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学生生活体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探述

2022-03-16鲁爱军

读写算(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鲁爱军

重视学生生活体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探述

鲁爱军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第二中学,甘肃平凉744000)

新课改提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需要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育诉求。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正确认识生活化教育理念,然后将其巧妙地融入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去,由此引导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夯实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重视学生生活体验,强调初中数学教学可以得以优化调整,这样才能够步入到更加理想的数学学习格局。

学生生活;生活体验;初中数学

新课改的不断推动,需要数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改善,其中就有不少数学教师提出要重视学生生活体验,构建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情境,希望由此可以使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步入到深度的数学学习格局中去。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生活体验的逻辑初衷分析

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牵涉到的内容比较多,无论是数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数学学习习惯的塑造,乃至是数学方法的掌握,抑或是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纳入数学课堂中去。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入到生活体验的状态,将自己的生活与数学学习关联起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正确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巧妙地使用数学理论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由此使得数学课堂步入到更加高质量的状态。也就是说,生活化数学教学比较重视数学课堂的还原,在分析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从生活角度入手,能够对于各种数学现象进行解读,能够感知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由此慢慢地进入到理想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格局中去。对于当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历程进行调研,发现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不是很重视学生的实际生活,难以将数学与生活关联起来,数学生活情境难以构建,学生难以进入到理想的状态,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这样就可能使得数学生活化模式的效益难以发挥。当然也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也意识到生活化教育教学的价值,但是在此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比较少,实际研究深度不够,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效益难以发挥,如果这样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都可能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甚至使得数学学习的质量受到不良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以正确的视角审视生活体验,积极构建生活化情境,由此步入到更加理想的数学学习格局中去。

二、重视学生生活体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重视学生生活体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这是新形势下数学教育教学设计中必要坚持的原则,由此确保数学生活化情境得以构建,这样就可以步入到更加理想的初中数学学习格局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不断挖掘生活化教学内容,融入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应的知识点与生活是相互关联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关注生活场景的引入,或者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渗透其中,就可以构建理想的生活化数学学习格局。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积极布局生活化数学课堂。比如在“三角形”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设定了很多生活性的问题,其目的就在于不断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班级上有不少桌椅出现了松动的情况,请问大家可以运用自己学习到的哪些数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此时学生在经过思考和探讨之后,发现如果将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论运用其中,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桌椅不稳定的情况,还会寻找对应的方案解决对应的问题。在这样的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以正确的视角审视这样的问题,并且开始意识到数学知识可以迅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自然会以更加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中去,这样数学学习也会朝着更加有趣味性的方向进展。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了解学生的生活,将他们的生活经历与课堂关联起来,这样就可以步入到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在“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就结合平时用电的问题编辑对应的生活化情境:依照当前电费收取规范和标准,用电不超过10度的,依照4毛钱的价格收取,如果用电超过10度的,需要将超出部分,以0.8元的价格收取,如果某教师上个周的用电量是20度,请问应该交付多少电费?很明显用电问题是比较生活化的问题,很多学生对此也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可以迅速地进入到对应的数学问题思考状态。在此环节教师还可以设定实践性的任务,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一个月使用多少电费,对应阶梯电费计费标准是什么,然后进行对应结果的结算。

(二)结合数学学习主题,实现数学学习情境的构建

依照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学习是情境化的,也就是说知识的习得需要依靠背景和文化驱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积极利用认知结构经验和知识,进行知识过程的架构。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境,这样才能够形成学习的动力,确保学生可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数学学习格局和环境。在生活化数学学习的历程中,要关注生活实际情况,将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关联起来,创设数学生活化活动情境,确保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初中数学“线段”知识点学习的环节,教师在课堂引导的时候就注重数学学习主题的二级顶,并且慢慢实现对应生活情境的引入:小明在小区玩耍,小明的爸爸要求小明回家去吃饭,此时小明回家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直线的,一条是弯曲的,请问小明会选择哪条道路回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讲述自己选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本次课程学习的主题上去。在这样的问题情境构架的过程中,学生迅速对于这样的问题产生兴趣,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其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会在黑板上进行绘制,界定清楚小明家庭的位置、小明玩耍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明选择对应的线路,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入到对应角色。角色情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得以激发,数学能力也会因此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实际数学生活化体验增强的过程中也可以依靠这样的方式,确保学生间接生活体验得以积累,这样也可以引导实际的数学学习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进展。

