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姚关镇供水工程管理体制建设经验交流
2022-03-16杨耀攀
杨耀攀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施甸 678201)
0 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硬性指标任务,关乎于脱贫的整体质量与民生发展。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农村供水工程具有管理难度大、单个规模小、覆盖规模大、工程数量多等特征,面对这些特点我国也出台了很多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及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快供水工程的规范化发展,实际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效。但目前供水工程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较规范化管理仍然需要进一步努力。
1 工程概况
姚关镇位于施甸县南部,距县城20km,地貌呈由北往南缓坡陵状。东与昌宁县湾甸乡接壤,南与施甸县旧城乡相连,西与施甸县万兴乡、酒房乡为邻,北与施甸县甸阳镇、摆榔乡毗连。国土面积195.2km2,山区占94%,坝区占6%,是一个山区农业乡镇。最高海拔2402m,最低海拔780m,平均海拔1780m,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mm,年平均气温13.8℃,可谓“四季如春”。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发源于老黑龙的清水河、发源于杨美村的白云河、发源于摆榔乡的黑龙河、发源于万兴乡响水磨房的富阳河,共同汇集到姚关河。姚关河全长28km,径流面积214.4km2,由北往南流进勐波罗河后再汇入怒江。
全镇人口共有11908 户39435 人,其中,城镇人口29136 人,占比73.88%;乡村人口10299 人,占比26.12%。全镇有4 个农村社区、8 个行政村,159 个村民小组,108 个自然村。2017 年,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4965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37 元。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的故乡,先后被命名为“特色旅游小镇”“国家级生态乡镇”“保山市城乡一体化试点镇”“省级建制镇示范试点”“云南省特色小镇——善洲小镇”。
全镇共有集中式供水工程30 件,其中日供千吨万人1 件,供水人口5423 户,16682 人。日供水千人以上7 件,供水人口3922户,13833 人。日供水百人以上千人以下22 件,供水人口2763户,8552 人。分散式供水11 件,27 户,120 人(摆马村:柒树田4户19 人,三个山3 户15 人,大平坡2 户9 人,核桃箐2 户7 人,杨家地2 户9 人,和尚湾4 户16 人,李家田1 户1 人,臭水2 户12 人,大里召2 户8 人,李打寨3 户17 人。雷打树村,秧草塘窝坑2 户7 人。
2 供水工程公司化管理前的集镇供水情况
我镇人畜饮水工程始建于1982 年,输、配水管网工程产权为姚关镇人民政府,但管理维护主体尚未明确,长期处于“用水大家用,利益大家占,维护都不管”的局面。一些管护上的困难和问题日益凸显:①群众水商品意识薄弱。群众受传统福利用水观念的影响,认为“水是天上下的,地下出的”,对供水工程有偿服务认识不到位,少部分群众素质低下,损坏输、配水管网和偷用水的事件时有发生。②日常管理松散。水价低,水费收入少,管理人员工资低,存在着一定的惰性思想。群众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水商品意识没有激活起来,私拉乱接、偷水行为无人制止,拒交水费和拖欠水费现象严重。③维修维护难。原有的管理模式滞后,没有明确输、配水管网工程的管护责任,农村水利工程多为有人用、没人管,缺乏维修人员和维修所需的硬件设施设备,水费收入也难以满足日常管理和维修费用。
3 推进供水工程公司化管理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3.1 领导重视,依规成立
2008 年11 月10 日,施甸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并以施政复〔2008〕67 号文件同意成立施甸县黑龙泉水业有限公司,公司属国有企业。在施甸县水务局的关心指导下,2013 年施甸县黑龙泉水业有限公司在姚关水利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30 万元,设董事长1 人,总经理1 人,监事2 人,水厂管理人员2 人,办公室人员1 人,收费人员2 人,外线维修抄表人员4人。董事长、总经理由姚关水利工作站职工兼任,无报酬;监事由姚关农经站职工兼任,无报酬;其余工作人员的报酬从水费列支。公司现有水厂一座,供水范围8.4km2,涉及姚关、大乌邑、蒜园、山邑、富阳5 个行政村,4272 户,4771 只水表,供水人口16524 人,大牲畜7389 头。2013 年实现水费收入21.96 万元,扣除人员工资及运行成本,净利润10.91 万元;2014 年实现水费收入24.77 万元,扣除人员工资及运行成本,净利润7.76 万元;2015 年实现水费收入47.87 万元,扣除人员工资及运行成本,净利润26.22 万;2016 年实现水费收入68.59 万元,扣除人员工资及运行成本,净利润26.59 万元;2017 年实现水费收入84.68 万元,扣除人员工资及运行成本,净利润18.36 万元。
3.2 建章立制,规范运行
强化公司管理,大胆探索并理顺管理机制。严格按净化水工艺流程制水,与县疾控中心签订水质化验协议,保障用水安全。公司分水厂、办公室、外线维修三个科室,实行岗位具体化,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建立公司章程,制定《职工考勤制度》《工程维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用水户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科学管人、管物、管事。其中,注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收费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好公司的国家税务统一发票的管理,当天所收水费当天必须存入银行公司账户,所有支出单据需有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总经理的签字,方可列支,及时与保山明大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报告支出单据,由保山明大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做会计记账,装订好财务档案。
