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2-03-16李向荣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轮子数学知识情境

李向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也不断创新变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采取适切、合理的教学措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习得知识的基础上真正内化所学内容,培养和锻炼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在促进个性化发展中涵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要敏锐地观察到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呈现教学内容、科学改进教学方法,精准评价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水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化解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很难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就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法,引导不同层次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选择数学学习内容。在生成数学问题和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动态以及数学学情。在设置数学问题的时候,既不能太过于简单,也不能太过于复杂。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满足学生分层探究之需的数学实践活动,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数学特长。在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中,关注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

二、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好胜心,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同伴的肯定和赞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把握重难点知识以及掌握解题技巧的能力较弱,难免会困难重重,容易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让数学学习更富有趣味性。

其次,合理采用小组讨论、情景教学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渴望和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一)》一课时,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之后让学生讨论分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运用情景:

小贾同学手中有20颗糖果,他想要将糖果平均分给四位好朋友,那么每个好朋友能得到多少颗糖果,每个人手中的糖果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生活化问题的导入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迁移、应用的乐趣,并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再次,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喜欢被他人表扬和赞赏,获得内心满足感,增强参与竞争的信心。因此,数学教师也要洞察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例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互当“小老师”,展开团队评价得分、摘星游戏竞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深度学习的求知欲。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牵引下持续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能力。

三、创设情境,在培养能力和素养中厚植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情境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通过创设学生易于理解的的数学情景,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和相关内容,融入趣味性的情境以导入课堂,借助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问题或探究过程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构问题,并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运用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新课程导入,让抽象知识简单化、可视化、直观化,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时,在课堂导入阶段,笔者寻找到了不同材质、大小的圆形轮子,多角度展示圆形轮子模型,让学生亲手滚动体会轮子在平面物体上的运动态势。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适时抓住时机,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轮子为何可以在水平面上滚动?汽车的轮子为什么不设计成方形?学生们积极进行讨论,众说纷纭,辨析质疑,最终梳理出相关结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探究:如果轮子轮毂的长度长短不一且相差较大,轮子滚起来的情形又会怎样?引发学生理解圆周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是圆形轮子可以在平面上平稳滚动的原因所在。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圆的知识”学习的进阶搭建了支架,并和学生一道回归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知识点解答情境所设置的问题,让探究学习真正发生。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进行新课程导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还可以生成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比较漫长且复杂的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多样化教学策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轮子数学知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两个轮子“走路”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没有轮子的挖挖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