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衔接
2022-03-16褚艳华
褚艳华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第一中学,广西 桂林 541100)
语文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生活不仅是写作的源泉,而且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远离它,干瘪、干枯的情况就可想而知。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成功的语文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因此,我们探索让生活语文走进课堂,让语文教育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课堂,这样语文才会充满时代气息、生命活力。
1 变有限课堂为无限学习园地,让教学贴近社会生活
刘国正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变成空洞乏味的东西,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大大减损学习语文的效果。那么,要改变这种现状,刘老师强调,“须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才能真正懂得语文的运用,对学习语文才能产生亲切感、新鲜感、生动感和实战感,才能产生浓厚兴趣,学习起来欲罢不能”。
2009年,在桂林市举办的一次广西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有这样一堂作文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堂作文课。课上,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张图片:一棵桉树。老师说,到达桂林放下行礼后,她第一时间来到学生所在的学校参观。当她走在一条小林荫道上时,她被这棵树吸引了,于是拍了下来……学生听完老师的话后,反应很强烈,不少同学下面小声议论,“这棵树原来就是我们校园的树啊?我们身在其中竟然没有在意过?”
接着老师让同学按照提示对树进行描写:
“这是一棵……的桉树,它的外形……,它的皮……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创口(伤疤)……创口周围……”
这样一番文字提示,激发了学生对这棵树很认真地进行观察。接下来老师要求学生着得对树的创口来历进行联想;引导学生由树及人,如果说是人就是那棵树,那么树上那个伤疤会是人的什么呢?如此一来,学生从读树,读到了自己或他人的人生境遇,从自然感悟到了人生……
有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我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了。如果不看它的树干,谁又会知道,老桉树曾经遭受过如此沉重的打击?当初它周围的树丝毫无损,唯独它被雷劈中,实在是够不幸的了。但是,桉树并不屈服于命运的不公,它挣扎着,积攒着力量,默默地从创口的旁边又伸出了新的枝丫,一根,两根,三根……它坦然的承受,顽强的抗争,仿佛向全世界宣告:‘我要继续活下去!’。”
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写出了如此精彩的文段!教师那种贴近生活,融入学生心灵体验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写作的方法,懂得了关注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更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语文的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这片土壤”的教学观念不是这位老师独特的做法,而是中国现当代许多教育大家一脉相袭的认识。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到叶圣陶先生的“生活本源论”,无不实践着在生活中教语文的理念。
于漪老师更是强调:“学语文应有广阔的天地,语文与生活结伴而行,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2 变小课堂为大社会,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学生年纪小,生活圈子窄,阅历浅,有许多可写的东西吗?
刘国正老师在他的《写作教学管窥》中曾写道:“中学生,十二三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阅历很多,懂得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叩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生活领域。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认为面包和盐即非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宝藏的缘故。一旦换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他们会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尽的珍宝。”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有限的社会生活同时,引进生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丰富生活见闻,广开读说听写甚至是动手操作的训练之路。“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
交给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钥匙,这便是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下最重不可推。仿写和广告词的拟写,在语言应用考查中很常见。因为常见,学生难免产生厌倦感,所以在训练中反而容易被疏忽。
“凡客诚品”T恤的广告词,在网络上曾刮起了一阵改写风潮,被称为“凡客体”。韩寒代言的广告词为:“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王璐丹代言的广告词为:“我爱表演,不爱扮演;我爱奋斗,也爱享受生活;我爱漂亮衣服,更爱打折标签;不是米莱,不是钱小样,不是大明星,我是王珞丹;我没什么特别,我很特别;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让学生以此为模式,拟写一段向别人推介自己的话,学生兴致勃勃。
3 变大社会为小课堂,让课堂走向社会生活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社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去了解社会审视社会。让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写道:“善读未写书,不进图书馆,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这个大课堂,通过实践学到的知识更完全、更牢固。如果只是关在教室里学习构词造句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那是很难学好语文的。
在指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学习、求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3.1 根据教材内容,在社会大课堂中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思想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走向社会是学生认识社会和处理自我认知关系的好途径、好方法,它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如:在学习了描写风景,记述处所的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记叙、描写本地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用大自然的美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学习了记叙英雄模范、名人伟人传记后,可以让学生去调查我们身边的先进人物,用手中的笔为他们树碑立传,讴歌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在学习记叙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文章后,让学生了解本地的风俗人情、方言俚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2 让学生到社会大课堂去发现语言现象,开阔视野,厚积知识
到农村、部队、机关、街道进行社会调查,街乡邻春联集成、民谚农谣征集,广告招牌评说赏析等,学生渐渐领悟到社会实践原来也是语文学习的不绝的源泉,是丰富的知识宝藏。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做生活有心人的良好的习惯,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华,获得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3.3 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社会服务中提高语文素质
叶老曾说“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组织学生走上街头,纠正街头商场等公共场所出现的错别字,引导学生承办乡村黑板报、街道文化建设,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这样从小树立服务于社会的观念,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切实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刘国正先生将学习语文的天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通常说的课堂,是学习的主要根据地。第二层是校园,包括各科教学以及多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第三层是家庭和社会。生活无处不运用语文,因而充满学习语文的机会。这三个场所一个比一个广阔,要恰如其分地发挥这三个‘课堂’的作用,使之相辅相成,形成强劲的综合力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育的“活水”即是生活之源,生活之清泉。生活之源不绝,语文教学之树方能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