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策略探究

2022-03-16史立娟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微专题数学教师初中生

史立娟

复习阶段是使整个知识结构向条理化、系统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加强初中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在复习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需要立足于教学环节进行科学优化。微专题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基本操作方式是立足于教学、考试以及学生学情,选择角度新颖、切入点小、针对性突出的微型化专题开展复习,或者是选择关联性较强的数学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开展专题复习,该模式能够妥善解决初中阶段数学复习的各种问题。

一、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的应用意义

在初中数学复习中选择应用微专题的方式,目的是将各种零散性的知识加以整合与串联,并由此辅助初中生系统梳理数学知识脉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并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在该复习模式下,初中生可充分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在后续的复习任务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强化整体复习效果。此外,微专题的合理应用可有效突破复习阶段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因为微专题是以多个数学概念或某一知识点展开串联,并组织初中生实施专题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初中生灵活掌握数学学习中的各项重、难点。[1]另一方面,微专题的设计主要是以初中生所掌握的已有知识作为基础,在具体的复习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根据微专题特点将各种常规应用以及重点解题方法与技巧进行科学分类与归纳,从而让初中生在复习时,充分掌握该知识点所对应的解题方法,如此既可帮助初中生提升解题能力,又可以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该复习方式对初中生综合能力强化、数学素养提升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微专题”复习设计原则

首先是针对性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微专题进行复习,所要解决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解题方法盲点以及思维障碍等共性问题,或是针对考试环节可能出现的难点及热点问题进行突破。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微专题教学设计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时刻以问题解决为基本导向,将具体的问题目标精准落实,并选择经典例题引导学生逐渐深入。

其次是时效性原则。初中复习阶段一般会伴随着大量数学测试,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由此归纳学生存在的各种共性问题,依此设计微专题内容,数学教师只有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才能辅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

再次是小型性原则。微小是微专题设计的主要特点,尽管其内容范围较小,但却极为重要。教师以微专题模式开展复习时,需注意专题入口及其容量都应突出“微小”特征,以用一两节课时实现教学目标为宜,如此才能确保复习效果,做到实用与高效并存。[2]

最后是可发展性原则。在满足上述三条设计原则后,微专题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但在遇到重要的复习任务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后的总结与反思则显得十分重要,初中数学学习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解题技巧,而且要求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应获得一定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微专题复习后的总结与反思给予高度重视,突出该复习方式的发展性特征。

三、初中数学“微专题”复习实施的具体策略

其一是合理确定微专题主题。教师实施专项的微专题教学与复习时,需要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出发点。通常微专题的课程设计更适合于各类考前复习,采用该模式,数学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为其设置目的性明确的微专题训练,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微专题主题,并以此为前提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回顾,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复习效果。教师也可根据考试中出现的创新类题型设计相关的数学复习微专题,一般来讲新题型在考试中的出现几率偏高,所以数学教师在设置复习主题时可将两者充分融合起来。此外,教师也可立足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逻辑与抽象思维能力欠缺的现实,组织开展探究类专题复习,或是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实践类专题活动,促使其对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题知识进行深入挖掘,确保其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夯实自身数学基础知识,并提升数学学习效果。[3]

其二是设置恰当的微专题内容。数学教师明确复习阶段的微专题后,还需要综合考虑整体复习进度,在充分了解学生对专题知识掌握情况的前提下,为微专题设计或精选教学例题,帮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有效加强对专题知识的掌握。以“证明问题”为例,数学教师在针对该知识点进行微专题设计时,可将“勾股定理验证”作为专题主题,并引导初中生围绕该主题并结合已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索更为有效的验证方案,如通过将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拼合,以计算图形面积的方式验证该定理。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的相关定理公式、平行线特征及其判定标准进行综合性复习,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除此之外,在对微专题复习的数学内容进行设计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自主开展深层探索。

其三是加强微专题指导。要开展高质量的微专题复习,教师要确保其主题和内容具备清晰且严谨的逻辑关系,以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及独立性的复习内容串联起来,有效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在实施微专题复习训练时,应合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加强有针对性的专题指导,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与点拨,启发学生自行发现、探索和收获数学知识,辅助其攻克重难点,提升复习效率。以应用探究题解答为例,“在布置5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时,已知部分教具的占地面积和整体造价,且布置完成后室内地面要按标准要求空余部分面积,那么怎样布置才能确保花费合理,请解答问题并绘制平面示意图”,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根据该问题设计相关微专题,引导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和二次方程等知识内容展开综合性复习。

其四是强化课后总结与反思。微专题复习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复习模式,其主要方式是将部分碎片化数学知识点串联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由于该复习方式的研究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为确保其应用效果,教师一定要对复习总结与反思给予高度重视,分析成功经验,探究产生各类问题的原因,以便于在后续复习环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微专题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利用微专题形式完成复习教学任务时,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设置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微专题主题和内容,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重视复习后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微专题复习帮助初中生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夯实数学基础。

猜你喜欢

微专题数学教师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