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研究生助教选聘制度初探
——以武汉大学为例
2022-03-16方祥玉
方祥玉
(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2014年,在《教育部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文件中指出,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有助于培养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增强研究生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是研究生在实践中培养的有效途径[1]。
根据武汉大学201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武汉大学于2018年秋季正式启动了以贯彻“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的通识教育理念为主线,实施“4-2-60-600”的通识教育方案[2]。基于此,结合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武汉大学开始为部分本科生课程选聘研究生助教,包括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的两门通识导引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以及公共物理、公共数学和公共英语课。
1 研究生助教的定位
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担任助教工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研究生实现从学习者向管理者、教育者的转变,成为复合型人才[3]。
武汉大学本科课程研究生助教岗位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科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可以增强研究生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奉献服务意识。
由于本轮研究生助教岗位均为本科生课程,且大多数将服务于两门通识导引课,因此该项工作并未交由具体开课学院承担,而是由本科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统筹负责,包括助教的选聘、培训、考核以及薪资发放等。
结合岗位的不同学科特点以及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工作实际需要,武汉大学研究生助教按照工作量的不同分为A类和B类,除了承担作业批改和一般答疑工作外,还从工作和培养两方面提出要求并进行考核,特别是两门导引课的助教,工作内容还包括随堂听课,协助主讲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设计、课程问卷调查等教学咨询工作,协助任课教师搜集、整理并发布“小班研讨”所需文献资料,组织自己所负责小班的研讨活动并做好记录等。
2 研究生助教选聘机制及实践过程
研究生助教选聘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定岗定责、自愿报名、择优选聘、过程考核的流程。
2.1 定岗定责是共同完成教学改革目标任务的基础
研究生助教工作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紧密围绕着学校教学改革目标任务进行的,特别是针对本科一年级课程中的导引课和公共基础课来说,如何让学生尽快完成从高中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如何迅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是学校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系列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同时也是研究生助教定岗定责的主要依据。
学校在设置不同课程的岗位时,按照学科特点细化了岗位职责与要求。如对公共基础课中的物理和数学助教岗位,主要以批改作业、上习题课为主,同时对应聘者进行专业知识笔试;对导引课助教岗位,则须提前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全程听课、组织小班讨论。
对同一岗位的不同学时数课头,也根据工作量的多少予以区别,给付不同薪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岗位待遇的不公平现象。
2.2 自愿报名是激发研究生内在驱动力的前提
按照学校2016年出台的《“三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在读研究生可以申报助教、助研、助管岗位,但同时也指出,各单位优先考虑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尤其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后仍不能缓解经济压力的研究生。这就使得学校现有的“三助”岗位上有不少是因经济困难而被动应聘的研究生,其工作动力略显不足。
为了更好地激发出助教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个人特质,本类助教选聘没有采用经济是否困难这一考量指标,代之以全开放式、跨学科的自愿报名,面向对象为全日制在读硕士生(二、三年级)及博士研究生。
10月21日下午,《妈妈宝宝》杂志携手月喜月子会所在上海举办“科学喂养”主题沙龙。婴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是人一生中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给予婴儿科学喂养至关重要,通过本次活动,现场教授孕妈妈科学喂养的知识和方法,避免婴儿喂养常见的误区,让孕妈妈们大呼受益匪浅。
经过四年8轮的实践,自愿报名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在岗位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每学期从最初报名的352人增加到542人。
2.3 择优选聘是提升研究生助教培养质量的关键
