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黄梅戏发展述论
2022-03-16陈昌文盛霞
陈昌文,盛霞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黄梅戏发展经历了流传期(约1851—1900)、转型整合期(约1900—1952)、辉煌腾飞期(约1952—1965)、“梅开二度”复兴期(约1978—1992)和“梅开三度”游离期(约1997—2000)①黄梅戏发展阶段主要依据研究资料中专家的普遍性说法和黄梅戏的实际发展情况而大致划定,如王长安认为,黄梅戏最早应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即清咸丰(1851—1861)前后。王平、时新中认为,1992年吴琼的转行,是黄梅戏“二度梅”衰落的最明显表现之一。而“三度梅”是伴随199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和1999年颁布《安徽省黄梅戏艺术事业振兴发展纲要》而开启的。,新世纪进入改革期。通过新世纪以来黄梅戏发展过程的梳理,管窥20年来黄梅戏发展的形态脉络,以此引玉之作引起政府、学者、艺术家对黄梅戏的重视,共同致力于推动新时代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一、理论研究
黄梅戏理论研究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兆乾《黄梅戏音乐》属最早的理论著作。1958年,在国家“改戏、改人、改制”政策指导下,以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为出发点,由安徽省文化局剧目研究室编写的《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汇集了黄梅戏成“戏”以来二百多个传统剧目,使得黄梅戏唱本有本可循。以上两本专著涵盖黄梅戏音乐理论和剧目脚本,填补了黄梅戏理论研究和剧目脚本的空白,形成了黄梅戏研究文献资料。此后,有关黄梅戏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不断推出,黄梅戏研究的理论氛围渐趋形成。“黄梅戏泰斗”时白林的《黄梅戏音乐概论》就是一部系统而全面概括黄梅戏音乐源头的巨著。“或许可以说,是黄梅戏的丰富实践和精彩成果,引发了理论研究的活跃;是黄梅戏研究的深入,推动了黄梅戏实践的升华。”[1]进入新世纪,黄梅戏理论研究走向深入,研究群体不断扩展。
(一)黄梅戏戏曲研究
如果说20世纪下半叶是基础萌发阶段,新世纪以降的黄梅戏理论研究则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显著的延展,尽管也没有脱离历史文献的研究视阈,但现代戏曲学、艺术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新兴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深化了黄梅戏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学理性。研究者们立足戏曲本体,通过音乐分析,结合黄梅戏历史,潜心挖掘、拓展延伸,对黄梅戏历程、黄梅戏音乐、黄梅戏人物、黄梅戏文学、黄梅戏作品等进行梳理,形成一批颇具学术水平和理论价值的著作,完善充实黄梅戏理论成果,呈现黄梅戏历史脉络和形态样式。王长安主编的《黄梅戏志》,内容涉及黄梅戏人物、剧目、表演、理论、传播等,是一部黄梅戏集大成之作。胡亏生《黄梅戏人物》将“黄梅戏界有一定艺术成就和影响的老中青代表性人物”[2]作为研究对象,肯定和赞誉历年来为黄梅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填补了黄梅戏艺术家群体整理研究的空白。而王文龙、徐高生编写的《黄梅戏锣鼓》对黄梅戏打击乐进行发掘整理,是一部梳理黄梅戏锣鼓的珍贵史料。作为黄梅戏理论研究的重要部分,《黄梅戏唱腔精选》《黄梅戏唱腔欣赏》等,内容涉及黄梅戏音乐结构、演唱技巧、发声方法和表演美学等。这些戏曲音乐研究,助推了黄梅戏风格的理论定型。
(二)黄梅戏文本解读
2000年以来,研究者们从创作背景、音乐唱腔、文化传承、艺术影响等视角解读评论,成果丰实。据中国知网统计,截止到目前,2000年以来共有黄梅戏相关文章3 300余篇,其中近1/3是关于作品解读,几乎全部覆盖20年来创作演出的作品。如《从小剧场戏曲〈玉天仙〉看黄梅戏艺术的当代探索》一文,评论黄梅戏《玉天仙》是“赋予传统经典艺术以新的时代内涵,破局思维下对黄梅戏未来发展之路的深度探索”[3],充分肯定了该作品的当代价值,尤其是提出“小剧场”概念,让黄梅戏走出“舒适圈”,提出了黄梅戏演出的新形式。2011年段友芳主编的《湖北黄梅戏研究剧目》则以单篇评论的方式,对湖北省创演复排的40部(2000年以后近20部)左右剧目的“思想蕴涵、艺术特色、舞台呈现发表精到深刻的见解”[4]3。黄梅戏作品解读,为观众深入理解作品的结构形态和思想内涵提供了理论引导,有助于提升受众的艺术鉴赏水平,推动黄梅戏艺术精品化。
(三)黄梅戏传承发展
“年轻的黄梅戏为何能在有限的经历里取得如此的辉煌?它今后的发展道路是否顺畅?它面临着哪些危机、生机?”[5]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在新世纪之初发出追问,直面黄梅戏发展问题,掀起了关于“新世纪、新时代黄梅戏发展”的讨论热潮。此后,关于“黄梅戏如何发展”的论述不断见诸于杂志和报刊。如《守格·破格·创格——由黄梅戏的历史进程看当下戏曲发展》一文提出运用“加强经典剧目的代际传承、继续探索黄梅戏音乐剧、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6]等策略推动新时代黄梅戏发展。时白林《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则对当下包括黄梅戏在内的戏曲创作人员给予勉励和提醒,提出传承与创新是一种艺术自觉和责任担当[7],由此引出当下黄梅戏创作中迫切需要理清对“传统传承”与“现代创新”二者关系的艺术反思和当代戏曲价值走向的话题。周慧在《新时代黄梅戏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写在表演艺术家严凤英90周年诞辰之际》一文中提出,当下黄梅戏发展中的“创新”是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8],回答了新时代黄梅戏发展中守正与创新问题。
