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流行语教学
——以“飒”为例
2022-03-16崔柳
崔 柳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306)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最能反映当代社会态势及社会成员的心理动向。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不仅是为了学习汉语教材中的词汇、语法,更重要的是要体验中国生活,快速融入中国环境中。作为汉语教师,使其掌握当下具有代表性的流行语是有必要的。
1 关于网络流行语与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对于网络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已不在少数。一部分学者从网络流行语与教学的关系研究,如李红印(2008)《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1]从教材和大纲的角度提出指导性意见。葛甲(2012)《网络流行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中提出网络流行语分类与遴选的标准。段又廷《网络流行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3]着重论述网络流行语与正规汉语教学的关系。也有一部分学者围绕网络词语或网络流行语的性质界定、类型及特点,对目前汉语教学课堂或汉语教材的现状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或建议,如李忞(2013)、田静(2014)、吴薇(2015)、陆丹妮(2015)、郑书舟(2016)、赵丹(2017)围绕对对外汉语网络新词教学展开研究。还有学者从网络流行语本体的宏观与微观的角度研究。比如宏观层面研究:于根元(2001)[4]、申小龙(2014)[5]、张云辉(2010);微观层面研究:孙宝新(2018)、金华(2018)、代宗艳(2018)等。但在大多数都从理论上提出建议与意见,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另外也缺乏对网络流行语来源、常用搭配、所作句法成分等进行系统研究。因此笔者从网络流行语“飒”的意义、常见用法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2 “飒”的意义
2.1 “飒”的本义
许慎《说文解字》“飒,风声也。”是形声字。如《楚辞·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飒”是形声字,“立”是声符,“风”是形符,可作形容词、动词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用作形容词相对多。用作形容词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清凉的样子,如“游清灵之飒飒兮,服云之披披”;二是形容风声,如“旗帜在秋风中发出飒飒的轻响”。
2.2 方言中的“飒”
方言中的“飒”主要是有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
“飒”起初流行于东北方言,是东北方言里的口语表达形式,作为动词使用,有“打人、揍人”的含义,具有贬义色彩。比如,在《乡村爱情》中有很多表示“打人、揍人”的例子,“再不和好我可真飒你俩了”“不好意思,飒着你了”等。在东北方言中,“飒”还可用于赞美人与物,具有褒义色彩,多用于形容词。“飒”指人的时候多指女孩帅气潇洒。“飒”指其他事物的时候多指“拽”“拉风”。比如“那姑娘很飒”“这辆车真飒”。
北京方言中的“飒”比较典型的“够飒”和“大飒蜜”。在北京方言里有“够飒”的表达,是“豪爽、爽直”的意思,具有褒义色彩,是称赞一个人具有好品质的常用语,如“他请我们吃了一顿大餐,够飒!”;“大飒蜜”属于北京特有的地域词汇。北京人管面容姣好,气质巨佳,性格直率豪爽的女性为“大飒蜜”。除了“大飒蜜”还有别的叫法,叫“蜜”“飒蜜”还有“尖儿蜜”。
2.3 特殊时期下的“飒”
特殊时期下流行的“飒”特指干净利索,潇洒清爽,果毅坚决的人,多用于女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女性撑起了大半边天。据统计,奋战在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巾帼不让须眉,女性是防控前线的“最美风景线”。因此网上翻起了一阵用“飒”形容她们的浪潮,具有时代性以及包含着广大人民对防控前线的女性最崇高的致敬。比如“医护人员奋战在前线,巨飒”,随后,“飒”的词义又扩展到对各行各业的女性的赞美,不单单指前线的女性。
3 “飒”的常见用法
特殊时期下“飒”多用于女性。留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选择性的学习网络流行语时,既要了解时代背景下流行语的用法及意义,同时也需要适当性的掌握常见流行语的常用搭配以及固定格式,以便于更快更好的融入中国当下的环境中。
当下流行的“飒”,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 “飒”独立成句
表示欢呼和赞美。例“飒!唐嫣《燕云台》骑马!”“飒!女子接力赛让人热血沸腾!”
