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在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中的优化路径
2022-03-16王静然
王静然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母体”[1],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强调和谐、自强、以人为本,注重朴实价值观的培养,这正是未成年犯罪预防理念所倡导的思想。未成年犯罪多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也是不良情绪外化的体现,更是在成长中自我矛盾的外在呈现,是面对各种外在冲突无所适从,又不愿屈服的幼稚表现。而中原传统文化重在德性发展,在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中传承中原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不仅有利于培养未成年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有利于缓解未成年人在成长期面临的矛盾和冲突,引导未成年人走出迷局,走向理性,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减少犯罪心理的滋生。
1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在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中的意义
1.1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未成年人平和的处事心态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和谐思想,其蕴含着做人的基本标准──“顺应天道”“至诚至信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2]人的天性至真、至善、至美,但在人为环境的影响下,人性受污染,只有在良好的社会教化下,不断修身养性,改正自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抑制不良心理的滋生。“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思想的教育引导,有利于未成年人认识到和谐的重要性,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优化人类生存的环境;只有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缓解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抑制反社会心理的滋生;只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才能消弭人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样,只有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才能减少自我矛盾,才能遵天道,顺人心,成就理想自我。由此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以平和心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督促未成年人时时检视自我,化解未成年在青春迷茫期的戾气,缓解不良情绪对未成年人格品质的影响,培养和树立至真至诚的健康心理,抑制内心邪恶的滋生,减少犯罪的产生。
1.2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涵养未成年人的家国情怀
中原文化强调大一统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根植于心灵深处的民族基因,凝聚了中原儿女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自豪感,由此产生了融合多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中国意识,也是中国特色的集体主义精神。传承中原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未成年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减少因狭隘心理滋生的社会矛盾,抑制犯罪的产生;而“以民为本”,“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更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意识和家国情怀。
1.3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树立未成年人的自强品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有利于引导未成年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在“天人合一”的辩证和谐理念引导下,中原文化培育出自强自立、开拓创新精神。[3]这一精神有利于引导未成年磨砺自我,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心态。由此推动未成年积极面对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与烦恼,理性看待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既不因不足而自卑,也不因优点而自负,而是公正客观地看待自我,锐意进取,不屈不挠,以此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抑制颓废自卑心理对健全人格的影响。
1.4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德行”
中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除了法的治理外,离不开德的引导。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正是中原文化中的“八德”。[4]孝是孝心,感恩父母,孝顺父母,才能感念国家、集体,才能产生利他情绪,抑制私心私欲的影响;悌是兄弟友爱,和顺恭敬,只有兄友弟恭,才能避免祸起萧墙,才能减少家庭矛盾,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只有树立谦让的品格,才能广交好友,减少矛盾;忠是尽忠,只有尽心尽力履行自身职责,践行自身责任,才能忠于祖国和人民;信是诚信,重诺守信是人之根本,只有诚信待人,才能收获信任和尊敬;礼是礼节,守礼才能守规矩,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核心体现;义是义气,是道义,是正义感的集中体现,是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精神的源泉;廉是廉洁,是大公无私,只有廉洁的人,才能不贪小利,抑制贪欲,克勤克俭;耻是羞耻,是自尊自重,有羞耻心的人才能正视自我,检讨自我,勇于面对自身的过错和不足,正如孔子所言:“知耻近乎勇。”未成年人只有懂“八德”,识“八德”,有“八德”,才能获得认可,战胜自我,减少越轨心理的滋生。
2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在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中的问题
在习近平主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河南各地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也更注重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既有课堂上传统文化的引导,也有课下“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然而,这些传统文化教育在应对未成年犯罪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很难引领未成年人认识到中原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实质,也难以推动未成年人在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建构正确的价值观,更不足以全面预防未成年犯罪。
2.1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功利化、形式化
为预防未成年犯罪,河南各地均加大了对未成年进行中原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然而,各地表现多呈现功利化和形式化现象。在应试教育氛围下,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倾向于简单的枯燥的传统文化知识记忆,这种“以知识为本”的功利主义教育,使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陷于工具理性中,很难启发学生领略传统文化对信仰、理想和价值的引领作用,也难以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启发下走出青春期的困惑,反而使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抵触心理。[5]为响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号召,有学校将汉服确定为校服,也有学校举办大型祭祖活动、“孝亲敬老”活动,各地“经典诵读”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传统文化犯罪预防教育不能只流于形式,重要的是如何将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思想转化为引领未成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代精神,引导未成年树立健全人格和积极心态,由此才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产生。