(三)关注例题解答过程的优化,不断提升生活情趣

数学例题讲解,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要懂得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并且积极融入生活情趣,这样就可以使得生活学习情境得以构建。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关注的节点有:其一,能够依靠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也就是说,结合数学课堂的开展,思考数学学习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关注数学学习规律,关注问题解决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确保数学活动可以在学生以往认知的基础上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初中生有着良好的生活经验,对于周围的很多事物都保持着兴趣,因此在设计对应例题的时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题海战术,能够将例题与生活关联起来,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以更加好的状态融入进去,数学知识的认知也会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比如初中数学相遇问题,是例题中的重要类别之一,在此方面需要切实地将运动方向、出发时间、运动结果等融入进去,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将数学与生活体验关联起来。在此环节,教师设定的生活化情境为:甲乙两个人在分开之后,就沿着铁轨反方向前进,此时火车匀速朝着甲开来。据统计,列车在甲旁边停留了15秒的时间,乙旁边停留了17秒的实践,两个人步行的速度为3.6km每小时,此时要求可以计算出火车的长度是多少。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问题朝着具体化方向转变,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其二,能够在生活化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数学精神的培育和锻炼。将现实生活作为数学学习资源,在实际数学课堂设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数学探究精神得以培育和锻炼。比如在学习确定圆的条件的时候,教师就设定了如下的例题:一个圆形的镜子,不小心被打破,此时要求能够制作一张同样的镜子,可以在碎片中找到大碎片,在此基础上进行圆形镜子的制作。在这样的实践性例题中,学生开始想起;可用三角形的三边垂线知识探索圆的知识,依照这样的知识制作对应的镜子,这样就可以实现数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体验感比较强,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也会因此不断被塑造。

(四)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实现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本质上来讲还是数学知识到数学应用,到数学精神培育的过程,在此环节学生要懂得将理论融入实践中去,此时就需要数学知识可以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初中数学“概率的意义”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设定对应探究性活动,要求学生以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一个学生抛起对应的硬币,另外一个学生记录正反面的出现次数。在这样的数据统计结果出现之后,让学生归结通过这样的实验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并且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自主思考的状态,数学知识的获取,也会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因此在平时的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学习,还是数学练习任务的设定,乃至是数学作业的设计,都需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融入进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实际数学学习情境得以构建。在平时的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自主设定,自己选择对应的生活现象,自己设计对应的方案,自己执行,然后生成对应的结果,自己讲述对应的实现历程,对于这样的活动成果进行赏识,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这样就可以慢慢地进入到理想的数学体验格局中去。

(五)巧妙使用多媒体,实现数学视野的拓展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确保数学与解决生活问题的桥梁得以构建,依靠这样的方式,也可以使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得以呈现,学生的数学视野不断拓展,这样也有利于数学生活体验的增强。更重要的,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抽象的数学概念会以生活化的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数学知识应用格局。比如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像”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使用多媒体将很多生活中的天平元素、枫叶元素、蝴蝶元素融入进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结对应图片的特点,并且思考如果将图形补充完整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依靠上述多媒体的呈现,加上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迅速地进入到理解的状态,轴对称图像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朝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还有就是在多媒体展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以更加真实的视角感知轴对称图像,配备对应的音乐,可以使得数学课堂展现出更加理想的交互氛围,由此使得数学知识的学习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当然在多媒体手段使用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去,设定自主探究任务,让他们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探究。这样可以确保实际的多媒体切实地发挥其效能,确保生活化情境得以架构,这样自然可以使得他们的数学视野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生活体验的融入,确保能够依照新课改的诉求,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融入,确保学生能够不断在课堂上和活动中探究,这样就可以实现生活经验的积累,确保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以正确的视角审视生活体验的价值,积极构建生活体验情境和氛围,采取更加有效的数学生活策略和方法,引导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步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1] 刘发荣.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构建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33):89-90.

[2] 张昀.浅谈初中数学体验教学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3):68+28.

[3] 吴永伟.初中数学教学“趣味”导入的三个维度[J].考试周刊,2019(24):84.

[4] 黄妹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践行魅力课堂——分析体验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味[J].新课程(中),2019(02):52-53.

[5] 罗忠初.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8(35):47.

[6] 孙海英.注重体验教学,让初中数学走向生活[J].文理导航(中旬),2018(10):6+8.

[7] 孔令君.立足生活实际,践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2017(10):208.

[8] 马琦.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8):86-88.

[9] 张勇.初中数学共生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10):21-22.

[10] 张勇.在体验中走向共生——初中数学共生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2017,24(08):35-36.

[11] 傅晓霞.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践行魅力课堂——体验初中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味[J].数学教学通讯,2017(08):61-62.

[12] 宋良忠.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初中数学生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8):98.

[13] 范新辉.注重体验教学,让初中数学走向生活[J].新课程导学,2016(02):88.

[14] 郑绍贵.以实践体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转换[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128.

[15] 曹瑾.生活,体验,反思,成功——谈初中数学体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考试周刊,2014(85):50.

G632

A

1002-7661(2022)04-0117-0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