(四)黄梅戏研究的学科意识
与以往理论研究队伍单一,主要是业界研究者相比,此时黄梅戏理论研究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凸显学理性,如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胡亏生、黄冈师范学院教授段友芳等。2006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玲的《黄梅楚性——楚文化视野下的黄梅戏艺术》论文,运用比较分析,观照楚文化背景下的黄梅戏艺术个性和审美特色[9]。此后,黄梅戏理论研究走向深入,出现了博士论文。如《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黄梅戏唱腔发展研究》,“选取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黄梅戏唱腔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黄梅戏唱腔从不定腔到定腔规式化发展中的音乐进行深入剖析,对黄梅戏唱腔演变背后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刻阐释”[10],《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则“运用传播学的方法,根据黄梅戏早期传播的地理走向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分别对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舞台传播、电影传播和电视传播等方面作了大致梳理,力图阐明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作用下黄梅戏艺术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以丰富和完善黄梅戏史研究”[11],这是目前专题研究黄梅戏的两篇博士论文,运用的是“戏曲学”和“传播学”视角。
整体而言,这个时期黄梅戏理论研究有更多的学者参与,成果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与黄梅戏相关的硕士论文就有200余篇,多篇戏曲研究的博士论文也涉及黄梅戏,如上海戏剧学院费泳的《戏曲电视研究》,山西师范大学邵振奇的《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等。这些学者与黄梅戏理论研究者时白林、王长安、朱万曙等一起构建黄梅戏理论研究的学科队伍,彰显了学科意识。
二、文化生态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化期,文化产业新业态也逐步兴起,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体制改革催生了新世纪黄梅戏文化生态。
(一)文化体制改革
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试行)》,开始将部分文化行业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化经营模式,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黄梅戏院团就此转变为企业化经营,各地相继成立“艺术剧院”“黄梅戏剧院”“演艺集团”等,正式转变为自主经营的企业模式。企业化经营模式下,黄梅戏院团依靠政府定量拨款购买演出的形式进行运转,自负盈亏,黄梅戏演出成为文艺商品。一部分小型的黄梅戏剧团艺术生产无法契合市场变化,最终解散或被兼并,黄梅戏院团数量呈减少之势。一些规模较大的省市黄梅剧院人才储备较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很多年龄较高的黄梅戏演员开始退休,新生演员需要成长周期,黄梅戏演员出现断层。
(二)文化传播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承载着时代的印记,体现了当今快速变革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12]近年来,以“互联网+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形成黄梅戏传播生态的多元景观。一方面,人们猎奇于新兴媒体主导的“互联网+文化”,传统艺术传播的兴趣点在下滑,导致黄梅戏的剧场观演人数大幅度萎缩。另一方面,“抖音”等网络平台备受关注,将传统戏曲植入网络平台,吸引很多戏曲爱好者参与,推动黄梅戏的网络化表演传播。文化传播新业态引导文化产业传播全球化,也让传统传播形态与当下互联网传播走向融合。
(三)文化产业政策
“过去十年优化文化投入机制,构建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新兴媒体的引导,统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都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增加政府调控引导能力的设计理念。”[13]政府发挥了文化发展设计师作用,出台文化发展战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黄梅戏创演条件获得改善,演员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部分地市建成专门性的“剧院、场馆”,舞台、音响、灯光等表演设施升级,提升了黄梅戏演出的硬件设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黄梅戏发展,如戏曲孵化项目、国家艺术基金舞台剧项目等,外部环境显著优化。
三、题材拓展
新世纪以来,以安徽和湖北为代表的黄梅戏创演了一大批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创作演出黄梅戏作品百余部。
