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冉由”,“冉有”何时改名了?

2022-03-16杨顺仪刘升红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政事字子季氏

杨顺仪 刘升红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22 年第3期载赵长枫老师的《曾皙之“志”与孔子的为政理想》一文。赵老师从为政角度把《论语》侍坐篇涉及的学生之志联系起来,从中透析孔子的为政理想,角度、观点新颖,深化了侍坐篇的内涵要义,丰富了侍坐篇的多元解读。但该文从摘要、正文至参考文献,前前后后一共出现十二次“冉由”。这让人纳闷:侍坐篇中出现的“冉有”何时改名为“冉由”了?《论语》二十章有“冉由”这个人吗?

打开作者行文提到的统编版人教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第1 课,课题白纸彩字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材注释①对课题涉及的四人分别作了解释,对“冉有”的说明是:“冉有(前522—?),即冉求,字子有。”对子路的解释是:“子路(前542-前480),即仲由,字子路。”也许“有”“由”二字读音相近,侍坐又有“仲由”“冉有”二人,作者一时模糊不清,就想当然地张冠李戴,给“冉有”改名了。

古人有名又有字。名,生三月而取,一般由父母及家人给取定,多寄寓父母、长辈的希望和祝愿,也有纪念之意。字,男子年二十行冠礼后取,女子年十五行笄礼后取。字,是对名的补充解释,和名互为表里,所以又称“表字”,因而字与名大多互有联系,如冉耕,字伯牛,牛可犁田;孔鲤,字伯鱼,鲤属鱼类。也有字与名相反的,如韩愈,字退之,愈与退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光明,晦是黑暗。有的名与字皆取自古书某一句话,如钱谦益,字受之,取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再说,仲由,字子路,名“由”与字“路”的关联,《论语》有“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之句,“由”与“道”紧密相关,“道”又与“路”同义;冉求,字子有,名“求”与字“有”,也互有逻辑关系,所谓求之则有,要有必求,如让“冉有”改名“冉由”,则无法找到名“求”与表字“由”的逻辑关联。

古人取名又取字,是为了称呼方便,一般不可随意称人之名,名一般用于父母、长辈所称及自称,外人及晚辈、同事、朋友直呼其名则僭越不恭,或表轻视。孔门弟子在辑录整理侍坐篇时,皆不敢僭越称“冉求”之名,而谦恭地称其字“冉有”。

“冉有”其人,在《论语》中以政事见称,他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常与子路有交集。《论语》第十一章“先进”第三则提到:政事:冉有、季路。就政事,冉有曾与子路共事过,《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第一则“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时为季氏家臣,往见孔子,冉有一再推脱责任,遭老师一顿痛骂。尽管如此,孔子仍多次称赞冉有的才华,向孟武伯推荐时,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并常把他跟子路放在一起谈论,如谈到“侍侧”时,孔子说,“子路,行行如也”,“冉有,侃侃如也”,一个刚直不阿一个温和快乐;就季康子问仲由与冉求“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评道“由也果,求也艺”,一个办事果断一个多才多艺;在回答“闻斯行诸”时,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一个畏缩退让一个好勇冒进;就季子然问及“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也”,孔子评道“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此外,上文还写道:“特别是这种对话的气氛和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理念广受赞赏,被后人称为是教育的典范。”其中,“循循善诱”,善于引导他人进行学习,涉及教育态度,概以教育理念不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理念;“称为是”,“为是”连用为重复赘余,直接说“称为”即可,或说“称之为”。另,后文引用《论语》先进篇“如用之,吾从先进”,漏掉了与“如”搭配的“则”,“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才通。

猜你喜欢

政事字子季氏
有话如是说
季氏姐弟:华人中的翘楚
我最喜欢的字
政权、政事与朝政
周处除三害
地方政务新媒体要牢记做“政事”
自比乌龟
《季氏将伐颛臾》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细节
论明代学术思想体系的建构与分裂
李兴隆 ●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