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策略
2022-03-16杨伟忠
杨伟忠
足球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涉及多种多样的体育技术动作,对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校园足球的推广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体能水平与拼搏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农村校园足球发展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解决困难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发展前景良好。
一、农村小学发展校园足球存在的困难
首先是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足球运动是历史悠久并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其场地建设有全球通用的标准,即11人比赛足球场地为长100至110米,宽64至75米的长方形,需用足球用皮革铺设地面,配备球门。[1]随着改薄项目的大力实施,笔者所在县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大部分学校都硬化了操场,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场地和设施也逐步建设和完善,但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没有建设标准化的足球场,学生只能在相对平整的狭小区域内参与足球训练。此外由于缺乏合适的场地和科学的训练,学生在足球训练中轻度扭伤或擦伤的概率也居高不下,导致运动风险过高。
其次是缺乏优质的教师队伍。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送教下乡”政策扶持后,许多学校已经基本解决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然而,校园足球的推广仍然受到师资问题的阻碍。一方面,很多学校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部分教师对足球训练的基本内容只有比较浅显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按照课程要求组织基础性的足球训练,但无法进行更为专业和系统的指导;[2]另一方面,农村学校教师的流动性较高,支教教师任职期较短,往往刚与学生熟悉就要离开,交接时难以完整传达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导致足球训练容易缺乏连贯性与针对性。
再次是缺乏足够的比赛机会。足球是一种竞技性体育运动,具有较强对抗性,学生只有定期参与正规比赛,利用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训练心理素质与运动技术,才能全面提升足球运动能力。由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各学校的间隔较远,加之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开展较大型的校际足球比赛,学生大多数时间只能在学校内进行小型比赛或单项训练,每年一度的学校秋季运动会,也很少将足球列为比赛项目。市县一级的教育局也很少组织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学校也很少与兄弟单位合作举办足球比赛,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竞技机会,难以提高整体足球竞技水平,校园足球被局限在体育课程的范畴内,足球文化的建设也困难重重。
二、农村小学发展校园足球的策略
其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校园足球运动。校园足球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场地与器材的支持,农村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力做好硬件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足球场的设施与教学物资的投放时,学校应综合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学生的数量与教育经费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与维护方案。
其二,开设足球校本课程,使校园足球充满趣味。
学校可组织体育教师群策群力,调查了解学生喜好,借鉴优秀教育案例编写校本教材。足球校本课程要增加常规体育课程没有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时有新鲜感。体育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还可以融入历史、文化、生理与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多角度介绍足球的发展历程与运动精神,使学生在体能锻炼与竞技比拼之余得到人文熏陶。学校还应合理安排足球教学的课时,与常规体育课搭配起来,确保每个班级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足球训练课。与此同时,要合理利用足球的室内教学课时,将有限的室内教学课时用于动作技巧的拆分演示与战术策略的演练,使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增进理解,而对于足球运动的人文知识普及,教师可通过发放相关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自学。随着“阳光体育”政策的推行,校内体育运动的规划更加合理,大课间与课后活动成为与体育课同等重要的锻炼时段,农村学校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时,需要对这类时段善加利用,在大课间活动与课后兴趣活动中加入足球运动的选项,从而推动足球训练的多场域实施。
其三是增强足球师资力量,使足球训练科学合理。
农村学校在增强师资力量的过程中应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新教师的聘任上,纵然有可能聘请到拥有职业足球运动背景的体育教师来校任教,学校依然要在培训在职教师方面下功夫。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外派学习的方式提升本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主动联络相关足球俱乐部,积极参与俱乐部发起的公益活动,并适时选派本校体育教师前往俱乐部学习先进的训练理念与技巧,调整和完善教学思路,这样使得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也能够向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足球训练指导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应完善校园足球活动的评价机制,开放学生投票通道,由学生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定期给予表现优秀的教师以奖励,对于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教师加强培训,确保教师在全方位的评价激励下能够更加注重足球训练教学,踏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障足球训练的质量。
其四,优化足球竞技机制,为人才选拔奠定坚实基础。校园足球是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的具体行动之一,重点在于推广足球运动,并为专业人才的选拔奠定基础。在推广校园足球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足球竞技水平的提高,为足球人才的选拔建立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建设“足球强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优化足球竞技机制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组织与引导的作用,鼓励学校组建足球队,积极参与区域内的足球比赛,努力打造本区域的足球文化。
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每季度举办一次足球节活动,并提供活动经费或引入经费赞助,由当地学校轮流主办足球节,通过为期一周的比赛活动产生冠、亚、季军球队,并评选“最佳射手”“最佳门将”与“最佳领队”等奖项,使学生在热烈的比赛氛围中得到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鼓励。这种活动可以使校园足球成为学校日常事务中的“要事”,各所学校为荣誉必定会更加重视校内足球运动的开展,而本就具有天赋的学生将拥有良好的展示平台,为其走上职业球员的道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此外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交通不发达、课余活动匮乏的问题,学生很少拥有参与大型活动的机会,举办学校间的足球联赛不但有助于普及足球运动,还将极大地丰富农村学生课余生活内容。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活动的育人价值愈加得到正视,农村学校在提升文化课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园足球的建设,校园足球是推动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工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需要落实到课程实施环节,各级教育部门要从场地建设、设施配置、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多管齐下,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足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足球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强大的教师队伍,以丰富的联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足球文化根植校园,推动农村校园足球运动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