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规约下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特点研究
2022-03-16陈昕
陈 昕
(南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0 引言
在意识形态的规约下,诗歌创作以及翻译呈现出了很多的特点,而且在不同时代不同的诗歌往往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对诗歌创作与翻译的特点进行研究,能够透视特殊环境下作者以及译者的心路历程,更好地研究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以及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所以本文将以郭沫若和冰心二人为例对他们诗歌创作与翻译的特点进行研究。
1 意识形态与文学作品的生产和翻译密切相关
意识形态包含社会背景、人的认知与精神世界这两大方面的因素,诗歌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最终促使诗歌作品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首先,诗歌中所选择的某些题材通常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并受到了意识形态的规约,这主要由于艺术的生成过程中离不开意识形态氛围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每一时期当中都有意识形态的价值中心,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诗歌的意象就和意识形态的发展道路互相结合,价值中心也成了每一个时代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甚至可以说价值中心是各种主题的复合体。其次就是各个意识形态的产生往往会非常复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意识形态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与个人精神相互结合而成的统一体,会直接对诗歌的创作以及翻译产生影响。此外,意识形态更是一个受多元矛盾决定的结构,它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识形态内在的一些矛盾以及冲突在诗歌当中都能够得到体现。因此注重对文艺作品的话语进行分析能够明晰诗歌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更好地追寻其中存在的审美价值。针对诗歌的翻译这一方面来说,译者虽然不会直接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但是他们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意识形态对翻译者行为的影响主要是在译者对原话语的“改写”上体现的。勒菲弗尔在将翻译定义为“改写”时就认为在不用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意识形态以及诗学形态这两方面的影响,译者在对原作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进行一定的修改,以便于他们翻译出来的作品能够更好地迎合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以冰心的译文《古老的北京》为例,这一作品是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在当时的历史年代下,中国意识主流形态还是反抗日本的侵略,这同时也是诗歌创作及其翻译作品的思想背景。因为意识形态和作品的翻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如果从意识形态方面来对这一作品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意义,这不仅能够对诗歌创作以及翻译的全过程进行还原,而且还能够对当时特定的意识形态下诗人与译者的思想建构对诗歌创作以及翻译行为的影响进行剖析。
2 意识形态对郭沫若五四时期诗歌翻译的规约
郭沫若是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他翻译了大批的诗歌文学家的著作,在20世纪20-30年间是郭沫若译作事业最鼎盛的时代。“五四”是一次特点鲜明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传统的旧社会机制已经开始瓦解,新的社会制度也正在产生。有了“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的指引,各种国外的思想逐渐开始进入到我国,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译不仅承担着西学东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对原有旧文学体制进行改革并建立新文学体制的任务。郭沫若作为那个时期的先行者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他在那一时期的翻译实践活动和他所选择的翻译方针都反映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顺从,同时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还推动了中国当时思想文化新体系的形成。
郭沫若最早接触到的作家是泰戈尔,大约在1915年左右郭沫若第一次接触到了泰戈尔的《新月集》,《新月集》当中简单易懂的语言不仅使他与国外文学之间的阅读障碍被打破,而且《新月集》采用的散文风格促使郭沫若产生了对我国传统诗歌进行改变的观念,他逐渐认识到诗歌其实可以以无韵和口语的方式呈现。当年郭沫若刚接触到泰戈尔时正值人生的低谷期,泰戈尔具有泛神哲学思维的诗歌使得郭沫若精神上的壁垒被打破,解开了他的心结,因此郭沫若对泰戈尔的诗歌产生了共鸣。
1915年又是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教育民众,为民众们宣传民主和科学,力求打破旧文化的桎梏,使得文学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所以白话在那个阶段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在这样的历史时代下,郭沫若对这一运动的响应就是选择泰戈尔的诗歌并运用白话文对其进行翻译。此外“新文化运动”当中还倡导“人道”以及“博爱”,而泰戈尔的诗歌充满了“爱的哲学”,无疑契合了当时阅读者们的需求,因此选择泰戈尔的诗歌进行翻译成为了郭沫若最为明智的选择。在1919年五四运动正式爆发,彻底点燃了人们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热潮,在这一历史时期科学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时期的郭沫若虽然身处日本,但是也同样感受到了国人们的热情,便逐渐开始投身于这场运动当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惠特曼正式进入郭沫若的视野当中。惠特曼摆脱旧套的创作风格与当时的五四运动精神非常契合,因此在惠特曼的诗歌当中,郭沫若找到了宣泄自己感情的寄托。而郭沫若也在对惠特曼的诗作加以翻译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作品自我解放的做派,同时也学到了突破一切拘束的自我诗体形式。在五四这一时期,虽然白话文和新诗都是启发人民的主要工具,但是白话文的发展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无迹可寻,在这种的状况下就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摸索过程。而对于诗文的翻译无疑成了当时中国文坛上对于新诗进行探讨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因为诗人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吸收一些外来文化,而且还能够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他们诗词的创作形式加以总结,从而更进一步地为自己的写作活动积淀。郭沫若在对惠特曼的《草叶集》进行翻译时采用白话文不仅是对译诗形式的一种创新尝试,更是直接导致了后来《女神》这一作品的出现,这不但为中国后来的新诗写作提供了典范,同时也确立了他在中国国内诗坛当中的重要地位。
在1921年,创造社成立,它与当时其他的一些文学社团类似,都是对白话文进行推广,而且还要在中国引进一些西方文学。因此诗歌也是他们重点翻译的一个部分,受到五四时代翻译语境的影响,因此那些与时代以及社会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更容易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郭沫若在1920年到1930年之间就大量地翻译了雪莱和歌德的作品,这既能够迎合五四时期中国社会诗歌受众的思想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且还能够对人们所信奉的无产阶级主张进行宣扬,一定程度上,为无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通过文学作品,尤其是通过当时兴起的汉语白话文诗歌创作和译作进行传播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新诗最初创建的阶段。由于受到了泰戈尔译诗的影响,我国的诗坛开始盛行小诗,但是这种形式的诗内容比较单薄而且诗的形式十分匮乏,以至于后来创作出来的新诗都比较空洞而且缺乏美感,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郭沫若才会在刚刚创作了《女神》之后又开始着手对《鲁拜集》进行翻译。从内容这一方面来说,鲁拜诗当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性以及反抗精神,能够很好地契合五四运动的伟大精神。从形式这一方面来说,莪默伽亚谟的四行诗与我国古代的古诗有很大的相似性。郭沫若在对《鲁拜集》进行翻译时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格律形式,而且在翻译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富有诗性的语言,进而使得翻译出来的作品更加符合国人的语言审美观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鲁拜集》的成功翻译有力地打击了当时只顾翻译而不顾形式的行为,使得人们的译诗观念开始发生改变,促进了新诗的文体构建。由此可见,译者对于诗歌文体的选择往往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不仅是为了顺应当时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某种文学目的,而且还是为了能够推动文学朝着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创作以及翻译不仅承担着传播思想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构建新诗体以及语言的作用。但是在诗歌的创作以及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够受到人们的欢迎,进而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建构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