰富,人们不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搜索信息,还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更有针对性地搜索与思想政治有关的内容,从而实现广泛、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身思政素养。因此,高校教师在组织工作时,受新媒体时代以及信息技术的针对性和广泛性启发,可以先尝试广泛搜索与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如国家领导人在新会议中的讲话材料、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思政理念、外交部门在外交记者会上对外交问题作出的回答、周围社会生活出现的纷争和解决过程等。再对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分类,最后有针对性地将知识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学习[ 3 ]。甚至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先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学习需要,根据他们在思想政治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准确定位强化教育方向,再有针对性地广泛搜集对应教育质量,以此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针对性培养。

(3)互动性

最后,在互动性的应用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新媒体时代的云互动、远程交流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生进行云互动,在云互动状态下对其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教师可在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聊等群聊中与学生进行交流,在群文件中向学生分享与思想政治有关的知识,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自行下载学习。同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语音交流或视频互动等功能,帮助学生实时答疑。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连线互动,让他们在互动中交流学习收获和思考,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有效性。

3.重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結构,坚定迎接新挑战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重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并定位教学方向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出现让社会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和思想与新时代的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相关性正在降低。因此,为更坚定地迎接新媒体时代环境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高校教师必须根据时代环境重新建立思政结构。最简单的,就是根据前文提及的外来文化冲击严重和学生思想行为波动明显的问题,将重点重新定位在“文化精神的培育”方面。在思政工作中向大学生传递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使其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建立起更正确、健康、积极的人文精神。这样一来,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认同感以及人文情怀通过接受思政教育得到提升,他们必然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社会主人翁”作用,为社会生活服务、为民族发展服务,思政教育也因此成为真正有效、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方法。

4.正视学生行為道德与心理变化,加强教育引导

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当代高校学生的行为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消极变化,与心理问题和对道德存在错误认识也有着不容割裂的联系。因此,高校教师在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时,还应给予学生心理变化和道德意识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心理变化方面。高校管理者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心理教室,并聘请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指导工作,或者要求学校教师通过新媒体学习专业的心理知识[ 4 ]。践行“心理咨询保密制度”,鼓励学生在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到心理教室向教师倾诉并寻求帮助。此时,面对学生倾诉的问题,心理工作者和学校教师就可以形成合力,从思政角度出发开解学生,同时向他们传递与之相关的思政知识,让学生在获得人文关怀的同时,能够理解学习思政知识在保障心理健康、解决生活困惑方面的积极意义。如此,学生自身转变了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学习思政知识的意识,甚至可以在信息技术和媒体工具的支持下在出现生活困惑时自行搜索相关思政知识、主动与教师交流思想政治问题,整体教育质量必然是更加理想的。至于在道德方面,可以将思想政治知识与社会道德、社会公德联系在一起,从思政角度解释“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如何定义社会道德?”等,帮助学生重新定义道德,转变他们“不遵守社会道德”的行为。这样一来,逐渐在参与社会生活、遵守道德中感受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对思政角度下的道德知识形成更加正确的理解,学生思政品质得以增强,学校教育效果自然会实现质的飞跃。

5.建立校园独立型教育网络,加强内外网络监控

结合校园网络建设条件建立校园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在加强内外网络监控的同时完善相关教学政策,也是在新媒体时代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简单来说,学校可以发挥自身信息技术和媒体工作优势,在信息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开发独立的校园网络平台,在平台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网课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思政知识展开学习。同时,利用信息手段监控学校网络平台,借助后台程序监管学生在浏览网页过程中的行为,分析他们是否存在浏览不良信息、在网课中作弊等行为,以此保证平台教学有效性。甚至,还可以开放计算机教室,加强对教室电脑的后台监管,一边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机会,一边限制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出现将更多外来信息呈现在了高校学生面前,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以更好地在全新环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社会文化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组织工作,借助信息技术的跨时空、互动性较强等优势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理念,同时加强网络学习监管,能够有效促进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和实践,达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明确该问题并积极开展工作,以实现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水平思政教育。

【参 考 文 献】

[1]郭丹.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J].现代交际,2020(24):120-122.

[2]张浩.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机遇研究[J].记者观察,2020(36):154-155.

[3]陈子威.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以社会变迁为视角[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0,38(06):116-119.

[4]龚梦玲.新媒体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29(06):58-63.

(责任编辑:刘占行)

3529501908230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