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籍文化世家及其家学传统的历史变迁
2022-03-16吕君丽陈凯
吕君丽,陈凯
(1.巢湖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2.巢湖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文化世家是在中华文明或在区域文明发展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在家学传承上有典型表现的家族。“皖籍文化世家”在“人文教化”的某一领域作出为安徽地区人们所公认的杰出贡献,并在世代传承中长期保持自身特色,是安徽境内的文化地标。“皖籍文化世家”深刻地展示了扎根于安徽地域的一种与“人文教化”共生的软实力,展示了安徽特有的厚重气质。探求中国文化发展史,追寻安徽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文化世家都是一个聚焦点。研究皖籍文化世家,乃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安徽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能拓展安徽区域社会文化研究视野,充实安徽区域文化研究内容,传承安徽地域文化;还能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安徽民众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增强安徽现代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
一、皖籍文化世家的基本特征
皖籍文化世家为数不少,宗族文化是徽州文化和桐城文化乃至安徽文化的重要载体[1]。黄季耕先生著《安徽文化名人世家》[2]梳理了69个安徽文化世家并对他们的事迹都有所阐述。据明代程尚宽《新安名族志》所载,至明中期新安世家名族已多达84个[3]。桐城在明中期已形成方、钱、刘、张、马、左、姚、吴氏等名门望族[4]。另外,安徽还有近代“成就堪称烛照整部中国文化史”的“五大文化世家”之一的建德周氏。皖籍文化世家在年代、地域、类型分布上受地理、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重因素影响,往往通过科举、军功补迁、世选、荫补等制度,保证世代仕宦,维护其社会地位来源渠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积聚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一)以血缘为纽带,时、空均成聚集状态
皖籍文化世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空间上呈地域式、家族式聚集状态。安徽虽有少数民族聚居,但汉族居多,大都是汉人世家大族。受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安徽明清以来的文化世家较多,且集中在徽州、安庆一代;明清之前见之记载的只有偏于皖北、皖中的怀远龙亢桓氏家族、霍山何氏家族、肥东包氏家族、亳州李氏家族等寥寥数家。
(二)以地主经济为基础,注重“官位”和“门第”
世家大族作为古代官僚政治的主体,其自身的发展必然与官僚体制密切联系;反过来,作为古代官僚政治的主体,世家大族仕宦的显达与否当然也与门第相连。封建社会条件下,皖籍文化世家要么由豪强地主经科举或军功入仕,要么由科举、军功入仕后再成为地主。总之,地主经济都是文化世家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经济基础。程敏政曾总结徽州率口程氏“当宋之季,业复振,税之以石计者三百余,爱立师以迪嗣人,植产以赡先墓,蔚然硕宗”[5]。皖籍文化世家具有政治和社会两重身份,政治地位必须以自己的功勋为基础,以封建皇权的保障为中心来保持,世家大族对于官职的企待渴求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川胜义雄先生论述豪族与贵族之间关系时所言:“如果要成为贵族,豪族就必须首先成为地方的名望家,而且在成长为贵族的过程中,还需要被附于某种高贵性的东西。这就是官位,就是经由政治权力保障的一种身份上的高贵性。”[6]作为高门大户的标准便是当朝官爵,这就削弱了世家大族的社会属性,强化了其政治属性。明清以来,国家专制王权不断强化,安徽非身份性地主必然向身份性地主转化,豪强地主的儒学化是其转化的前提条件,儒学是世业,是政治保障,地主经济则是物质基础。另外,皖籍文化世家重视家族的绵延,往往会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婚姻、交友、师生等关系,以及家风、家训建设等手段来维护其社会地位。
(三)以教育为途径,以礼制为规束
