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绘本教学活动的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研究
——以数学绘本《糖果店的有奖竞猜》为例

2022-03-16刘雨青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方位糖果规律

刘雨青

数学绘本是将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图画和简单明了的文字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学世界通过较为直观的方式描绘出来,将数学知识、数学概念与故事融为一体,让孩子在故事中轻松获得数学知识,这种方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征,可以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儿童潜意识中的认知体系,[1]是广受儿童喜爱的教学辅助材料。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幼儿教育整个学科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数学教育的实行标准和最终目标是让幼儿可以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从中体验数学的重要和乐趣。[2]在依托数学绘本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动手操作、游戏互动等多个环节,逐渐积累感性经验并掌握相关数学基本概念,对数学产生基本的感性认知,因此数学绘本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数学认知的形成和学科体系的构建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我国作家谢茹的数学绘本《糖果店的有奖竞猜》(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8)的教学活动为例,从“发现排列规律”“感知空间方位、平面图形与点数的关系”两方面具体分析幼儿在数学绘本教育活动中的数学认知发展,证明了教育活动中引入数学绘本是有利于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

一、数学绘本的教育价值

其一是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数学绘本借助生动的画面、简洁的文字,将晦涩难懂、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融于有趣的故事中,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数学教材的认知。即便绘本的内核,也就是其中所要讲授的数学相关知识并未真正被幼儿所内化,但这并不影响数学绘本对幼儿数学学习产生推动作用。数学是对客观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一种理性认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感性的体验也一样有助于幼儿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一个充满激情、情绪高昂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其逐渐形成积极、正向的学习情绪,有助于幼儿对有关数学概念和知识的掌握与理解。[3]而这些积极的态度与体验在幼儿后续的学习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其二是发展思维能力。图画和语言是绘本的主要表现形式。Elia和同事经过科学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绘本中的图画更能激发孩子的数学思维。图画传达的信息多于单纯文字所传递的信息,将文字蕴含的内容借助图画的具象功能展示出来,更能刺激幼儿表达出较多的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话语。此外,相关研究还发现相较于文字与信息图片的组合形式,将其与具象图片结合更有助于幼儿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并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4]

其三是培养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活动对数学的体验、感悟和反思,是在实际情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特征。[5]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其对个体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从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培养儿童的数学素养。具体的实施步骤是首先要让儿童了解到数学的作用,这是促进幼儿数学素养发展的关键,接下来就是要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幼儿数学素养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内容与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子领域。其中,数学认知子领域又包括: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有的学者将学前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分为数、计算、空间与几何、测量和模式几个方面。[6]因此,我们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和已有分类进行整合,将感知数量关系、数的运算、空间与几何、逻辑推理、分类排序、时间、统计与概率、测量、数学问题解决与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作为幼儿最主要的数学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学前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7]教师可以从以上这几个方面对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进行评价。

当然,幼儿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也可以进行自评。幼儿自我评价主要是在幼儿园教育的“健康、科学、艺术、社会、语言五大领域”范畴内。

三、在数学绘本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作用

3-6岁的儿童学习数学时需要借助实物,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幼儿在此过程中,“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不断的试错也是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的必经之路。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入数学绘本,会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例如在进行比较大小、找规律、认识形状的数学活动中,加入数学绘本使得教学活动更富有情境性,幼儿可以在“得到糖果”的互动游戏情境中逐渐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首先,教师可为幼儿呈现数学绘本故事,将孩子带入到糖果店的情景中,并展示各种各样的“糖果”,提高幼儿对“糖果”的兴趣;其次,引导幼儿自己找糖果的规律,因为有前期阅读绘本故事的铺垫,幼儿在面对真正的 “糖果”时,找规律就十分简单;再次,组织升级版游戏,让幼儿在互动操作中体验“找糖果”的乐趣,感知数学的魅力;最后,教师总结,并进行活动延伸。教师可将教学活动中所用到的材料都投放到区角,让幼儿随时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巩固练习,积累学习经验。

