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以济南市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为例
2022-03-16贾馨雨
贾馨雨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99)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73.0%,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23.7%,高于其他职业群体。上述数据反映出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的频率最高。社交工具的频繁使用,势必会对用户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或积极或消极,本文以济南市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为例,探讨网络社交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1 微博社交平台的基本特点
根据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18-22岁的用户群体占比35%。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讨论,在济南市选取5所高校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有650个有效调查样本,其中有603个样本表示已经注册成为微博用户,并在日常使用微博的样本占比高达92.8%,微博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有着较高的使用率,分析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行为,其基本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极强的隐蔽性、虚拟性
大学生通过微博社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这里的隐蔽性是指相对于社交对象来讲的。每一个微博用户都是在公开平台进行社交,他们在发表相关言论时,虽然会受平台和广大网友的监督,但其真实身份都隐蔽在网络的外衣之下,这种隐蔽性是由网络社交的虚拟性造成的,其虚拟性体现在媒介的虚拟性、身份的虚拟性及双方资源交换的虚拟性这三个方面上,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我们的身份通过虚拟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微博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也有虚拟性的资源交换,例如微博等级,互送微博礼物等。
1.2 媒体对舆论的控制
各大媒体通过微博平台进行新闻事件的宣传报道,调查数据显示“获取外界信息”是在校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之一,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所以媒体报道的舆论导向会很大程度影响大学生群体对事件的思考。
1.3 跨越时间空间的动态交流
微博之所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跟它的“跨时空交流”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众多网络社交平台的共性。正因为其能跨越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而产生了网络社交平台独有的“高互动性交流”。高互动性很好解释,例如用户A在一条微博下发表了一条评论,这对用户A来说只是一条对微博内容的实时评论,而用户B在不同的时间打开了微博看到了这条评论,其认同用户A的观点,于是给评论点了一个赞,A与B便产生了一次互动,类似于这种互动每秒钟都会在微博上进行无数次,已经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社交方式,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1.4 人际交往的无障碍性
微博平台的社交一定程度上是脱离现实的,在现实中,和他人沟通时会受到对方各种标签的限制,两个人的身份不同就会使交流产生障碍,像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就很难做到无障碍沟通,至少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而在微博这个社群中,所有的标签都被撤掉,只留下ID账号,既不会受到现实里条条框框的影响,也不会有任何人去下达命令,可以随心所欲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发表看法,完全突破了现实生活中的身份障碍。调查数据显示有88.81%的大学生赞成微博社交更具平等性。
1.5 大数据与信息同质化
这里的同质化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相对于个体而言,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我们能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我们最频繁阅读内容的翻版,随着使用网络时间的累积,接收的信息会逐渐趋同,因为数据已经定向锁定了我们的兴趣领域,不同内容的流通性小,同质化严重;其次,相对于整个微博平台而言,为了吸引用户,经常引入大量的流量话题,各大账号相互模仿,甚至很多都是二次转发并非原创,这种同质化的竞争带来的便是信息的重复率高,内容的可替代性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信息接收的广度。
2 微博社交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这里所指的社交并不是局限意义上的社交,而是借助微博平台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例如评论、点赞、转发等都属于微博社交的范畴。微博用户占比很大的大学生群体优先接受了这种交往方式并广泛使用,但刚刚迈入成年的大学生群体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也未建构完全,在这样一个公共领域中进行网络社交,这种高同质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和逐渐趋同的思维模式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
2.1 大学生无负担的发泄平台
微博作为一个“充分自由”的平台,成了大学生无负担的“宣泄池”。数据显示有近90%的学生赞同微博社交身份具有多变性和隐蔽性,正是因为这种身份的隐蔽性,大学生群体在现实中难以排解的情绪在戴上了“网络面具”后便可以自由发泄。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发泄我们的情绪,又因为上文中提到的微博平台“跨时空交流”的模式,当输出的内容有了回应时,发言者便会产生一种心理共鸣,进而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感。
但当这个情绪发泄的窗口愈开愈大时,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一有不顺心的事便去网上发泄,去寻找共鸣,甚至以谩骂的方式来取得快感,这种持续而微小的正向反馈会让其沉浸于网络的“虚无感”中。在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时,只会选择逃避,这种在网络中寻找“压力出口”的方式会逐渐摧毁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2.2 大学生逃避现实重塑形象的平台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3%的大学生的微博账户信息完全符合实际,这说明多数大学生在微博上是会重新经营自我形象的,而且所重塑的是自己理想中的形象,大学生们可以在微博平台隐去学生身份,尽情按照自己的憧憬,重塑自己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将内心的渴望表达出来,实现自我认同。
但在这个“虚拟社区”中,在“完美形象”的包装下,无法辨别对方的真实面孔,容易掉入网络陷阱中。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也如同其他网络信息一样,均为难已查证的碎片信息,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时却会因此受人蛊惑,误入歧途,所以进行网络社交在不了解对方真实底细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3 大学生找寻归属感的平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体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总是通过一定的群体而意识到自己是归属社会的,并且通过群体活动参与整个社会的活动。所以,社会群体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微博平台上,由于跨时空交流的模式以及大数据投放的垂直领域,大学生很容易进行自我归类,调查问卷显示有88%的大学生表示在微博上更易找到自己愿意交流的群体。通过网络社交,找到其感兴趣的领域,在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影响下,其行为举止逐渐向这个群体靠拢,直至合并,而部分大学生的过度沉迷网络的“圈子”则存在着消极的影响,过分地将网络上的“虚拟圈子”当作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时刻查看相关动态消息,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对于现实中的学习和生活相对忽视,减少了对于自身实际生活的关注,与亲人朋友沟通交流的时间也因此减少,甚至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
2.4 信息焦虑造成心理焦虑
造成心理焦虑,首先,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网民,经常会用大量的时间在微博上浏览各类信息,几乎手机不离手,游弋在各大社交平台之间,并习惯性把其认为有用的内容进行转发,但可能再也不会有阅读的冲动。有些大学生害怕错过所在“微博社群”的新信息,不能及时参与,或者担心被社群的成员边缘化。类似这种花费大量时间浏览信息但却无“价值获得”的行为便会产生心理焦虑。
其次,垃圾信息的日益增多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垃圾信息不仅仅包括无用的信息,还包括网络暴力、病毒信息、色情信息、虚假信息等诸多有害信息,当这类垃圾信息频频出现时,会无形中给大学生带来厌烦、愤怒等负面情绪,有可能会转变成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3 结语
网络社交是由于信息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因其具有隐蔽性、虚拟性、跨时空性和无障碍性等特点,这种新型的社交方式首先被大学生优先接受并使用。在此过程中,网络社交势必会给用户特别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大学生群体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但任何一项新的技术在产生之初甚至未来很久的时间里都无法避免争议,我们不能因为在这尝试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而全盘否定它,把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文化拒之门外,犯泛化的错误,这只会给处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的大学生带来不利其发展的影响。我们应正视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发展的有利影响,同时也要合理审视其对大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