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如何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2022-03-16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活跃张老师玻璃

王 芬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近年来,各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有些教师的课堂变革流于浅表层面,注重形式,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是教学计划无法有效执行,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湮没在浮躁的小组合作中,教学质量原地踏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极低。

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让课堂活而有质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来,学生想都不想,就七嘴八舌自由发言,随便作答;学生没有时间思考问题,甚至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也静不下心去思考;部分学生的回答也掩盖了学困生的真实情况,表面活跃的课堂因缺少学生的有效参与而失去意义。

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难度浅显,没有层次,学生不加思考就能知道答案,好像每个学生都能踊跃参与,这种表面活跃的课堂,因学生不能深度思考而失去意义。

笔者认为: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不能只看课堂活动形式上的热闹,更不能只看学生表面上态度积极,而是要真正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参与效度,学生只有在动脑的基础上动手,活起来,才能让课堂“活”得真正有意义、有质量。

二、让课堂活而有序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环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活起来。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操作等环节,每个学生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各抒已见,动手操作时若还要边说边做,课堂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乱象丛生。这时,教师一定要注意适时适度引导,让课堂层次分明,活而不乱。

笔者观摩某教师执教“发明并不神秘”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设计既美观又能在火灾时可以逃生的防盗窗,因为现有建筑的防盗窗大多都是铁栅栏式的,既不美观,发生火灾时还不易逃生。任务刚提出,学生就开始兴奋起来,各有各的想法,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多数人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倾听别人创意,课堂上乱作一团。

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提前预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课堂状态,为了让课堂活而不乱,可以把学生分成每四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发一张预先设计的方案表,由组长组织所有成员有序发言,让组内学生之间的思维相互碰撞,组内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意都要记录在表中,最后把这些想法、创意归纳总结,共同设计出本组防盗窗的草图。这样后续的小组交流环节,交流的内容就更有价值。整个学习过程既注重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又让学生学会了合作。这样的课堂就显得活而有序。

三、让课堂活而有度

课堂“活”是指在课堂上学生能兴趣盎然地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专注倾听;课堂的“活”应该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要求的,而且要活而有度,适可而止。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学生过度自由、过度放纵,既影响课堂进度,又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华而不实。

例如,笔者观摩过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制作分层饮料”,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杯红黄蓝分层明显的饮料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谁来说说,怎样才能让饮料如此分层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致,教师尚未来得及点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发表意见,各说各的,就像炸了锅一样。教师连说了好几遍“安静”后,窘迫之状才稍有缓解。当教师点名学生发言时,所有学生都举手想发言,教师就不停地点名多位学生回答,恨不得让所有举手的学生都能回答一遍。学生说什么的都有,甚至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教师也无法加以控制和引导,导致这一环节浪费时间太多,影响了教学进度。

在动手制作分层饮料环节,教师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话音未落学生就开始行动了,教师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时,学生都已经忙于动手操作了,没人能认真地听;随后已经进入展示环节了,有些小组还在操作,对教师的要求无暇顾及,对其他小组交流的内容也就一无所知。

整节课教师缺少对课堂的有效组织和调控,对学生活动没有目标要求,没有给学生提前规定制作的时间,讲清楚操作规范,学生过度活跃,课堂秩序失控,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活”是为教和学服务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活”的尺度,既要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又要适度、有效地把控局面,防止活跃度过头,导致教学秩序混乱。适度的控制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既要善于激发课堂生成又要把握课堂生成,做到收放自如、有度。

四、让课堂活而有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通过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问题驱动,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笔者认为,评价课堂活得是否有意义,要看课堂有没有实效性。如果课堂只是形式上的活跃,没有学生思维的活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跃,这样的课堂也是低效的课堂。

只有深层次的问题设计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思维。深层次的问题驱动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留足独立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只有认真思考了,在小组交流探讨时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维才能精彩绽放。

笔者有幸聆听过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一节示范课《图形里的秘密》,在导入新课时,张老师出示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告诉学生: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玻璃,一不小心,咣当一声,碎成了三块;为了表达清楚,给三块玻璃标上了号,分别为1号2号和3号;玻璃碎了,就需要去玻璃店重新配一块,如果将三块玻璃都带去玻璃店太麻烦了,就从中选了一块小玻璃带到了玻璃店;老师只告诉商店师傅原来这一块玻璃是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别的什么也没说,这师傅可厉害了,他居然根据我提供的这一小块玻璃把原来的三角形玻璃一模一样地还原出来了。然后,张老师请学生们大胆地猜想:“老师带的可能是第几号玻璃?”

接着张老师提示:“对问题有感觉的同学请举手”,结果举手的学生廖廖无几。张老师说:“我喜欢举手的孩子,但我也喜欢不举手的孩子,因为他们在思考,有时候慢思维比快思维更有后劲。”看到有一半人数的学生对这一问题没找到感觉,张老师提议让同桌互相商量一下,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自己选择的理由。

学生同桌讨论之后,张老师再引导学生交流,并让那些在一开始选择1号2号玻璃的学生说说为什么经过讨论后选择了3号。这一深层次的发问,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在轻松活跃的氛围里,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和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学生都探寻到了正确的答案,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有实效的课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释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的课堂就是鲜活的、有生命力、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活跃张老师玻璃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张老师喝茶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