四、将数学绘本引入教学活动的实施

第一,发现排列规律。幼儿对排列规律的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体现幼儿推理思考的能力。基于幼儿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对于排列规律的掌握也是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以蒙氏教具长棒为例,4~5岁的幼儿在完成排序的过程中,首先会先找最长的和最短的,接下来就进入到了“试一试”的过程,教师要想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难度递进,如在进行以寻找规律为目标的中班数学活动时,教学过程就可以按照了解规律——总结规律——教师展示新规律——幼儿创造新规律的步骤进行。

在进行数的概念的基础教学时,关于排序相关知识的教学是基于事物本身的差异性展开的,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事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思维。[8]而该绘本就很好地将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并对其排序这一概念融入其中,绘本中糖果的排列都有规律可循,能够很好地帮助并引导幼儿寻找糖果的排列规律,从而加深对排列顺序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绘本中出现的规律有“红,黄,绿,红,黄,绿……” “草莓味,梨子味,苹果味,草莓味,梨子味,苹果味……”,教学中可以在保障原ABC规律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中的两个部分交换位置(如第一组的A与第三组的B交换),然后让孩子找出这两部分。这一过程对于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不仅要求他们能够对事物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还必须拥有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力,而这一环节极度符合维果斯基的“跳一跳摘苹果”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这一理论,再结合该绘本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幼儿之间认知的差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

第二,感知空间方位、平面图形与点数的关系。

幼儿对方位的辨别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需要幼儿多感官的参与,对幼儿来说,左右方位关系是所有的空间方位概念中较难掌握的,有关学者一致认为幼儿关于空间方位的认知是基于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左右的逻辑顺序。[9]而幼儿关于平面图形的认知是基于半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的顺序。《糖果店的有奖竞猜》是以规律为主的数学绘本,由图画和少量文字组成,但我们依然可以深挖绘本中关于空间知觉的教学内容。

在绘本中出现的规律有“红,黄,绿,红,黄,绿……”“草莓味,梨子味,苹果味,草莓味,梨子味,苹果味……”,呈现的是ABC规律,教师可以把“糖果”凌乱地摆在桌子上,进行上下方位的提问,如红色糖果在绿色糖果上面还是下面?草莓味的上面是什么味道的糖果?也可以排成一排,进行简单的左右方位提问,如红色糖果在绿色糖果左边还是右边?草莓味的糖果在苹果味的左边还是右边?

幼儿在生活中辨别图形类别和大小主要通过直观比较,以目测和自然测量为主。绘本中出现的规律有“圆形,正方形,圆形,正方形,圆形……”“大糖果,小糖果,大糖果,小糖果,大糖果……”,呈现的是ABAB……的规律。教师可将形状与大小相结合,把半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形状分为两组,一组为大的形状,一组为小的形状,然后组织幼儿进行“我在哪里”的游戏,如我是小梯形,我在哪里?幼儿在大小与形状的“双重挑战”下,能有效提高数学能力,发展数学认知水平。

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活动中,教学的重点是数数,如从1数到50,这样“顺口溜”的认知模式,只是简单的口头记忆与模仿。教师可以在幼儿基本了解左右关系之后,借助绘本使幼儿对数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可以把绘本中的糖果打乱形状、大小、“口味”,排列成一排,组织幼儿进行“左右数数”游戏,如从左或右数第9个是什么糖果呀?正方形的糖果!从左边数在第几个呀?从右边数在第几个呀?这个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左右方位和点数相互间的联系,并将之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而有助于幼儿习得辨别左右方位的数学能力。

数学绘本是要让幼儿“玩”“听故事”,因此教师要借助数学绘本促进幼儿多感官的运用,让幼儿能有更多感官参与活动中,以促进幼儿思维、审美以及情感的综合发展,进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糖果店的有奖竞猜》这一数学绘本,将大量的数学元素融入其中,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习得感性经验,有助于幼儿对数学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利用传统绘本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即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动手操作,与蕴含丰富知识的绘本展开互动,以建立更加科学的发展幼儿数学认知、阅读能力的学习形式。

猜你喜欢

方位糖果规律
认方位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观察:糖果找不同
巧解规律
雨季里的糖果湖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