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教研共同体”链接同类校共发展
2022-03-17吴汉锋雷婧涵
吴汉锋 雷婧涵
摘要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教师成长新需求要求教研工作突破传统模式,推进创新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育综合优势,成立直属附校学科教研共同体,整合多所附属学校和大学学科资源,聚焦学科教研核心,开展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的教研活动。针对不同学校、学科、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定制化设计教研内容,创新教研形式,将大学学科和专业资源与中小学教师教研需求进行有效连接,激发教师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形成了“大学-附校”共同体教研的良好发展模式。
关键词“大学-附校”;学科教研共同体;跨学科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2)02-0048-03
中小学教研工作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教研活动却普遍存在着教师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研内容有“教”无“研”、教研方式千篇一律、教研组织缺乏外部指导和资源支持等问题。随着《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各地各校都着手推进教研工作优化的相关研究。
自2019年5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牵头与部分直属附校成立学科教育研究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旨在打破个体学校在科研内容和外部资源等方面的发展局限,探索资源共享、质量共建、成果共生、发展共促的高质量中小学教研新路径。在近三年的实践过程中,一支专业素质能力佳的研究型教师队伍逐渐形成,学生获得更为全面自主的发展,各参与学校也实现了整体质量提升,形成了大学与附校开展共同体教研的良好发展模式。
由于学科、学段、学校资源的限制,单体学校教研工作在促進教师发展和教学优化上很难发挥最大效用。大学和中学成立教研共同体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从政策支持、机制协调、人员配置上实现教研的整体优化。
1.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机制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附属学校发展建设,由大学牵头,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实验中学和第二附属中学为主要实践校,成立直属附校学科教研共同体。共同体实行大学领导下的秘书处负责制,秘书处设在归口管理附属学校的职能部门;共同体设首席专家和指导专家数名,各牵头校根据主建学科情况设置学科秘书,各成员校设联络员。秘书处制定共同体章程及发展计划,协调对接大学各院系等校内外优质资源,统筹推进共同体工作开展;首席专家拓展共同体发展建设思路,提供咨询和建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围绕共同体章程及愿景,积极发挥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牵头校和牵头人对共同体的具体组建、项目实施及资源调配进行总体负责。
学科教研共同体首批建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六个学科,每个学科确定一位学科牵头人,协同其他成员校的学科负责人,在大学对应学科院系专业力量的支持下,设计、组织、实施一系列创新的学科教研活动。各学科共同体通过大学划拨专项经费、附校补充投入校本经费与专项成果转化经费相结合的方式,为共同体建设提供相对灵活、充足的经费保障。
2. 明晰目标愿景,强调协作共生
准确把握“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内涵和目标愿景,对于高质量开展共同体教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共同体旨在基于共同的兴趣、问题和发展目标,面向学科育人目标和改革疑难问题,建立“学科-学科”“附属学校-附属学校”“大学-附属学校”间的协作机制和共建平台,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构建分级分类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回应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并示范相关实践做法。
我们坚持任何活动项目的开展必须强调协作性,教师教研、同课异构、学生活动、教学资源建设等都要求跨校协作。这种协作,不仅限于附属学校之间的平级交流互助,同时也依托大学对附属学校精准、有效的指导和支持。目前,首批建设的六个共同体已基本完成“大学院系-附校学科”的对接,并基于附属学校和学科的校本化需求导入资源,开展相关工作。
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需参与省、市、校多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的教研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往往会因工作量太满、教研同质化严重且质量偏低、个人成长性差等因素,普遍缺乏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体基于教师的教研需求和专业发展痛点开展教研活动,以有效激活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提升。
1.“教”与“研”精准对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和教师的发展都要求教师成为集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研究型教师。但当下很多教师的教研看似在“研”,其实并没有真“研”。由于缺乏教学研究者的立场和自信,以及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教师的教研很容易陷入经验和技术层面的循环往复之中。为此,我们基于共同体的建设,探索将各基础教育学科与大学相应院系对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需求,精准建立“一对一”合作共建关系。大学的学术指导力量与附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对接,附校教师能接触到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有机会参与到大学教师主持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研究之中,能到大学对应院系跟班听课,跟随大学教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等,附校教师的研究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精准提升。
