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产学研合作的“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2-03-16郝敬虹赵文超刘超杰王绍辉
郝敬虹 赵文超 刘超杰 王绍辉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北京 102206)
0 前言
地方高校发展长期以来普遍受到资金短缺、教育资源短缺的制约,但是大部分地方高校都有一些优势特色学科,“双一流”建设的提出给地方高校带来新的机遇。[1]在这种建设大背景下,大学内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研究。《设施园艺学》是园艺专业的重要基础必修课之一,地域性强且多学科融合交叉。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园艺设施的结构、性能及应用,熟悉设施环境特点及调控手段,并了解设施规划设计与建设。设施园艺是传统农业和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涵盖了诸多现代科学技术,如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2]。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产学研合作的课程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环境和实际需要。“产学研”教学模式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搭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校企共建”结合的多层次实践创新平台,利用三方环境不同,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将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提升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加强综合素质[3]。产学研合作是应对当下经济与科技分离现状的重要途径,亦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产学研概念中,“产”指产业界,“学”指学校,“研”指科研学术界,产学研合作是这三方在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方面的相互结合,达到共同发展[4]。通过推进基于产学研合作的《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设施园艺学》的理论知识,能有效地提高其实践能力、学术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科研与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1.1 教学内容重复
《设施园艺学》课程主要讲授设施类型与结构、设施环境与调控、设施规划与设计、园艺植物生理特性和栽培技术、设施配套技术与设备等内容。其中部分内容与《园艺植物病理学》《蔬菜栽培学》《无土栽培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内容重复,相似的知识传授浪费了较多精力和时间。
1.2 实践学时较少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展了相关的设施园艺实践课程,各大高校相关平台的网络教学资源也已经较为丰富,对本课程的深化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5]设施园艺高度强调实践性,新农科也要求老师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进农田设施,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知识时有高度的自主性、自觉性,化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吸取养分。[6]但在实践训练中,一方面,因实习课时较为有限,学生对设施园艺学内容尚无过多的了解就草草结束,对课程难以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似懂非懂使得学生学习欲望下降,后期学习意识不强烈,积极性不足,参与能力降低。在这种情况驱动下,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态度将日趋散漫,课堂看手机、睡觉等不利于学习知识的行为逐渐出现,学生也难以较好地掌握课程教学内容。
1.3 教学知识范围较窄
目前《设施园艺学》课程在实践教学上设置学时不多,且多数侧重于园艺设施类型的调查、设施内小气候观测、电热温床设置、营养液制备、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等方面,教学内容范围相对较为狭窄[7]。
高校与企业易生矛盾。
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评价体系更侧重于基础性的学术研究,设施园艺的基础研究课题往往更容易发表产出高端学术性论文,而为企业所需的应用研究课题的权重价值明显低于基础研究课题,因而科研人员做应用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和企业家在合作过程中因立场不同,更容易产生矛盾。科研人员更关注科研成果本身,而企业家更关注“产品做出来是否有市场”,实现二者有效沟通缺乏更专业的平台[8]。
2 课程建设整体思路
产学研合作项目是使学生接触生产,走向社会,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最好办法[9]。在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中,高等学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主要一环,在《设施园艺学》课程的建设上,应当积极联合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管理与合作,引入科研单位、企业在设施园艺上的科研研究经验与实践项目经验,使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人才的培养工作,真正培养出有能力、有知识、会应用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下,高校与企业的积极联合,需加大企业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关注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利用企业丰富的实际项目经验和深度的知识储备,推进深化学生对《设施园艺学》课程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能力;同时反馈企业,改良改进企业的实际研究生产状况,促进高校企业互利共赢良性合作。高校需要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从丰富师资团队、改良教学内容、改善硬件环境三个大方面出发,健全完善高校《设施园艺学》教学链条,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硬件的协助能力,实现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迈进。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当携手共进,继续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双方联合培养。联合培养是有效提升研究生科研素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落实学生所学知识并启发新知,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园艺学》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由高校负责,而课程实践科研部分将由科研机构负责,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指导设施园艺课程相关的学生论文工作。这种科学的合作既考虑到各培养环节的独特性、优越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充分利用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自身优势,共同培养出受到校、研、企三方面均认可的高层次人才。[10]
基于以上的课程建设整体思路,产学研模式下的《设施园艺学》课程能够运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者的有机联动,推进学生对设施园艺的深入理解与运用,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运用程度。[11]
3 具体路径
3.1 建立线上课程平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设施园艺学的实训课时有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全消化课堂知识具有较高难度。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网上教学的形式呈现产学研合作项目,视频录制设施园艺的相关项目知识,上传至网上课程平台,让学生安排课余时间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认知学习。
3.2 增加科研创新,提高教师水平
在产学研模式的《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高校教师融入设施园艺的教学、生产、科研、培训等多个环节中,推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实现研究应用复合型教学人才的培养。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充分交流沟通,企业的工程师、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等,都将在提高教师水平的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紧跟时代潮流,增加创新内容
社会在不断发展,设施园艺知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有了新观点、新内容,除了学习设施与环境相关知识外,还应紧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为课程增添时代前沿的内容和学习方向,最终使设施园艺学课程学习能够与其他课程相得益彰,形成较为完善而全面的课程体系与知识框架。
3.4 聘请领域专家,丰富教学团队
在《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聘请企业及科研机构专家或管理者,在教学中,上述专家可将当前的设施园艺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或融入本人在设施园艺日常生产实践中面对问题时的思考、解决方式和应对方案。学生通过与其在课程教学中面对面交流,能够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
3.5 产学结合,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在设施园艺的课程讲授方面,教师应合理多加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从多角度多方面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设施园艺的相关知识,配合项目、案例全面展示设施园艺的内容与应用;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应着重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建立配套的实习基地和教学设施,以保证各个教学环节能够按照计划顺利施行,为设施园艺学的教学实习提供适宜的场所,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拓宽知识维度,为学生将来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研究机会奠定坚实基础。
4 总结
在基于产学研合作的《设施园艺学》课程建设合作过程中,高校发挥其在社会分工上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其寻求的利益,企业充分发挥积极性,全力协助高校对学生进行培养。以培养全方位园艺人才为出发点,同步实现校企互利共赢,不仅可以实现师资团队建设、学生实践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还可以实现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甚至是校企良性合作关系的建设。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符合专业要求、不负祖国期待的专业型人才。
在“双一流”的大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方兴未艾,是非常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达完善还需要各部门共同的努力,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兢兢业业,在探索和实践的旅途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产学研合作的课程教学模式仍需我们不断改进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