(一)挖掘地方文化元素
多年来,安徽和湖北两省都高度自觉地把黄梅戏创演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中的价值元素,艺术地融入黄梅戏创演作品。安徽省围绕“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的战略目标,以地方文化元素为题材创演了一批优秀黄梅戏剧目。2009年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推出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赞美江淮儿女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的《江淮儿男》。2014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的《小乔初嫁》①2014年5月29日到北京演出后,《中国文化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在“黄梅戏《小乔初嫁》:一场别开生面的赤壁之战 一出领异标新的黄梅盛宴”的套红标题之下,刊登了好几篇评论文章。,2015年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排演的以桐城“六尺巷文化”为素材的《大清贤相》和2016年由吴琼主演、弘扬当涂文化的《太白醉》等。湖北省围绕黄冈市提出“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战略谋划,积极打造“鄂派”黄梅戏,以本土文化元素为题材创演了一批黄梅戏精品力作。2003年湖北省黄梅剧院推出的展示荆楚历史文化的《和氏璧》。2007年根据湖北罗田籍明代神医万密斋形象而创演的《万密斋传奇》。2009年为纪念黄冈地方名人的《李四光》和发明活字印刷的英山籍人毕昇的《布衣毕昇》。2009年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为素材创作的《东坡赤壁》和2010年《东坡》。2011年取材地方民歌《龙船调》的大型土家风格黄梅戏《妹娃要过河》等②以上作品参见段友芳:《湖北黄梅戏研究剧目》(1984—2011),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二)讴歌社会核心价值
一批讴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黄梅戏作品相继出炉,《请让我做你的新娘》《香草》③以上作品参见段友芳:《湖北黄梅戏研究剧目》(1984—2011),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公司》《徽商胡雪岩》等。2018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排演、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的《孔雀西北飞》,“从‘媳妇磨婆婆’的现象出发,引发人们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沉思,最终表达了对人间真善美的渴望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呼唤”[14]。2009年湖北省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首演的《月圆中秋》和2015年安徽省枞阳县黄梅戏剧团排演的《地之梦》,反映当代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2015年桐城市黄梅戏剧团创演的现代作品《青山鉴》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2019年安徽大剧院上演的《邓稼先》歌颂了两弹元勋邓稼先致力于国防科技事业的事迹。
(三)引领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一批弘扬正能量、推进反腐倡廉的优秀剧目相继推出。2003年湖北省英山县黄梅剧团创作的以依法纳税为素材的七幕大型现代黄梅戏《天职》和黄梅县戏剧院排演的关于税费改革的《兑现》。2005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以基层村官曹发贵故事改编的《知心村官》和2007年《百丈崖的女儿》都是扎根基层、反映干部作风和塑造党的基层干部形象的优秀作品①《天职》《兑现》《百丈崖的女儿》参见段友芳:《湖北黄梅戏研究剧目》(1984—2011),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2014年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排演的《靠善升官》、潜山县黄梅剧团排演的《县令陈廉》和2016年望江县黄梅戏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表演的大型古装清廉剧《雷池清波》,以史为鉴,提醒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守为官之道,绝不越雷池的故事”[15]。2015年怀宁县黄梅戏剧院《李离伏剑》,表达了司法者刚正不阿的执法精神[16]。
(四)颂扬真挚动人爱情
