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唐朝讽喻诗的艺术表达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卖炭翁淘金白居易

罗 霄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1 唐朝的讽喻诗

我国自古就有献诗讽谏的传统,它是我国诗歌里的一种重要的题材。诗人通过诗歌反映国事民生,在政治上起到美刺的作用。同时体现对社会,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讽喻诗到了唐朝趋于成熟,涌现出不少脍炙人口的讽喻名篇,比如杜甫的《丽人行》,还有杜牧的《过华清宫》等。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政权削弱,藩镇拥兵割据,唐王朝内部,宦官掌握生杀大权,无恶不作,这些都加剧的政治的黑暗,这也为讽喻诗提供了政治环境,此时,能够写出大量讽喻诗,并在理论上有所创建的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当推中唐时候的白居易,他高举“惟歌生民病”,“歌诗合为事而作”旗帜,使得讽喻诗在中唐后出现了一个高峰期,此时唐代中后期很多诗人写出了大量的“补察时政”的杰出讽喻诗作,白居易的《秦中吟》是其中优秀的作品之一。白居易的讽喻诗,不是凭空而造的,追溯其源,《诗经》早有开端,在我国先秦时代早有采诗之讽谏的传统,唐朝的讽喻讲坛多指对政治、社会的缺失,所以它的内涵就是揭发政治社会问题,所以唐代的讽喻诗就是告诫当政者,这就是决定讽喻诗不同一般的讽刺诗,写得诙谐、幽默,而是写得庄重,读者会有一种严肃的感觉,它挖掘的对象是当时的民生问题,而不是对个人的人身批评,所以有必要对唐朝的讽喻诗和讽刺诗作一个很好的界定。讽喻诗不是一个单独的诗体,它一般会和唐朝的其他的诗歌题材相渗透。唐代诗人写讽喻诗,常常会写各种类型。比如会用边塞诗的形式,会用咏物诗,也会用山水田园诗的形式,来达到讽喻的效果。

2 唐朝讽喻诗的作品内容

2.1 揭露当时的黑暗的社会现实

唐朝的讽喻诗一个重要的题材就是揭露社会的黑暗,唐朝很多诗人都写过这样的诗歌。比如白居易的《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给读者写的皇帝的内臣成群走马,渲染了他们神气骄横的气焰和行乐奢靡的生活。同时通过场景与“江南旱”和“人食人”的惨象和他们进行对比,尖锐嘲讽了社会的极大不公。还有杜甫的《丽人行》通过描写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南曲江游宴时的情景,讽刺了他们骄奢的丑行。诗歌通过“态浓”一段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紫驼”一段写宴乐之奢侈,诗歌从一个角度反映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

2.2 反映人民疾苦

唐朝的讽喻诗通过描写当时的一些人群,通过他们的生活状况,表达他们悲苦的生活。比如刘禹锡的诗歌,《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写三五成群的淘金妇女结伴而来,他们赤着脚,捋起袖子,一个“满”字写出淘金妇女之多,表现淘金妇女艰苦的淘金场景。“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作者发感叹,原来美人头上的首饰和贵族的印玺所用的金子都是淘金妇女从沙底淘洗而来。所以作者通过这首诗歌对淘金妇女的关切和同情,同时对生活奢华富贵者的讽刺。

2.3 抒发个人壮志难酬和人才得不到重视的情怀

唐朝讽喻诗也有一些是描写个人的一些境遇,表达自己的政治处境和壮志难酬。比如唐朝李商隐写的《贾生》。这首诗是作者借古讽今的一咏史诗。作者借汉代贾谊的境遇,指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高人才。作者选取汉朝的汉文帝召见贾谊,作者抓取“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汉文帝不能识贤,任贤。特别是诗歌的最后一句“不问苍神问鬼神”,揭露晚唐皇帝荒于政事,同时作者也是借贾谊的故事,写出李商隐壮志难酬的感伤。还有比如唐代高适写的一首《咏史》诗,全诗借助了一个典故,须贾赠送范雎袍子,他现在已经秦相,所以诗歌说“应怜范叔寒”。最后二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须贾不知范雎为秦相,还把他当作平民看待。诗中的以说的“天下士”,就是有杰出的人才,像作者所说的现象,在当时不少,通观作者高适当时境遇,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他在年轻的时候博取功名时,也受到白眼和冷嘲,没有人会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人才看。这首诗的,作者借用典故,批判当时埋没人才,人才得到重视的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作者也表明要做一个天下士,成为有用这才,让世人刮目相看。所以此诗对白眼看人才而鸣不平,容易引起读者感叹。