3.2 “X飒”
“X飒”表示程度,表示惊叹。可以形容女性身体容貌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指品质美德等。“X”多为程度副词。
比如:超飒、巨飒、真飒、好飒、太飒、最飒,有点飒,够飒,那么飒,这么飒……“我真的好爱这种巨飒的风格啊”。
3.3 “飒”的ABAC句式
“飒”的ABAC句式表示被夸对象具有两种优秀特质。比如又X又飒,可X可飒……
比如衣服广告“不如学一下邓紫棋,羽绒服配运动裤可甜可飒”。
3.4 改编于一些词语
比如“飒气十足”源于“底气十足”,“一飒到底”源于一档人气较高的节目《一站到底》……
3.5 “飒起来”
“飒起来”形容一种出乎意料的好的结果,往往与其他人或事物作比较,突出所表达的对象的某个突出特质。如“华晨宇飒起来,有几个人能比得过?”;“飒起来”还可以表示呼吁所表述对象行动起来,和其他人或事保持同步。如“让技能‘满级’的‘打工人’飒起来!”“超A女律师徐灵菱,学会了她的穿衣法则,你也飒起来”等。
4 对对外汉语网络流行语课堂教学的建议
4.1 根据不同汉语水平,进行选择性地对外汉语教学
针对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来说,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具有文化意义的来源简单讲解流行语。比如,“飒”源于特殊时期下奋战在前线的女性医护人员,讲解来源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与品德,以及特殊时期下的“飒”衍生出来的适用于不同职业的女性。其次根据留学生经常用的场合涉猎到他们所需要了解的一些相关词汇进行详细讲解,而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讲解一遍。但是对于汉语水平还是初级或者零基础的学生来说,学习一些简单的满足学生日常交流的用语即可,比如“又美又飒”,适当的举一些容易理解有趣的例子,比如,“张丽热心帮助同学,又美又飒!”。除了分层次教学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补充一些学生可理解范围内的扩展词汇。
4.2 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由于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的规范性使用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正规课堂上进行网络流行语的讲解是不可取的。首先,学校可以根据网络流行语开设选修课,根据流行语的不同类别专门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讲解,课上可以使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引起留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其次,学院可以课余举办汉语沙龙,邀请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同参加,各自对网络流行语讲解发表自己的看法。留学生可以在观看参加沙龙的同时,了解中国当今的热门事件,感受中国文化,结交新的朋友。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制作一些流行语搞笑小视频或者配音,配音视频往往对于掌握一些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学院可以安排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一对一”结成语伴,互帮互助。
4.3 合理地编定教材,缩小教学内容
因为学习的目标是学习规范性的汉语,所以教学内容中尽量不要涉及区域性方言流行词的教学。比如,“飒”在东北方言中有“打人、揍人”的含义。“大飒蜜”是北京人的方言,指女性。如果把这些具有区域性特征的词放在教材或者课堂教学中,只会增加留学生学习的难度,并且会增加老师的负担,因为可能留学生问“其他地区方言”“为什么在这个地区这样叫”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一些汉语水平较高的留学生、对方言有深入了解并且感兴趣的留学生、暂居于方言地区的留学生,教师可以单独与之交流探讨关于一些方言中的流行语。但是来中国学习的大部分留学生对方言认知较少,惯用普通话,所以教师要缩小教授内容,不教授方言。
5 结语
在华留学生学习汉语不仅学习汉语本体知识,最重要的是要用汉语进行交际,适应并融入中国当下的生活。因此教师教学时可适当的结合当下流行语进行汉语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下中国的状态与流行元素。汉语教师可以多角度、多元化设计教学,从学生、课堂活动和教材编写等多方面入手,以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控课堂、留学生更高效的学习当下网络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