皖籍文化世家宗法的传承、社会的稳定借助于礼制的规束,以经世为主要目的,奉行实用主义原则。徽州借助礼学稳固宗法社会结构尤其突出,代表性的世家大族都有一套家规家训,作为教育子弟、规束族人的有效形式,“徽人守朱子家礼,宗法结构十分严密,因此徽儒治学,重点之一,即在三礼”[7]。同时,家族世传祖业为农业宗法社会的一种传统,继承祖先的学术文化也成为文化世家尊祖敬宗的一部分。皖籍文化世家系根于地方田土,普遍重视子女教育,文化艺术修养高,通过家族教育和文化活动,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皖籍文化世家与地方社会具有密切的联系,当然也会接受地方文化的影响,从而使其家学传统及家世信仰具有地方文化的特色。随着世家大族后代的迁徙,家风学风都产生了一定的扩散效应,对当地甚至周边地方文化的建构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类型复杂,行业分布广泛
皖籍文化世家大都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家学传统,且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稳中有变。有以皇族为代表的亳州曹氏家族、蚌埠怀远桓氏家族、凤阳朱元璋家族;有以军功入仕发展而来的世家大族,代表性的如李鸿章、刘铭传等淮军将士世家群体;有科举入仕发展而来的世家大族,如桐城方氏,徽州曹、徐、潘、程等家族;有以医学传家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如巢湖“峏山杨”杨氏家族,徽州的郑、汪、游、江、胡、李、程诸家族;有以商而显的胡氏、吴氏、江氏、黄氏、汪氏等家族;以专攻礼学而名的胡氏家族;以制墨而名的胡氏、汪氏家族;以生产贡品而名的汪氏家族等[1][8]。这些文化世家在各不相同的文化领域施展才能,守成创新,共同形成了自成系统且各具特色的安徽地方文化,如新安理学、皖派经学、桐城文学等,在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9]。
二、皖籍文化世家家学传统的历史变迁
儒家思想在皖籍文化世家的家传传统中,居于首要位置,经世致用思想贯穿其中,家学传统的变迁高度契合时代发展需要。首先,安徽大量文化世家起于学术影响,学术影响与政治地位互相映照。纵观安徽各朝代表性的文化世家,发现他们的家族崛起往往与学术影响密切联系在一起,而其中最具影响的仍然是围绕“儒家”展开的学术探讨。其次,“通”“变”贯穿于皖籍文化世家的发展轨迹之中。文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当一个学派的末流使其派别的学术弊端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有一些学者针对弊端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学术主张,从而适应了时代的新需要。皖籍文化世家学术思想受政治氛围的影响,“通”“变”贯穿其中,其中,儒家思想由经学到玄学、理学等的转变最为明显,而在各家家学传统中,亦受时代氛围的影响,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正是由于贯穿其中的“通变”精神,皖籍文化世家才得以延续绵长。最后,皖籍文化世家的家学传承中讲求经世致用。受中国知识分子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等思想的影响,安徽士人普遍认为安邦定国是一条正途,所以才有姜尚相周、管仲相齐、甘茂与甘罗助秦、张良佐刘邦、范增佐项羽等美谈,再加上安徽地区在历史上灾害频繁,战乱不断,经世致用的治学原则在皖籍文化世家中世代延续,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以政治地位、代际传承时长和影响、与安徽地方文化的密切度等作为标准,选取安徽历代代表性的5家文化世家:龙亢桓氏(汉)、霍山何氏(南朝)、亳州李氏(唐)、寿州吕氏(宋)、桐城方氏(明清),结合他们的家学传统、学术主张和相应的社会背景,试图总结皖籍文化世家家学传统的历史变迁规律。
(一)以今文经学传家、“崇儒入玄、由儒入刑”的汉代龙亢桓氏家族