“浪漫是黄梅戏吴楚文化基质的另一个重要表征,与抒情有着同等地位。”[17]由安徽和湖北两省黄梅戏院团分别排演的《拐杖》《青铜之恋》《霸王别姬》《风花雪月》《牛郎织女》《寂寞汉卿》《仲夏夜之梦》等②上述作品分别由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罗田县黄梅剧团、铜陵市艺术剧院、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演。,均以爱情为主线,浪漫中深藏着真挚的情感,让人耳目一新。也有以历史事件为题材,讴歌革命战争年代伟大爱情的作品,如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富有凄美爱情情节的大型现代黄梅戏《英子》[4]49。2013年首部演绎抗日题材的黄梅戏《半个月亮》,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将源于安徽歙县民歌《十送郎》的创意融合当地流传的民间“凤舞”,艺术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皖南民间歌者在残暴的侵略者面前不屈不挠,坚守淳朴爱情和民族文化的感人故事[18]。2015年由安庆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创演的大型原创黄梅戏《骄杨》讲述了革命志士杨开慧被捕后生命中最后22天的故事,诠释了革命家对信仰和爱情的忠贞与坚守。此时,2009年由话剧改编的《雷雨》,荣获第九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还有根据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故事改编的《风雨丽人行》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
四、传播语境
传统黄梅戏可以分为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人际传播、社会媒介推送下的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共存三种类型。大致而言,黄梅戏至光绪五年(1879),上海《申报》③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第二版刊出有关黄梅戏的消息,并指出黄梅戏:“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伤风败俗……,宜禁于早也”。关于黄梅戏描述的消息公布,其传播方式为人际传播。此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逐渐盛行。1956年,黄梅戏首部电影《天仙配》上演,黄梅戏传播进入电影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梅歌曲、黄梅戏广播剧、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杂志、黄梅戏电视栏目、黄梅戏音像制品、黄梅戏网站、黄梅戏微视频、黄梅戏微博等媒介相继出现,黄梅戏传播呈现商业化、网络化和多样化特点。
(一)市场化
国有文化体制改革将黄梅戏艺术生产推向市场,通过商业形式进行传播。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例,近年来创演或复排的新旧剧目约20余部,这些剧目纷纷推向海内外市场。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也把“开拓主题项目演出、合约式演出、营销式演出和公益性演出”作为主要业务范围。而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官方简介是“演出经营,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全民综合性专业艺术团体。”[19]明确指出剧院性质属于全民制国有企业。此外,很多地方黄梅戏院团采取“送戏下乡”的形式在露天搭台或者室内剧场表演,这种演出虽然是公益性传播,但是演出费用是由政府支付给院团,实际上也是商业化的艺术生产。
(二)网络化
依托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传播黄梅戏。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官方网站为例,该网站主要栏目有“关于我们”“剧院动态”“演员介绍”“剧目荟萃”,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介绍,涵盖剧院的历史沿革和最新的发展动态等,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中国戏曲网除了设立文图介绍以外,还将包括黄梅戏等优秀剧种的代表性剧目上传网站,网民免费下载。“戏剧网”“黄梅戏故乡网”“黄梅戏网”“安庆网络广播电视”“黄梅戏在线”以及各黄梅戏院团官网等,都通过多种形式介绍黄梅戏。
(三)多样化
黄梅戏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以黄梅戏舞台剧为基点,通过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黄梅戏电视栏目、黄梅戏艺术节、黄梅戏广播电视大赛等形式全方位传播。2003年,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迎来第三届盛会,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主演的《徽州女人》亮相艺术节,被誉为“文化转型下的人文吟唱”[20]。历届艺术节成为优秀黄梅戏作品荟萃展演的盛宴。安徽电视台黄梅戏电视栏目“相约花戏楼”,已播出200多期,产生广泛影响。还有黄梅戏音像制品、黄梅戏广播及广播大赛①如2002年上海电台的“戏剧曲艺广播”、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戏曲广播(2008年推出),2007年开始举办的“黄梅之星”,2012年起举办的“黄梅戏戏迷大赛”等。、戏曲文化下基层、黄梅戏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形成多种形式的传播。此时黄梅戏在海外也有传播,2009年6月,应芬兰科沃拉市政府邀请,传统黄梅戏《回门》赴该市参加“中国文化周”活动[4]3,2013年,第六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展演《女驸马》并获得“特别奖”。走出国门的黄梅戏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也是彰显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形式,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