3.3 报酬合理,稳住人心
为长期留住职工,让职工安心工作。工资报酬方面设置如下:办公室人员、收费人员和水厂管理人员,按基本工资每人每月2390.00 元加绩效工资每人每月250.00 元来发放;外线维修抄表人员按基本工资每人每月2390.00 元加绩效工资每人每月300.00 元再加维修费用的50%来发放(维修费用交公司账户后,统一在6 月底、12 月底发放)。同时,公司于2016 年帮职工购买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及工伤保险,有效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3.4 核定水价,保障运行
经姚关镇党委、政府对姚关集镇供水定价方案不断完善和修改后,目前姚关集镇供水价格如下。
3.4.1 基本水价
工商业用水价格2.5 元/m3;机关事业单位用水价格2.00 元/m3;居民生活用水分为三种情况,姚关集镇居民及姚关、富阳、山邑、蒜园等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价格1.60 元/m3,大乌邑村居民用水价格0.80 元/m3。村委会用水按所在地居民用水价格执行[1];市政用水价格0.5 元/m3。
3.4.2 对居民生活用水施行阶梯水价
根据国家水价改革要求,对姚关集镇居民生活用水施行阶梯收费制度,阶梯式水量设置为三级,价格级差按1:1.5:2 比例执行。
(1)姚关、富阳、山邑、蒜园四个地区村户月用水量不超过20m3,按照1.60 元/m3执行;月用水量为20~30m3,按照2.40 元/m3执行;月用水量超过30m3,按照3.20 元/m3执行。
(2)大乌邑村地区村户月用水量不超过20m3,按照0.80 元/m3执行;月用水量为20~30m3,按照1.20 元/m3执行;月用水量超过30m3,按照1.60 元/m3执行。
(3)每户每月应缴水费等于各梯级档次应缴水费之和。
3.4.3 困难群体优惠帮扶措施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五保供养证》的村户,每月免费供水6m3,超过部分按照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执行。
(2)各类养老机构用水价格按居民生活用水的基本价格执行。
(3)学校教学、学生生活用水以及医院病人生活用水价格均按居民用水价格执行。
3.5 专储基金,注重管护
为保障供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姚关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以姚政发〔2015〕51 号文件《关于施甸县黑龙泉水业有限公司供配水管网维修基金专储的通知》,要求施甸县黑龙泉水业有限公司把水费总收入10%的资金作为管道更新基金,专储于施甸县黑龙泉水业有限公司的管道更新基金专户,若需列支,必须经董事会研究决定,注明更新的工程内容,并把《会议纪要》、财务档案等永久保存。
4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1 水费收缴困难
姚关镇供水工程存在水费收缴难、应收低的问题,基本表现为以下:①农民是供水工程的服务目标,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城市居民对于统一供水接受能力较强,但农村地区居民由于用水量较小、安全用水与节约用水意识较差、经济水平不高等,所以在供水工程的接受能力上相对较差,水价的核算往往只能沿用较低水价甚至是运行成本价。②传统观念影响下,农民普遍对于水费较为敏感。在供水工程建设前当地居民的日常用水无须缴费,供水工程虽然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用水条件,但却需要缴纳水费,这在当地农民群体中持有意见不一,不少家庭为减少水费支出选择自备水源。据了解,很多居民仅在饮用水和做饭时才会选择收费的供水工程水源,日常洗漱或洗衣很多选择自备水源,通过这一举措降低实际用水量,但如此一来供水工程的收益明显降低。③部分地区行政领导对于供水工程过多干预,水费减免导致水费收缴工作也面临难题。④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对于供水事故的处理能力不足,与此同时面向农村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农民对于水费的去向了解不足,缴费往往不太积极。
4.2 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个别农村的供水工程存在管理粗放和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或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都不利于供水工程的稳定运行。同时政府主导的农村供水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个别管理人员由于服务意识较差导致管理不到位、职责未落实等问题。
4.3 供水成本较高
①供水规模利用不足。农村人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供水工程的规划也可能因此产生设计变化,集中供水工程的设计供水规模远大于实际供水量,资金浪费和设施闲置等问题突出,由此可能引发供水成本与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②供水工程运行电价较高。个别农村依然沿用商业或工业电价,极个别农村还存在收取基本电费从而维持变压器容量的现象。这些现象使得供水工程的运行成本受电费影响较多,电费甚至能够达到运行成本的2/3 左右,扬程高的工程甚至能够达到70%左右。③水费收取不科学。部分地区根据盈利企业的标准收取水费,直接导致供水工程的征税较高,面临着较大的税负压力。④规模效益较小。由于供水集约化水平不足且管网漏损水量较大,若没能及时做好维保工作可能导致供水工程的规模效益持续低下。⑤财力支撑薄弱。工程管理运行中,大部分水表灵敏度不高,部分用水户滴水现象严重,造成水资源流失大,公司无财力更换智能水表。
5 今后的努力方向
5.1 担当作为,持续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公司化
