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情趣美爱”情感体验例谈
2022-03-16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实验小学
兰 丽(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实验小学)
一堂课,气氛热烈,波澜起伏,时见高峰体验,学生会如沐春风,既能在精神上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又能在探究中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
一、以“情”为纽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挖掘课文里的情感因素,情入课堂,促使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感悟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经历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例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里的这句话,(投影呈现: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请大家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师:老师把这句话进行了提炼,(投影呈现:伯父去世了,“我”再也得不到伯父的爱抚了,“我”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请大家读一读。生:(自由朗读)。师:大家已经知道了“谈《水浒传》”的事,请大家再读这句话(投影呈现:伯父去世了……)。生:(再朗读)。师:感受不一样了吧!大家也知道“谈‘碰壁’”的事,请大家再读这句话(投影呈现:伯父去世了……)。生:(再朗读)。师:感受又不一样了吧!大家还知道“帮助车夫”的事,请大家再读这句话(投影呈现:伯父去世了……)。生:(再朗读)。
师:感受更深了吧!
如此地朗读,学生会逐步深化对课文情感的体会,学生会不断加深对语言内涵的领悟,学生的心底里会充满着饱含情感的语言,鲁迅先生的那种形象渐渐地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
二、以“趣”为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里,以童心换童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课堂就会笑声阵阵、趣味盎然。
教例2:《庐山的云雾》的教学片段
师:备课时,课文的第三段,我读了五六遍都没读好。你们觉得课文第三段难读吗?生:(异口同声)不难!师:真的吗?你们敢跟我比赛吗?生:(齐声)敢!师:请大家先练习一下,然后跟我比。生:(自由练读)。师:谁先跟我比呢?生:(纷纷举手)。师:我知道,手举得高的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女同学朱丽丽。朱丽丽: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读得流利且有感情)。师:丽丽,确实厉害,我找错人了。同学们!听了朱丽丽的朗读,我不敢读了。想找个同学替我与她比,谁来替我呢?生:(跃跃欲试)。师:这样吧!为了替我把朱丽丽比下去,大家再练一会儿。生:(练得特别起劲)。师:这次请谁呢?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师:这次仍然请女同学,那就请李佳佳同学吧!李佳佳:(读得流利且有感情)。师:(与李佳佳握手)谢谢你替我跟朱丽丽比。(征求朱丽丽的意见)怎么样?李佳佳超过你了吗?朱丽丽:和我差不多。师:差不多,就是差得不太多,还差一点点。那我得找个超过你的,请谁呢?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师:这次我在男同学里面找,就请宗胜胜同学吧!宗胜胜:(读得流利且很有感情)。师:(与宗胜胜拥抱)谢谢你替我跟朱丽丽比。(征求朱丽丽的意见)怎么样?宗胜胜超过你了吗?朱丽丽:他读得比我好。师:好样的,真谦虚,谦虚是美德。
执教者睿智幽默,学生活泼钝真,课堂充斥着深深的人文之息、浓浓的教学之趣、满满的师生之情。
三、以“美”为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里,通过演一演,指导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感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教例3:《小稻秧脱险记》的“词语教学”片段
师:大家读课文读到这里,对于这三个词语,(投影呈现:“不容分说”“蛮不讲理”“气势汹汹”)估计大家都懂了吧!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生:(一部分举手)。
师:(挑几个举手的学生)你们来和老师一起表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观看我们的表演。(对参加表演的学生交待)你们演杂草,我演小稻秧,请表演杂草团团围住了小稻秧。生:(老师被学生团团围住)。师:“你们要干什么?”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提醒)要凶,要大声,要两手叉腰。生:(个个两手叉腰,人人凶神恶煞)“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生:(束手无策)。
师:(请座位上的学生出主意)杂草们该怎么样?生:(着急地嚷)抢!抢!师:(提醒)抢!快抢!地里到处是营养。生:(“杂草们”窜到东窜到西,不顾一切地抢营养)。师:(“稻秧”垂头丧气)。生:(开怀大笑)。师:大家觉得杂草凶吗?厉害吗?生:既凶又厉害。师:这就是——生:(齐声)气势汹汹。师:还有,杂草野蛮吗?讲理吗?生:野蛮,不讲理。师:这就是——生:(齐声)蛮不讲理。师:还有,杂草让小稻秧说话吗?生:不让。师:这就是——生:(齐声)不容分说。师:各位“杂草”,请回位。生:(笑得前俯后仰)。
执教者和学生一起演一演,演出了形、演出了态、演出了味,并“拔了萝卜带出泥”,同时解决了“不容分说”“蛮不讲理”两个词。
四、以“爱”为温床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认识过程,必须拥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认识过程。课堂氛围不宽松、不愉悦、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平等,学生就不可能掌握好书本知识,至于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更不可能了。
教例4:《全神贯注》的教学片段
生:(被老师指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威格对这件事有很深的感触……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读了两遍,还是读不好,慌了,不知所措)。师:(关切地)不慌,不急,第二遍读不好,一二不离三,再读一遍,你能读得好。生:(满怀信心地读第三遍,真的读好了)。
教例5:学生回答问题,思维突然受阻时
生1:(回答问题,思维突然受阻,答不出来)。师:(笑眯眯地)别急!你可以离座寻求帮助者。生1:(走到生2身边求助)。生2:(对生1低语了几句)。生1:(茅塞顿开,马上回答了问题)。
教例4和教例5中,执教者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分别用“不慌,不急,第二遍读不好,一二不离三,再读一遍,你能读得好。”“ 别急!你可以离座寻求帮助者。”对学生示爱,如此地以“爱”为温床,孕育课堂教学高峰体验,让学生觉得: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事事、处处都在关爱自己。
促成课堂教学高峰体验的策略,除了上述四种,还有很多,本文不再赘述。总之,课堂教学高峰体验的获得,不可能凭空而来,它既需要全面了解教学对象,它还需要深入把握教学内容,它更需要灵活运用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