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滋味
2022-03-17
沿着长长的江岸,头顶湛蓝的天空,我们一路骑向学校。
骑完一百公里回到学校时,家长们已经在学校门口迎候。骑进校门口的时候,我听见了两侧的掌声。有学生大喊:“回学校了,我们回来了!”
我对一个体力不佳、经常在上坡时推车走路的女生说:“恭喜你,完成挑战了!”一向安静的她举起一只手,眼睛闪闪发亮。我知道那是一种示意,我努力压抑住心底的震惊,与她击掌。掌心与掌心碰触,温暖涌遍全身。就在我的手要与她的手分开时,她用力地握了我一下,孩子的掌心传递力量给我,一瞬间,我感受到自己的心底抽了一下。此刻,孩子的眼神如此自信,绽放着不一样的光彩。
他们在垂头丧气时还用一丝力气鼓舞自己,他们不忘记自己想做的事,他们不轻言中途放弃……前行路上,孩子们用“加油”鼓舞自己坚持下去。简简单单的一个词,让人感觉陌生又美好,以至于让旁观的成人感到不可思议。这种不可思议让人相信:所有的局限都是自己加给自己的,其实只要用心和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事。
傍晚的阳光很舒服,孩子们亲手彩绘、组装的单车并排放置在地下室内。老师领着孩子们走上升旗台,由校长一个个颁发奖章——一个木制的圆心匙圈。坐在升旗台下的草地上,我偏头问义务支援的单车探险家小川:“你说你带过数千个孩子,但他们让你印象深刻,是真心话吗?”
小川两手撑在草地上,没有说话,专注地看着台上的孩子,眼角有微笑。
颁奖尚未完,旁边一位来学校运动的大叔突然起身,点点头,对坐在草地上的我们说:“羡慕!我羡慕他们……”然后缓缓走过身侧。
我盯着那位大叔的背影,默默地惊讶自己和他有一模一样的心情。
骑车回家的路上,风“呼呼”地吹在我身上。逆着风的时候,我心想:我们何以喜欢户外运动?像有强迫症般希望自己在野外奔跑,气喘吁吁、大口呼吸,然后理所当然地疲劳,理所当然地在短暂的时间内睡着。我们如此热衷于在大自然里奔跑,却又不停地问自己:“在家里吹空调,看电视,不是更惬意吗?”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起了这些人的脸,办公室庆功宴的笑闹与酒还在,那些抽筋、爆胎、繁复的借还装备手续、疲劳与沟通不良……也还在。但无损于最后完美的终点:汶罗小学毕业成长营。
我蓦地明了,完美就是要跌跌撞撞,才有辨识度,才有理直气壮的理由。在家里吹冷氣再怎么舒服,也不会有令人想大叫、想流泪的冲动;电视里演得再如何惊心动魄,也不会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只有不计付出地一起走过每个呼吸艰难的时刻,我们才会记得那些相亲相爱的时光。
心语点点
本文以一位老师的视角,叙述了毕业成长营——一场户外骑行的故事。其中,有面对旅途艰难同学们此起彼伏喊“加油”的情景,有在同学体力不支时相扶互助的情景,也有完成挑战孩子们发自内心洋溢出的自信。同学们全部骑完全程告诉我们: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满满的力量,小小的我们同样可以独立自主。
这是一场携手的旅行,老师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人最初的质朴纯真,体会到了教育最本质的价值;孩子们也被老师引导,被温暖的团体氛围包围,正不知不觉体味着成长的滋味……
39445019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