3 唐朝讽喻诗的艺术表达

3.1 通过刻画不同的人物来达到讽喻的目的

唐朝的很多的讽喻诗通过描写形形色色的人物,来表现作者的一些情怀。比如杜牧写的一首《泊秦滩》,“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在古代也成为奢靡的代称。“商女不知亡国恨”,作者写了当时的一种人,商女,就是当时的歌女,她们仍在吟唱《后庭花》,这首曲子是南朝荒淫误国陈后主所制的乐曲,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反映官僚贵族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也是晚唐现实生活原一些写照。还有白居易写的一首《新丰折臂翁》,写了当时八十八的老翁,手折几十载,留得残命一条,虽然痛苦不堪,诗歌写道“且喜老身今独在”,为何,原来“不然当时泸水头”读来更加悲哀,作者就是借老人之口提示晚唐的不义战争带给广大人民的巨大的痛苦。

3.2 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达到讽喻的目的

唐代很多的讽喻诗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比如人物对比,或是环境对比,来突出诗歌的主题。比如白居易写的一首著名的诗歌《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生动描写一个卖炭翁的形象,写出他们劳动的艰辛,“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的心理,他们盼望天冷,能卖个好价钱,但是他只穿着单薄的衣服,作者用“可怜”二字写出一种矛盾的感觉,催人泪下。作者后面用“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以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进行对比,卖炭翁的境遇和统治者的境遇对比,一车炭就值半匹红纱就行对比,反映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掠夺的残酷,全诗极具感情色彩。又比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岁暮百草零”,这一些,作者写清晨路过骊山,玄宗和贵妃正在华清宫,“塞寒空”,就是写雾,华清宫的蒸气郁勃,写出了真正的华清宫,真如“仙乐风飘处处闻”,后面作者用一句经典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人冻死骨”,进行对比,骊山宫装得像仙界一般,而宫门之外却有饿人,形成强烈的对照,发人深省,极大的讽刺了当政者只知享乐。

3.3 抓住描写一些典型的细节达到讽喻的目的

唐代的讽喻诗的通过描写一些独有意味的细节片段,来浓缩诗歌的表达意味,达到讽刺的目的。比如唐代的聂夷中写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通过写的一对父子,写出农家的普遍的农事,用“原上田”“山下荒”,通地这一个细节,有力给我们展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读来极具典型性,这也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的一个缩影。“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六月本来就是作物收获的季节,作者用一个“秀”字写出作物歉收,但是作者写出一个细节片段,“官家修仓”,写出对农民劳动成果的剥夺。全诗的只用了20个字,通过典型的塑造,写出唐朝后朝,朝廷对农民的榨取,深刻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

3.4 语言的平易,通俗

唐代的讽喻诗,大多语言通俗平易的语言娓娓道来,扣人心弦,发人深省,真正做到“言直而切”。很多讽喻诗的语言,如话家常,但意深。比如李白七言诗《乌栖曲》,这首诗作者通地一系列场景的描绘,而不是具有体的渲染,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提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全诗一共50多个字,通过自然的叙写,达到讽刺的目的。古代评论家评价这首诗,“末缀一单句,有不尽之妙”。

总之,讽喻诗的是唐代一种重要的诗歌题材,讽喻诗在唐代达到高峰,在前代,非常有名的讽喻诗篇不是太多,但是到了唐代之后,讽喻诗出现的数量多,而且名篇大量涌现,像杜甫的《三吏》,白居易的《卖炭翁》更是传诵千古。而且到了唐代后,写讽喻诗成了不少诗人们一种自觉的行为,他们用讽喻诗针砭社会,教化民众,对唐代中后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以诗写史从杜甫开始,其后的很多诗人都继承这一传统,中唐后以白居为甚,唐代不少诗人,以诗记史,真实记录唐代的历史,让唐代的讽喻诗形成一种不同的表达,在中国讽喻诗的历史占有辉煌一页,同时它也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卖炭翁淘金白居易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淘金梦
《淘金岁月》:论“知行合一”仍只是“知”
即事
丫头坪的卖炭翁
卖炭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