以施甸县黑龙泉水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坝区的姚关、富阳、山邑、蒜园、大乌邑、杨美寨、摆马、河尾这八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公司化管理。瓦窑、陡坡、雷打树、大岭岗这四个贫困山区村,因水资源缺乏,将依托浦发行项目完善提升人畜饮水工程,召开群众会议,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和收费价格,实行“一村一策”,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
5.2 通力合作,营造工程建设的良好环境
供水工程自开展至今,县发改委和水利局的领导人员多次到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财政局在筹措上级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筹措县级配套资金。县卫生部门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监测,与环保部门协同提供全县水源污染情况数据。新闻部门针对供水工程建设进行报道,建立全员支持、全员关心、全员参与的社会氛围。
5.3 强化监督、规范管理
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进程相对较慢,所以工程管理方法的拓展至关重要,积极探索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当地农民为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但由于管理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不足,所以为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便需要做好以下4 点:①充分贯彻姚关镇饮水工程管理细则,对安全饮水工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遵守管理细则中的条款内容来处理问题,确保问题处理的权威性。②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地方差异使得供水工程的管理也面临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此应根据不同地区现况制定因地制宜的制度体系,充分落实管理制度,确保管理操作的合理合规,从而提高管理时效。③优化监督及管理机构体系。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心建设监督管理机构,保证监督指导意见的合理性以及监督的权威性。为加快各项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监管工作应当遵从由上至下的顺序,将监管制度为中心开展检查工作,并且确保监督管理结果的公开透明,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开,尤其是水费、水质这两项群众最关心的信息。④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能够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达到这一目标便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尽职尽责投入到工作之中,主动肩负监督管理责任,运用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为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5.4 多措并举,确保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
①行动落实到位。县级水利局运用国债资金向供水工程倾斜的机遇,通过区域连片、整体推进的原则,将提升农村供水质量、保证饮水安全为目的,将高标准、高质量为中心的建设仿真,做好统筹规划和组织工作,运用打井配套的水源工程建设模式,封闭上层的不安全用水,开发深层安全优质水资源,从而保证群众饮水的安全性。②制度建设应全面到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三项制度”也就是项目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构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体系,保证供水工程整体质量。③合同管理应全面到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参建方都要参与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等,落实合同制管理模式,明确各方责任,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打下稳定基础。④质量监管到位。在工程建设中需要视情况调配专业的技术人员前往现场一线,及时了解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土方工程及设备等可以提供现场指导和监管,关键环节可以交由技术人员亲自调试,确保工程建设的高标准。以宣传为切入,提升群众对供水工程有偿服务的认识,倡导全镇人民珍爱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并自觉保护输、配水管网,保护农村水利工程,建后管护责任至人,做到“有人用,有人管”,确保供水工程建后效益持续发挥[3]。
5.5 专业提升,打造一支技术精干的水利工作队伍
新时代,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重,压力大,对农村水利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教育培训、“传帮带”等方式,在业务熟悉、业务精通、实际操作等方面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适应现代水利建设和管护需要,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
6 结语
农村供水工程关乎于当地居民的生活健康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建立健全的供水工程管理体制尤为重要,特别是饮水困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都要逐个解决,通过供水工程的规范化管理来推进供水工程的可持续运行,为农民的生活与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