龙亢桓氏原为齐桓公的后代,以桓为姓,沿袭为族,从山东迁居安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桓氏家族历东汉、曹魏、西晋、东晋数朝,经十几代人,绵延三百多年,累世官宦,为名符其实的世家大族。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的大一统呼唤学术思想的统一,今文经学提倡的大一统、正名分和伦理道德正好与之契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等,因时代的需要、帝王的提倡,今文经学迅速发展,今文经学大师也因此位列公卿,为王者师。桓荣(公元前23—59)拜今文经学大师朱普为师,专习欧阳《尚书》,之后子孙累世传习《尚书》,桓荣次子桓郁更将欧阳《尚书》章句删削定成十二万言,内容高度精炼集中,更加适于学习,桓荣、桓郁、桓焉三代先后为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安帝、汉顺帝五代皇帝讲经,开创了一个辉煌的今文经学世家。桓氏家族自东汉初步入政治舞台,除几位声名显赫的帝师,家族子弟桓典、桓鸾、桓晔、桓彬等也都精通经学和各种学问,才能成就突出,东汉一朝代代都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桓典以欧阳《尚书》教授门徒,常有数百人,在颖川一带颇有名望,后入朝为侍御史。桓鸾遍览六经,与诸子百家之学融会贯通。桓氏家族后在政变后被司马氏夷灭三族,“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出阁者,皆杀之。”[10]经此家族劫难,一直到西晋,桓氏家族都处于衰微状态,也正因为经历过此等家族劫难,之后的桓氏家族成员开始转变治家策略。东晋初期,桓彝一方面崇儒入玄,顺应时代风气,向玄学靠拢;另一方面“由儒入刑”,崇文尚武,重视军事成就,志在建功立业,大大提高了家族社会地位。桓彝之子桓温和孙桓玄都崇尚武力,短短几十年使得桓氏家族成为东晋四大执政高门之一,对东晋中后期政局产生极大影响。
(二)“融佛于玄”“由玄到儒”的南朝庐江何氏家族
庐江郡灊县(今安徽霍山县)何氏家族是南朝时期的著名世家,自两晋至南朝人才辈出,自何桢奠定其子孙“累世昌阜”的基业始,百年间累世显贵,仅《晋书》《南史》列传中入传的就有十多人,代表性人物除了何尚之、何偃、何胤位极人臣的祖孙三代,还有何铄、何点、何戢、何宪、何琦、何佟之、何之元等一大批人物名留史册,对整个南朝政治、思想、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汉末以降,中国处于社会和文化变革与重组的关键历史时期,儒学衰微,曹魏正始以后崇尚玄学,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儒学“一尊”的地位遭遇严重冲击,外来的佛教思想异军突起,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儒道释三教并流的态势。庐江何氏家族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得以屹立于南朝名家大族之列。何尚之(382—460)作为元嘉玄学的领袖人物,总理一国朝政。随着佛法的日益兴盛,何尚之认识到佛教在维系世道人心、辅助现实政治中的巨大作用,并对之进行了透辟的阐释,辅佐文帝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元嘉之治”,开后世佛法辅政论之滥觞,在佛教发展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研究佛教文化与中国原有文化相融通之重要一环。何尚之之子何偃(413—458)师从有孔门“颜子”之称的黄叔度,又对庄子哲学颇感兴趣,留有《逍遥游注》。何尚之之孙何胤(446—531),师从南朝大儒刘瓛,又常住佛寺听讲内典,集儒、佛两家学问于一身,与兄弟何求、何点并称“何氏三高”,梁武帝屡诏不受,被敕以“白衣尚书”,留有《周易注》《毛诗隐义》《礼记隐义》《礼答问》,以及《百论注》《十门论注》等有关儒、佛的著作近百卷。《南史》本《传》记载他曾向梁朝执政者建议三条举措:“正郊丘”“铸九鼎”“树双阙”,目的都是为了以礼治国,重建儒家礼制的威仪。南朝政治跌宕,经术久废,何胤兼涉儒、佛,融会贯通并落实到人生实践。何胤在政治、学术方面的成就在当时罕有其匹,并至使梁武帝朝儒学一度复兴,这与他所受何氏家学传统之教育不无关系,信奉儒学、不废佛老,这种儒玄双修的家学传统,富于弹性且互补[11],有利于其家族地位维系与延续。
(三)儒、释、道融合的唐代亳州李氏家族
亳州李氏原属河北著姓赵郡李氏,《新唐书》卷七十二上《宰相世系表》载:晋以后,“赵郡李氏”分成:“东祖”“西祖”“南祖”[12]。先祖李善权任谯郡太守,“南祖之后有善权,后魏谯郡太守,徙居谯”,遂为亳州人,代表人物有李敬玄、李元素、李绅。唐代思想较为宽松,儒道释三家并兴,由对抗趋于融合,这种时代潮流对文人士子的思想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或显或隐地表现在李氏家学的思想和治学从政之中。亳州李氏由赵郡迁来,家学传统中儒家思想深厚,要求子孙谨守儒教,如李绅之父李晤“笃于家行,饰以吏事。动有常度,居无惰容”[13],且坚持与名门望族联姻,不固步自封,不再靠恩荫,积极参加进士科考,体现出庶族的积极进取精神,比传统士族的社会适应性更强。李绅是将家族再次带向兴盛的关键人物,史载他“六岁而孤,母卢氏教以经义”[14],虽然在人生仕途不顺时,道家思想和佛教教义也会在李绅文学创作中有所体现,但儒家追求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李绅一生中占主导地位,其新乐府诗作推尊雅音正调,默抑胡音俗乐[15],体现了儒家明辨华夷的思想。