2.2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狭隘化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领悟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理念,践行于日常生活中。而现实中却存在曲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将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狭隘化。有些学校将其等同于德育,在《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但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不仅限于品德培养,更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时能产生共情,直面内心的矛盾,抑制恶的冲动,以此预防越轨心理,甚至是犯罪心理的滋生。这种教育狭隘化的表现还体现在将传统文化教育简单等同于基本的经典诵读,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精神引导,甚至在传授过程中不加区分,盲目地把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等同于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思想奉为圭臬,导致出现了压制女性独立意识的“女德班”,更有儿童国学班出现虐童的犯罪现象。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狭隘化的表现使得犯罪预防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3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形式机械化、滞后化
河南各地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多通过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以课程教育的形式呈现,或通过举办大型传统文化表演的形式进行,但这些教育形式大而化之,整体表现专门化、统一化[6],缺乏灵活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只知其意,不知其理,难以产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共鸣。此外,有些学校在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中手段滞后,依然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和虚拟仿真实验模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致使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犯罪预防教育中缺乏兴趣,更缺乏将其内化和实践的动力。
2.4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加强文化自信的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确实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但针对未成年犯罪问题进行专门的传统文化犯罪预防教育却缺乏针对性,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多注重古文经典、文化习俗的知识传递,少有结合未成年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即使多数学校在品德课堂进行传统优秀文化品德教育,也多缺乏现代实践意义的指导;而且不区分年龄段和年级,但凡传统文化教育所涉及多是基础品德,忽略了不同年龄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认识上存在层次差别,更缺乏对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学生心理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
3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在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中的优化路径
3.1 基于“事前―事中―事后”犯罪预防模式,建构层次性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应针对不同未成年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对未有不良习性的未成年进行传统文化犯罪预防教育,应注重事前防范,对应不同年龄段进行可承受范围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即可;对有不良习性,甚至已有行为劣迹的未成年而言,应结合其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对应相近历史典故,使学生推己及人,认识到自身行为偏差的危害,有意识地提醒并监督其改过纠错;对于因行为劣迹被处罚过的未成年,应进行事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历史典故,引导少年认识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使少年重拾信心,重塑健全人格。为使“事前—事中—事后”犯罪预防教育模式常态化,有必要建构以行为表现为判断标准的层次性中原传统优秀文化课程结构,区分不同个性、不同心理群体,确定对应事前预防、事中预防和事后预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7]
3.2 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中原传统优秀文化预防犯罪教育的创新型转化
传统教育注重课堂知识传授,且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然而,没有积极参与,就缺乏了学习的乐趣,自然也难以调动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反而容易产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抵触心理,但若运用人工智能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传统文化魅力和精神。首先,有必要运用VR技术创建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的虚拟仿真实验课堂。在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体系中开辟出虚拟仿真实验课堂,使学生在虚拟的古代世界中感受古文经典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启发学生由古思今,开拓创新思维,把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切实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其次,有必要开发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义务教育学习APP。融媒体时代,未成年人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媒体,与其监督未成年健康使用手机媒体,不如,巧用手机媒体督促未成年养成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良好学习习惯。由政府通过政策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开发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义务教育学习APP,将中原传统优秀文化以知识问答、情景再现、互动参与等模式嵌入智能APP,由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各学校引导学生加入APP设置的班级系统,将中原传统文化学习日常化,并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考标准,以此督促学生积极学习中原传统文化知识。最后,有必要用中原传统优秀文化净化对未成年开放的网络文化产品。媒体信息的多样性和良莠不齐,易使缺乏甄别能力的未成年受网络不良信息的污染,为净化未成年的心灵,政府应督促各软件开发商设置对未成年的内容禁制,并应积极监督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呼吁网络媒体在事件报道中融入传统文化理念的评价分析。
3.3 完善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机制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中和谐思想、自强奋进精神和“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都是预防未成年犯罪教育中的核心思想,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比率,有必要将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不仅在品德课堂上要有意识地传承中原传统优秀文化,将其中的文化思想和抑制犯罪滋生的理念以具有启发意义的典故,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有的放矢地道德法制教育,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和品德学习过程中产生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应在组织的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古今对比的形式,将现代法制教育思想与中原传统文化理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学习中能结合案例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而不是纯粹的机械的文化知识学习。
