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2-03-16王允福
王允福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汶上集镇刘楼小学,山东 菏泽 27420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教学的精神所在,应当说,计算是数学的灵魂,没有计算就没有数学的存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全面掌握数学教学,就需要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因此小学数学中的运算技巧就成为贯穿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要想学生掌握计算技巧,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在数学学习中,计算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因此就需要从小学打好基础。
1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计算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在进行各种数学测试时,计算占试卷内容的三分之一,因此学好小学数学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由于计算的失误,造成综合性答题错误的问题非常多,因此小学数学计算在小学教学与考试中占据主导位置。在数学教育中,计算贯穿全局,因此计算教育成为教学的重点,小学计算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基石,由于一些不良计算习惯的形成,导致后期的数学学习很难顺利开展,不良习惯很难改正,因此需要数学教师与小学生的重视。
2 小学数学计算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
小学计算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主要位置,但由于数学教学缺乏生动性,普遍存在计算环节薄弱症状,由于计算较为单调枯燥,属于重复的学习,缺少新意,在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沉闷、乏味,学生在学习时缺乏主动性,致使数学计算水平很难提高。
2.1 小学生情绪不稳定、活泼好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很难长时间保持安静状态,尤其在进行计算练习时,表现得尤为突出[1]。小学生在学习时,需要不同的新意来吸引其注意力,这恰恰是计算缺失的,由于计算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成为小学生好动的“天敌”,导致小学生产生烦躁不安的现象,会出现排斥计算的反应,因此不利于计算的练习与培养。
2.2 注意力不集中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粗心大意,往往会发生抄错题的事情,在小学数学中,计算题往往都相对较为简单,因此导致小学生的“轻敌”心理,在看题与计算的过程中,基于求成,导致抄题错误的现象出现,由于计算需要严谨的态度,因此学生的疏忽,就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2.3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小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好玩好动的年龄,很难集中精力长时间从事一种活动,如果计算题的数量过多、计算时间较长,就会导致幼儿的厌烦心理,随着时间的增长,计算的错误率也会增大。
3 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对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意识进行培养
在掌握小学数学计算知识时,不单是计算方法的传授,教师还要将计算内涵向学生详细讲解,让小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计算的意义体现在什么方面,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等,要将计算与带入到生活中来,以此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小学数学计算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计算方法的讲解,还要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的内涵,理解学习的意义与目的。在小学数学启蒙教育中,是从数数开始的,教师利用数字的特点,将其剥离出来,进行实景演练,让小学生按照顺序进行数字接龙,还可以利用周围的资源,让小学生进行数数的练习,在数学中,数数是一切知识的开端,因此只有完成数字的积累,才可以开展以后的数学教学,在数数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数学的敏感度,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小学生的计算学习体制[2]。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2 树立层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制定适合学生现状教学计划,以便于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目标方向的确定,有利于小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运算水平,使小学数学计算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与心理素质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例如:在小学教材中,对于运算来说,混合运算是混淆学生视听的主要例子,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确定混合运算的教学方向,通过情景教学安排,让小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困难所在与学习的意义,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生活难题的解答;其次,在混合运算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最后,让学生了解与掌握混合运算中的括号拆解与利用。通过以上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找准自己的目标,分层次解决遇到的计算难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3]。
3.3 突出小学生计算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新课改政策的实施,教学的主体变成学生,在小学数学计算中,教师改变传统教师授课、学生听的状态,将小学生作为教学方向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将引导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学生数学意识,并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对故事偏爱的特性,进行混合运算故事的编演,在森林的动物乐园里开了一家水果店,森林里喜欢水果的动物都来购物,小兔子与兔妹妹也来购物。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进行情景演绎,小兔子有20元钱,要买三个四元一个的苹果,钱够不够?如果够,还剩几元?在运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的逻辑,在这一过程中,要先算买苹果需要多少钱,算式是:3×4=12元;然后进行比较看带的钱够不够,12<20;最后在计算钱的剩余数,20-12=8元;计算结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两个计算式子,就从简单计算转化成混合运算了,混合算式是:20-3×4=8元。计算结束,教师利用刚刚的运算,引导学生找出混合运算的技巧,也就是:在混合计算中,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教师在混合运算中,利用这种情景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运算的规律与技巧,又不失教学方法的新颖,对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有很大作用。
3.4 对小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3.4.1 加强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在运算过程中,学生口算能力直接影响计算的速度与效率,因此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也是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中,小学教师在让学生联系“10以内加减法”时,要让学生了解“加、减”就是数字的分解与合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朗朗上口的数字分解与合成歌,将其与计算结合在一起,如在学习数字“6”的时候,小学教师利用实物与歌谣结合,让小学生了解,六可以分成一和五、六可以分成二和四、六可以分成三和三……在口算中,遇到6,学生自然会想起这首歌谣,迅速得出结果,此类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对计算技能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4]。
3.4.2 把小学生的笔算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相对于口算来说,笔算的数字一般都较大或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进行笔算培养时,要注重学生运用口算的基础来进行笔算训练,除此之外,情景教学也是比较卓著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两位数乘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情景的设计。比如,教师利用班里的学生数量进行情景设计,“老师要带领班里学生去春游,需要学生带58元的门票钱,班里共有45名同学,一共需要多少门票钱?”学生通过情景迅速列出笔算式子:58×45,计算结果就需要进行笔算了,教师利用这种引导方式,将学生带入到笔算的情境中,再利用专业笔算技巧,引导学生分步进行运算,并讲解运算过程所涉及的知识,尤其注重数字的占位。教师通过重视教学方式,来完成学生笔算的教学,通过创新训练方式,达到提升学生计算技能的教学目的。
4 结语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为学生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前景目标,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的重点放在课堂教育上,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效率,成为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本文就现存的计算教学问题,进行深度调查与研究,进行一些方面的提升,以此达到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与技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