(四)史学传家、服膺理学的宋代寿州吕氏家族
寿州吕氏是五代至宋的三支吕氏之一,家族先世为山东莱州人,寿州第一代吕龟祥在赵宋王朝开国之初为殿中丞,知寿州(今安徽寿县),“子孙遂为寿州人”[16],吕龟祥一支至吕夷简三代人在寿州生活过。从吕梦奇(吕龟祥之父)至吕龟祥—吕蒙亨—吕夷简—吕公著—吕希哲—吕好问—吕本中—吕大器—吕祖谦,再到吕祖谦的曾孙吕克顺等,吕氏家族代代出名人,登进士第者至少为十六人,为宋代各士族之冠,“韩、吕,朝廷之世臣也,天下之士,不出于韩,即出于吕。”[17]寿州吕氏作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和学术世家,得益于两宋尚文的时代风气,更得益于家学传统。自吕夷简始,几代人专心治学,不仅在南北宋的政治舞台上卓有见地,也在哲学、史学、文学等诸多学科结出了丰硕成果,为宋代洛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8],也是安徽继龙亢桓氏、寿州何氏之后,由学术成就到政治实践都很突出的典范世家。吕夷简“以儒学起家,列位辅弼”[16]。吕公著与程颢、程颐交往密切,观点相近,注重“修身”等道德修养问题,对洛学的发展助推尤为明显。吕希哲师从程颐、邵雍、王安石等学问大家,以洛学为宗,以儒学知名于时,主张长幼有序,事亲要孝,是吕氏家学传统的理论奠基人。吕好问之子吕本中学术思想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又兼收并蓄别派思想,“平日学问,以穷理尽性为本,卓然高远,不可企及”[19]。“吕公之言,所以发明讲道修身之法详矣。学者审其先后缓急之序而用力焉,其入圣贤之域也孰御?”[20]。《宋元学案》凡百卷91案,其中吕氏占据31席,且四为学宗,分别是范吕(范镇、吕公著)学案、荣阳吕希哲学案、紫薇吕本中学案、东莱吕祖谦学案[19],这与吕氏的家学传统密不可分,身为理学师者的吕氏族人,异姓弟子较少,有名者皆为自己的子孙,真可谓一家之学[21]。吕希哲编《吕氏家垫广记》,吕本中编《童蒙训》《官箴》,吕祖谦编有《吕氏家塾读诗记》《家范》《少仪外传》,正因为如此,全祖望对寿州吕氏家学传统的传承关系,曾这样评道:“大东莱先生(吕本中)为荥阳冢嫡,其不名一师,亦家风也”[19]。由此可见吕氏家学传统对子孙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五)理学与诗情、哲学与科学融汇的明清桐城方氏家族
桐城方氏有三宗:桂林方、鲁谼方、会宮方,其中桂林方是取成语“桂林一枝”之意,人文最为蔚盛,故称“大方”,代表性名人有一代宗师方以智、桐城派开派“三祖”之一方苞等。方氏家族从方学渐到方大镇、方大铉、方大钦再到方孔炤三代皆为理学名家,但其家学传统不是呆板的说理,而是将理学与诗情融汇。方以智的姑母方维仪、方维则等龙眠闺阁,皆以诗文名世。明清两代交替之时,西方传教士竞相来华,带来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坤與全图》《几何原本》等西方典籍图册开始在中国传播,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于方氏家族读书明理,博雅通达的良好世家文化氛围,才能成就方以智的学术思维方式:既能用哲学思想观照科学,又能用科学实践论证哲学,并将这种不同凡响的科学哲学观,再传给他的儿子们,长子方中德长于史,次子方中通精于数学,三子方中履专于博物,各有所长,颇有建树。从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著作来看,他们受方以智影响是极为明显的,这一家学传统使其占据了17世纪中国文化的制高点,影响了这一时代中国文化的变革。
三、结语
明清以来,安徽安庆和古徽州一带以理学起家并长盛不衰的世家望族难以尽数。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和建国后制度的剧变,使安徽传统世家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但世家后人中不乏能顺应社会形势者,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先后投身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内政界、军界、工商界、科技界和文化界继续发挥作用和影响。这使得许多沿袭数百年的世家望族在近现代社会仍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对安徽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中的若干方面,仍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