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2-03-17刘燕荣
刘燕荣
摘要:近些年,伴随农业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组成,以完备的信息系统推动农村发展,以信息化引导我国农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此,文章着重分析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有关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分析
在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发生一定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矛盾。一方面应在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框架中融入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融入全球农业发展格局。由此可见,信息透明度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需求,更是从发达国家获得的成功经验。基于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以信息导向为中心内容的农业积极管理机制,改进与完善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
一、简析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目标的实现。当前,我国农业产业有关服务体系仍不完善,有关消费者缺少优良农产品的购买通道;与此同时,部分优质农产品缺少出售的正规渠道,以上原因致使农产品销售收益偏低,而且造成巨大浪费。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既能够为农业工作人员提供现代化农业管理与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能在市场中投入各种优良农产品,通过对信息进行快速分析与共享,确保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迅速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所得。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发挥的重要作用正逐渐获得人们的认可,为构建农产品与市场之间高效的连通纽带,形成由政府出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求信息传递渠道,通过第三方机构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让其成为供求双方交易与“见面”的合法场所,让当地的农产品供给信息传播到国内外市场,与此同时在服务平台上发布农产品需求信息。农业工作人员能借助手机或电脑等访问服务平台,发布与检索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这种信息技术,优化了传播供求信息的渠道。
第二,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经济在我国大力扶持下进一步改革发展,无论是农产品的数量还是质量均有所提高,而针对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群体,其经济收益提升幅度相对有限。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技术未能有效应用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而且在农业具体生产实践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水平相对落后。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国各级政府大力组织有关信息化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等有关课程学习,这让更多的农业工作人员可以将信息化技术优势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中,从而促进经济收益的提高。
二、简析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瓶颈
第一,网络覆盖范围小,信息意识薄弱。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因为受限于农民文化水平,对信息化缺少正确认识,而且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低。在具体构建农村信息网络平台时,未能在农村地区落实,较低的网络覆盖率严重限制农村信息平台的建设。另外,对农业科技研发的忽视导致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环节较为薄弱,致使先进农业技术无法有效傳播和应用。诚然,有很多农民已经具备信息化意识,可是未能深入研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这也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滞缓的重要原因。
第二,滞后的农业信息化基础,难以满足信息使用需求。相对落后的农业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导致各项农业信息难以满足不同对象的针对性需求,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一是未能认识到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开发农业信息系统,单一的信息来源与提供渠道,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二是相对落后的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与基础设备,缺少基础建设和法律制度的保障,无法将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配置,致使信息化建设缺乏引导、规划与监督,无法将其推广到农民群体。三是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指导和监督作用,阻碍了农业信息产品的推广,使得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
三、简析农业经济管理中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一)农村财务管理
首先,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中,针对数据安全性的具体要求,在升级开发财务管理软件、管理维护财务系统硬件、具体业务处理流程管理等方面,构建与完善管理制度,从而在管理机制上确保各方面数据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在共享财务信息时,重点防范财务信息遭受来自网络的攻击。通过加密储存技术、防火墙技术,识别技术等手段,确保财务信息安全。当前,共享财务信息资源,也是一个强大的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功能。开发财务软件模块应该创建统一且完备的财务软件通用协议。在相关协议需要明确通用接口转换、相同的数据接口,确保输入、输出数据、接受识别数据库格式一致,而且要做到和其他软件系统完美兼容,即使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也可以直接应用这些数据,满足不同领域针对财务数据的各项需求。
其次,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还应做到基础工作的管理,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创造相应的环境。关于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能否依据会计准则进行正确会计实务处理,能否将财务基础数据完整保存,能否定期维护更新财务软件,能否有效管理硬件设施等。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内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开发系统软件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监管财务系统运行及硬件设施管理责任制度等,将各个岗位及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确保基础工作的完整性。其次,依托各项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工作特征,制定针对性地处理程序等,而且网格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及落实,在管理中消除基础工作存在的盲区,在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与有关制度时,进一步规范基础管理工作。最后,监督好、检查好基础管理工作。问题应及时发现及时整改,而且要保证整改与跟踪到位,进而确保基础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与措施逐渐完善,做到基础工作管理规范化与常态化。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本文拟建的农村集体“三资”系统囊括很多工作流程,依据获取与需求分析结果,有关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划分为: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及资源管理。图1为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
如在资金管理工作中,主要囊括出纳日记账、系统初始化及往来账的子操作。而针对资产管理,所包括的子操作有资产处置、资产维护及清产核资。资源管理是卡片的初始登记和处理具体资源。
对于数据库设计而言,依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较小生产经营规模、操作简单易学、类型相近等特征,农村集体“三资”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资产、资金与资源信息相对简单。因此,数据库不必建立相对复杂的实体和属性、实体和实体关系。图2为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首先,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具备一定的启动资金,各级农业部门应为其创造条件,加大财政支持并成立专项资金,应用于建立业务系统、硬件设施和维护信息系统运行。同时,针对土地承包工作管理人员应做好信息化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服务管理能力及信息分析采集能力。
其次,依据农业农村部印发《信息应用平台》和土地承包的实际发展要求,建立承包地确权登记数据库与提高信息应用平台运行水平,探索流转合同网签机制、土地承包合同的构建,进行成果应用示范。
四、简析农业经济管理中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相关建议
第一,建设完备的农业信息数据库。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就现阶段我国农业地区发展情况分析,建设农业信息数据库需要立足行政单位,充分利用国家调配的农业管理专项资金,积极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推动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完善。与此同时,扩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如GPS、GIS技术等,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相关管理部门应和所得信息相结合,在作物收割、农民种植等方面予以科学指导,从而将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政府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要做好各相关部门、行业及领域的分工与规划,同时对资金使用情况有效监督,在保证每笔资金都能落实的同时,防止腐败及浪费现象的发生。此外,政府还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企业、集体与个人参與到信息化建设中,也要鼓励大学生主动回村开展信息化建设。
第三,农业信息技术人员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方面应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应提高农民信息技能,重点关注农业信息应用者的技术使用情况,组织多元化的培训活动。可以采取岗前培训、远程教育,构建全方位监督系统和技能培训平台。
第四,提供多层次的农业信息服务、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不仅应提供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技术科学指导农村地区开展的经济活动,还应强化农村地区组织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应保证是全方位、多角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农业信息的服务空间与手段。例如,传统农业信息的传播主要以网络为平台,但很多农民并不会应用计算机,针对该情况,需促进农业信息短信平台建设,定期向广大农民群体发送农业信息,使其对我国最新的农业经济信息、农业管理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信息形成一定了解。
五、结语
农业不仅是国家的根本,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具体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推动我国农业的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应认真对待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此,我国农村地区需加大此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吉磊.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07):100+102.
[2]巴国民.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4):71.
[3]刘桂花.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44-45.
[4]卢金玲.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6):58-59.
(作者单位:大荔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300150058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