3.4 实现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与未成年心理教育的层次融合
在具有现代性、时尚性、消费性、草根性和无厘头性[7]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下,部分未成年功利思想浓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8],致使三观迷失,政治信仰缺乏,道德价值偏离。知识性传统文化教育不仅难以解决这些心理问题,而且也有使传统文化被未成年娱乐消费的风险。为扭转问题未成年的错位心理,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不能止步于知识性文化传授,应结合问题未成年的扭曲心理,进行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在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创新教育手段,通过课堂辩论、小组讨论等灵活方式,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理念与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实比较基础上,直面流行文化的弊端,正视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在践行传统文化理念的实践中重塑三观,建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意识,提升民族自豪感,树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信仰。对于有顽固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不仅需要课堂和实践活动中的集体引导,还需在课下进行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的追踪教育,一旦发现有越轨行为,应结合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进行不失体面的教育引导。心理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彻底改造问题未成年的错误心理,需建立传统文化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长效机制,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下,积极引导未成年树立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培养健康心理。
3.5 构建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社会联动机制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是浸染性教育,需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也需有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配合互动。传统优秀文化犯罪预防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未成年习得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并能切实践行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学校是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学习的主场所,家庭和社会是未成年践行传统文化理念的实践场所。为建立长期有效的互动机制,有必要运用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建立灵活的“云家长会”沟通模式,学校教师应把学生每天所学到的中原传统优秀文化发布在平台上,要求家长结合学生每天所学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实践引导,并将实践情况以周为单位发送给负责老师,由老师进行综合测评,以此督促未成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把握其思想核心,体验其实践意义。为配合学校和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社区组织应从提供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比如在围墙、板报、健身器材、公交站台张贴弘扬中原传统文化理念的图画、古文经典文字片段及典故,还可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知识问答活动和理念践行比赛,使未成年人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中耳濡目染地进行理念内化,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以此构建健全人格,抑制犯罪心理的滋生。
3.6 建立中原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
未成年人自控力不足,仅仅依靠其自我约束,很难保证践行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的效果,也很难避免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滋生越轨心理,因此,有必要加强外在监督,以督促未成年积极践行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培养良好的行为心理。未成年的社会行为辐射范围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加强对其行为的实效监督,有必要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一体化监督网络。家庭监督是主体监督,监督未成年在家庭中的角色扮演效果是否切实符合“孝悌”的传统理念,监督未成年的生活作息,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学校和社区监督是辅助监督,学校主要监督未成年在学校是否践行了“中庸之道”的和谐思想,而社区主要监督未成年是否切实践行了“礼义廉耻”的价值理念。有监督就会有约束,在家庭—学校—社区的监督网络下,未成年践行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就有了外在防护氛围,有利于督促未成年积极学习和实践,切实实现中原传统优秀文化在现实中的传承和转化。
监督是外在软督促,若只有监督没有问责,监督效果会适得其反,因此,有必要建立违反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言行的未成年问责机制。问责的主体依然是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主,辅之以司法机构。对于违背“孝悌”理念的一般家庭失当行为,由监护人以家务负担、削减零花钱等形式要求未成年承担责任;对违背和谐思想的校园不当行为,由教师以背诵传统文化知识、增加校园义务劳动等形式要求未成年承担责任;对于在社区有违反社区规则的不当行为,由社区机构在家长的辅助下要求未成年承担赔偿、社区义务劳动等责任;对于严重违反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并触犯法律的行为,由司法机构进行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问责虽有轻重,但在中原传统文化理念的教育引导下进行问责,无论轻重,均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督促未成年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也能督促未成年积极践行传统文化理念,实现中原传统优秀文化在未成年犯罪教育中的传承和转化。
4 结语
中原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忠君爱国”“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观,有利于未成年人正三观、树信心,培育健康向上心理,以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抑制和减少犯罪心理的滋生。因此,传承和转化中原传统优秀文化是预防未成年犯罪不可缺少的一环。为避免中原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狭隘化、功利化和滞后化,应重建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的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并在教育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型转化,将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入其中,联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和监督未成年践行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同时建立对未成年践行不当行为的问责机制,切实实现中原传统优秀文化理念在未成年犯罪预防教育中的传承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