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块教学”理念下的薛法根《手指》课例赏析

2022-03-17冯文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8期
关键词:组块比一比版块

冯文正

《手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一篇语言幽默的散文,全文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后引出“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的道理。

“组块教学”是建立在语文教学心理学原则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该理念提倡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言语智能。基于薛法根教师研究的“组块教学”的教学理念,笔者对薛法根教师执教的《手指》一课作出以下三点分析。

一、模块清晰,目标明确

薛法根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版块特别清晰,所有教学活动的安排都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训练。细品薛法根教师执教的这一课,不难发现这节课被分成了四个版块。第一版块在于认读词语,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这是语文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中的“建构”,也就是语言积累。第二版块是围绕着手指的姿态、作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手指的特点,这是语文核心素养“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的训练,学生在对比、总结、联想等活动之中,语言思维得到了锻炼。第三版块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课堂所学进行连结,根据手指的特征,迁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尝试论述,这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中的“提升”,是对语言思维的巩固和深化;第四版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写法,点明幽默是出自于“夸大特点,并用上拟人和举例的写作方法”,学生根据所学“五指”模仿写“五官”。这既是“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也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四个版块,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训练,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目标精简

“组块教学”将基于教材,简化学习目标,将零散的教学内容重整,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课文由四段话分别介绍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的特点,这是一篇散文,虽然整体结构有序,但是段内具体介绍拇指的形式与结构比较零散。薛法根教师将文本解剖,提炼出四个“值得讲”的问题——手指的姿态、手指的作用、手指和人一样的性格特点、手指的写法。这四个“值得讲”的问题,被薛教师设计成了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比一比”:

比一比:谁最美?划出五只手指的姿态(相貌、体态),圈出关键词。

比一比:谁最强?划出五根手指干的活,想一想干的都是什么样的活?

比一比:最爱谁?划出五根手指像人一样的性格特点。

比一比: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四个“比”,是基于儿童视角设计的趣味活动。同时,这四个“比”的背后,又是根据学情,进行富有梯度的设计。第一次“比”,要求学生圈画描写姿态的关键词,理解关键词并反复朗读相应的句子,这一次“比”是搜寻信息的训练。第二次“比”不仅是收集信息,更要学生概括和总结每个手指“干什么活”,这一次“比”是“文本概括”的训练,比第一次“比”有更高的思维高度。第三次“比”则是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划出“像人一样的性格特点”,并要求举例论述,这是思维能力又一步的跨越,这次训练是对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实现语言的运用与思维的深化,这一次“比”则是更具体的“联想思维”的训练。第四次“比”是由读到写的转化,是由信息的输入到语言的输出,先理解课文幽默的原因是“夸大描写,并用上拟人和举例的描写方法”,再为学生搭支架进行,练习写话。

整节课通过“比一比”重组学习版块,精简学习内容,重整课文,联系生活,由教到学再到练,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扎实有效的提高。

三、启发联想,善于迁移

薛法根教师的“组块教学”理论中提到:“学生的言语智慧正是在学得与习得的融合过程中生成的,这个融合的过程就是‘迁移运用’。”学习需要调动已有的经验,促使学习新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薛法根教师总是有意识地将学生陌生的知识,迁移至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这节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五根手指像人一样的四个特点“最肯吃苦、最机敏、最养尊处优、最附庸享乐”,这四个词是理解课文拟人化幽默的重点词语。随即,教师便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假如这五根手指,就像你家里的一家人,那谁是你们家的大拇指?”“谁是你们家的中指?”学生争先分享自己家中相应的成员,并且举例说明他们在家的表现,做了什么事,以此来证明他们是哪根手指。这个问题薛法根教师问得很妙,他不直接问学生哪个家庭成员“肯吃苦”或“机敏”,而是问哪个成员是“大拇指、中指”等手指。这样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里经过思考与迁移再表达出来,这个表达的过程便成了用自身的经验解释与理解手指特点的过程。

几经分享,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意识到: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就像全体手指一样,各有不同。接着,教师以此引导学生联想到班级、学校和国家,无论在什么群体里,都能找到相应的手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最后一段,轻易地就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整个过程,离不开教师激发学生的联想,同时也将知识迁移深化,看似水到渠成,实则内有秘妙。

总之,这节课例展现了薛法根教师研究的“组块教学”的特点,将零散的内容整合,设计成有序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训练朗读、体悟、想象、比较、概括、联想、写作等能力,突出教学重点,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推动言语智能发展。

责任编辑  罗燕燕

2588501705267

猜你喜欢

组块比一比版块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试析“词汇组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宝宝玩数字
比一比 评一评
大家来找茬
让你的记忆力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