2. “理”与“实”有机融合,助力教师转化成果
很多教师尤其是具有一定经验的成熟型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但却缺乏将经验总结成教育教学思想的能力,缺乏输出成果的平台。我们引入大学教授对教师进行理论指导,通过学术导师、课题引领、高端备课等形式,帮助教师提炼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教育论文等。同时,我们积极整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及有关学术期刊等专业资源,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成果出口和交流平台。
3. 学分互换互认,保障教师充分参与
针对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经过与各附校协商磨合,我们将共同体活动与校本教研活动有机结合,教师参与共同体活动可获得大学颁发的各类证明/证书,对教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和评奖评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探索推动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市、区级教研活动的部分模块实现学分互换互认,减少教师“大锅饭”式的教研培训,提高教研的针对性有效性。
我们根据北师大直属附校各自的学校基础、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及附校教师的实际需求,依托共同体不断创新教研内容,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教研活动。各附校及教师围绕共同的问题和目标开展合作研究与实践,在协同合作、冲突解决中逐步构建共同体文化,进而形成深层次交流与协同发展。
1. 立足学科特色定制设计共同体教研活动
我们基于教师所处的不同学科、学段,强化各学科教研活动的定制化发展,以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如语文学科共同体将语文教学与戏剧教育融合,在遵循语文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树立“大语文教育”理念,通过戏剧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发展学生的语言感情和表达能力,为探索新型课堂教学范式提供样例。自成立以来,语文学科共同体每年选择一部经典戏剧,组织成员校进行跨校联排联演,目前已成功演出《茶馆》和《窝头会馆》,获得师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好评。在分学科开展联合教研、同课异构、跨校观摩等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共同体还开展了跨学科联合的教研活动。如英语学科共同体与历史学科共同体基于两个学科在教学中相同或相关的内容,通过比对研究英文原始文献与中文文献,指导学生以不同方式去理解、表述同一史实,设计、撰写、演绎英语历史剧,有效推进了跨学科教学。
2. 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开展有针对性教研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研和专业发展需求,因此,千篇一律的“大锅饭”式教研活动不利于教师的有效成长。我们整合大学院系的专家资源和附校本身的教师发展体系,通过教研活动形式分科分类制订教师发展计划。
例如:语文学科共同体基于各校对教师发展期的划分基础,设计了“入门-发展-成熟”逐步递进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体系(见表1)。其中成熟型教师培养项目周期为3年6个学期,每年第一学期是大学访问研修阶段,第二学期是名师工作坊阶段,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为成果预留阶段。大学访问研修阶段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论文与应用文写作、评定资料撰写和试卷命题策略等,以期促成教师的文化知识更新、科研能力提升。在名师工作坊阶段,每位教师由汉语言文学学科专家、语文学科教学专家和著名特級教师三位导师辅导,进行教育研究方法和教材重难点专题教学。
3. 利用大学资源优势提升共同体教研品质
我们充分利用大学在科研和各类资源上的优势,将大学相关实验室和实验项目向附校教师开放,在大学教师指导下形成实操型的教研课程,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一些前沿问题。如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林业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生物教师与中心专家合作开发了系列生物多样性实践课程,为师生提供了更加贴近实际的多样化教学内容。
同时,针对教育教学持续发展过程中教师们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新困扰,共同体有效整合专家资源和各类资料,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如为了引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持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对课程改革、考试改革形成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语文和生物两个第一批试点学科组织参与课标制定、教材修订的教育一线专家和优秀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进行权威解读,并进行科学分解和实践示范,形成一批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
(编辑 杨晓梦)
312650190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