有关资料表明,国内985高校的在读研究生生源越来越多样化,来自本校及同类别研究型高校本科毕业的学生比例不高,这对研究生助教的选聘工作带来一些困扰。具备报名资格的在读研究生是否有足够的岗位胜任力?能胜任该岗位的研究生是否能够适应新角色、发挥潜在能力?这是研究生上岗前亟待探明的问题。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的结果,我们采取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择优选聘方式。首先是学生教育背景的筛查,报名信息中涵盖学生本科毕业院校及专业、本科阶段成绩专业排名,这两项信息以一定比例权重计入总分;其次是学生须提前完成一项500字的小作文,主题与内容均与申报岗位相关,主要考察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初审一般在开学初前一周完成,开学后即进入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阶段,这也是选聘助教的核心环节。经过几年的迭代升级,目前W大学的助教培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通用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设岗学院合作完成。通用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技术应用、历届优秀助教经验分享等模块,而专业技能培训则根据课程不同,包括专业课程作业批改规范、小组讨论技巧、互动技巧等。所有培训内容均可线上线下互代,充分适应了特殊时期培训工作的实施要求。培训中,学生的学习数据、作业完成数据也可以通过平台导出,计入总分。
综合上述环节中的各项数据,将会为申请者生成上岗前的定性定量数据,定性数据包括该生的主观意愿、兴趣偏好、可能潜力领域等,定量数据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度、课堂互动频率等。最终将根据此项数据决定是否选聘申请者。
2.4 过程考核是完善研究生助教选聘制度的保障
研究生助教的选聘并非以上岗为终点,其在真实教学工作中的实践和表现也是选聘制度的一部分。为此,制度在设立之初就特设了奖励机制,学校为考核总评情况排在该学期全体助教前30%的人员授予“武汉大学优秀助教”荣誉称号,并发放奖励绩效。
每学期末,将综合研究生助教的自评总结、授课教师的评价、班级本科生的评价以及负面意见清单,对助教进行总评,至此,助教选聘工作才算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对研究生的“培养”功能,发挥出研究生参与学校实践育人活动的积极作用。
3 选聘机制中的问题及对策
武汉大学本科课程研究生助教选聘工作在四年多的实践中,顺利支持学校完成了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生培养效果,为学校其他专业课程助教的选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症解决。
3.1 不同课程助教定位须与时俱进
制度执行之初,仅以工作量时长的多少区分了两档薪资,但对不同学科助教工作的难度缺乏更为细致的考量,尤其是通识导引课,第一次开课就面向全校一年级本科生,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助教都十分缺乏经验,绝大多数助教尚不具备组织导引课小班讨论的专业能力,对专业知识同样参差不齐的本科生也难以开展有效的辅导。
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也干扰了助教工作的开展,原来只起到部分辅助作用的线上授课技能很快成为老师、助教和学生之间的主要沟通渠道,助教是否能迅速适应新的辅助授课要求也对该课堂的教学质量优劣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助教定位应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特点与时俱进。武汉大学除了及时加强多种线上教学平台、教学技能的培训,还专门建设了线上研究生助教培训课程,便于助教在工作过程中随时回看;对通识导引课,选聘相关专业的博士生担任VIP助教,多次进行讨论课示范,开展助教间的朋辈学习;细化每门课程助教工作量,以多种标准发放薪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3.2 加强研究生助教的实际能力考核标准制定
由于不同的课程类型,不同学科助教对于工作职责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对于助教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4]。尽管目前的考核过程较为完整,从阶段上看,包括岗前考核、培训考核、上岗考核以及期末考核;从评价主体上看,包括助教本人、授课教师、班级学生。但仍然存在重流程轻质量的现象,比如有些助教在自我总结中明显存在评价过高,缺乏对自身弱点、工作不足的分析和改进思考;在与学生沟通的QQ群、微信群中,公然邀约学生给予好评;在请授课教师做评价时,常常自拟好评后请老师签字。
以上现象固然带有一些传统“人情味”,但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应该从制定科学可衡量的“助教能力标准”着手,加强过程监管。针对武汉大学目前的评价体系,还可以从评价主体上加入同行评价,即助教间相互听课、观摩后互评;重视学生反馈中的负面意见,每单必查、每单必复。
3.3 完善研究生助教“退出”机制
尽管每学期的研究生助教报名、培训工作平稳有序,按时上岗率达100%,但在学期中段,还是有极少数学生因各种原因不适合助教岗位。有些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比如身体生病、个人事务时间冲突等;还有一些是其他原因,比如研究生导师认为助教工作与完成自身学业无关、不允许其担任助教;还有的是任课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合作,认为其不具备足够的岗位胜任力。
以上情况对所涉及的课堂影响较大,对确已无法继续担任助教的同学,只能商请其他在岗助教代课;对授课教师判定其能力不足但个人意愿仍然强烈的同学,尚无法中途辞退,一般商请授课教师加强对其专业指导或减轻部分工作。
由此,选聘应包含退出机制,可以在培训结束后按1:1.2试行候岗制,并分拨适当的经费予以支持,候岗助教可以参与到实际课头中先行培养;学期中,对不符合要求的助教予以中途退出,候岗助教递补。
3.4 强化引导研究生助教的奉献服务意识
研究生在担任本科课程助教的过程中,既是授课者也是学习者。除了专业知识、讨论技巧、人际沟通外,还应该加强奉献服务意识。这既是职前培训的需要,也是自身成人成才的第一标准。
引导研究生奉献服务,要有温度有广度。授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培训课程的润物无声、优秀同伴的互相激励,都是较好的方式。只有让研究生直接体会到奉献的价值,才能真正影响他们实现终身理想,进而也影响到一批本科生的健康成长。
4 结语
研究生助教选聘制度,是高校研究生助教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研究生作为亦师亦生的特殊角色,在学校“三全育人”协同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遵循最根本的教育规律、致力于共同提高教学质量、融合“助学”和“培养”功能,这是研究生助教选聘工作的目标。此外,处理好教师—助教—学生三者的主体关系,亦是研究生助教育人育己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