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讨

2022-03-16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传统

刘 琪

一、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为学生系统性地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小学阶段又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必经学习阶段。因此在农村小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小学生良好价值观的树立。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建立的关键期,学校德育是学生形成道德观念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中富含德育元素,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友善诚信等,在此阶段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使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其次,有助于学校德育质量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德育教学,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入,在丰富品德教育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教师都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质量。

再次,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阵地,小学又是品德教育的关键期,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一方面推动了学校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又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载体。二者相辅相成,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当前农村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师资力量欠缺。乡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很多学校中代课教师占据教师总人数的一定比例,而这一部分教师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往往只具备大专学历,更有甚者,只具有高中学历水平。此外,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习惯根据经验进行教学,不善于主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而年轻教师理论水平很充分,但是教学实践经验欠缺,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真正有效地融合方面缺乏专业的指导。更严重的问题是农村地区小学办学经费普遍匮乏,很难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培训体系,最终导致不少农村学校只能够完成基本的日常教学任务,而对于加强德育教育力不从心。

其二是学生思想教育不到位。很多乡村教师的德育教育更多地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和教育。例如,教师教导学生尊敬长辈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日常生活中,教师对于如何尊重长辈,从哪些方面体现尊重长辈却没有明确告知学生,因此学生只知道要尊重长辈的道理,却不知应该怎样做。

其三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地区的很多家庭因为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学生家长都要外出打工,甚至有父母双方都常年在外,学生跟着祖父母生活的情况。祖父母只能保障学生的基本物质生活要求,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有心无力,更不用说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应当引导其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但事实上,由于很多祖父母或者是因为自身所受教育有限,或者是因为年龄导致的精力不足等原因,无法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导致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育人出现问题,长此以往德育成效就很难得到保障。

三、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第一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其中不乏弘扬精神文明的精品,这些经典传统文化作品都可以作为学生德育的宝贵素材。以历史人物、专著为依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内在的精神共鸣。当今社会很多广为人们推崇的优秀品德,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时,教师可以以民族英雄岳飞为例,让学生体会仁人志士在国难当头的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在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时,可以以司马迁为例,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之所以能完成所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都是源于其立下的恢宏志向。虽然这些历史人物与我们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德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第二是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学校文化活动是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例如,笔者所在校在每天的广播体操之后,穿插中小学生武术体操,在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武术传统文化的认知。此外学校在传统佳节都可以组织相应的德育活动,如清明节的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端午节的纪念屈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内涵,通过开展活动完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育。

第三是利用网络,促进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以往的德育活动中,农村地区受教育资源匮乏的制约,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空缺。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优质的学习资源,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知。因此农村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诸如清明节的“网上祭英烈”,母亲节的“彭城好妈妈”等更多的德育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化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空前提高。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家长和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共同完成学校布置的传统文化学习任务,也极大地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成效。

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学校德育教育切忌生搬硬套,为了德育而德育。对于经典的传统文化资源,学校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水浒传》为例,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热情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奋起反抗封建统治者压迫的故事,但是正如俗语所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小学生毕竟不能准确理解历史的局限性,材料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使个别学生产生反叛思想。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注意甄别和选择传统文化资源中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

此外,学校德育和传统文化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传统文化是德育活动的载体,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的德育活动都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学校和教师重视度不够,德育方法落后,德育师资薄弱等问题。教师应当结合学校实际,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学校德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为学生道德观念的建立、思想品德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传统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