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赏识教育策略探讨
2022-03-16李丽萍
李丽萍
小学班主任赏识教育策略探讨
李丽萍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南街小学,甘肃定西730500)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一些弊端,并在吸取了当前更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下对传统教育模式做出了一定的革新。“赏识教育”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走进教育管理工作中,并且很快为师生和家长接受、称道。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够积极促进学生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如何正确地进行赏识教育,始终是教育工作者面对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赏识教育
小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有着及其长远的影响。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有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少年儿童的自杀率在不断升高,直至今天仍旧不时有儿童自杀的消息爆出。作为直面孩子的一线教师,有必要思考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减轻小学生学业和成长上的心理负担。
赏识教育是一种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的教育方法,是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积极探究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通过实践探索,将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赏识教育的意义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早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威特提出,在我国由周弘老师将之系统地应用到教育教学理念中,并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法。赏识教育可归结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操作方法。班主任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注意赏识教育本质上是生命的教育、爱的教育,班主任要以爱为核心,针对不同的学生特性,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合理、适时地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肯定、表扬和鼓励。在进行赏识教育时,班主任需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人格,不能因为学生的年纪小就忽视学生的个人想法,而要以一种坦诚、平等的态度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开放、公平向上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活学生的无限潜能。
二、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赏识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激励教育。教师要以学生自身合理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性,在此基础上唤起学生在班集体中和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和内在需求,最大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尽最大可能实现自我约束和自主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赏识教育,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赏识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在面对纪律性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时,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排斥心理或者漠视情绪。尽管教师希望这些学生能够改掉恶习,让他们的学习成绩能够提高,但与传统观念下的好学生、优学生相比之后,在对待这些后进生时班主任会下意识地采取放任管理。实事求是地说,在教学和管理上,班主任很难做到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学生自然能够非常敏锐地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班主任这种偏颇的态度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远离自己,而且对于班级管理工作也会带来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班主任的这种态度也影响和决定着同班同学的认知和观点,使得这一小部分学生感觉难以融入班级生活,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产生了挫败心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赏识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心理学中的“赞赏效应”。当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进行肯定时,学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的心情满足教师对他的期待,并朝着期待的方向继续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效应,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良性互动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自然会对班主任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对班主任的要求能够更加重视,也会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发自内心地用班主任的要求进行自我对照检查审视自己,继而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二)将赏识教育贯穿班级管理全过程
将赏识教育贯穿整个班级管理过程当中,首先要做好前期的观察工作。班主任要对班上的所有学生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个人偏好、问题缺点等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并在实际中将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具体特点相结合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比如,在面对性格较活泼、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学生时,班主任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让他们担任班干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活动,发挥好领导协调作用,使其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小助手,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班主任要注重赏识教育的时效性。在发现学生的优点之后抓住时机结合具体事例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学生在收到反馈信息之后,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值得表扬的。为了得到班主任更多的夸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有意识地强化此类行为,在长期坚持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班主任通过实施赏识教育,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得以拉近,畅通了师生之间诉求表达的渠道。班主任要因势利导将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打破传统严肃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教师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思考,学生方面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在高效的双向互动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赏识教育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和敏锐,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人格发展,不断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和教师的预期方向发展下去,对于学生建立个人自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会让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形成强烈的班级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融入班集体之中。同时有效的赏识教育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快地融入学生群体当中,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他们在学校里最信任的人,有效消除师生之间情感上的隔阂,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信息获取更加简捷高效,更有利于班主任对每个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三)合理把握赏识教育的尺度
赏识教育不是几句简单的夸奖,赏识教育需要技巧,要有技术含量。班主任要把握好赏识的频率和表达方式,过高的频率和不恰当的表达方式不但不能够发挥赏识教育的最大效力,还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将会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一定的阻碍。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夸奖赞扬,脱离实际情况的赏识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班主任要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赞扬,同时要对每个学生身上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出和要求,做到“赏罚分明”“奖惩结合”。适当的赏识能够带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恰当的批评也会使学生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班主任,只有将赏识与批评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灵活运用,才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最有利、最有效的做法,帮助学生踏上理想的人生轨迹。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当班主任发现学生的缺点或者一些不妥之处时,要切忌不要对学生使用含有贬低性的语言,而是用适当的批评加上积极的鼓励,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尽快改正。班主任要将赏识教育的核心融入教育工作当中,用爱教育、用心呵护、用情感化,对每一个学生都报以最美好的期望,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良性发展。
在注重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当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释放自己,挖掘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调动学生对于新知识、新领域的主动探索的热情,对于学生学习成长至关重要。实际上,学习方法、学习环境、教师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正确引导等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外在因素。当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不用教师和家长的过多催促与辅导,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能够得到改善,由高效学习带来的各种积极情绪又能够反过来促使学生继续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当中去,如此反复形成一个积极循环反馈,在不断循环反复中学生实现了成长和提升。
三、开展赏识教育促进后进生转化
(一)要尊重后进生,维护自尊
后进生的心理往往是自卑、多疑、松散、冷漠,他们最敏感教师是否对大家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所以想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必须关爱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始终保护后进生的尊严。教师真诚的爱,能使学生产生愉快、自信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激起学生良好的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班主任真诚的尊重,能使后进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乐观向上的情趣,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展开、积极性的发挥和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班主任要充分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启发他们的自觉性,促进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和发展,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进生身上也有优点,只不过由于他们的缺点多且易见,而优点和长处则少而隐蔽,他们上进的心理因素又常常是“闪电式”的。因此,班主任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后进生,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加以充分肯定和积极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它成为朝着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二)要了解后进生,对症下药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班主任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后进生,确定其成因,才能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了解后进生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进行,通过科任教师了解他们各科的学习情况;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们在家里的各方面表现;通过与本人谈心了解其思想和心理;通过班里的其他同学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交往;通过各项活动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后进生的情况相当复杂,其后进的原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班主任要先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于无知犯错误的,要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其认识能力;对自律能力不足的,应给机会让其锻炼;对自卑、自暴自弃者,要肯定其优点,帮其重树自尊心和自信心,找到发挥自我的位置,使他们积极挖掘自我潜能;对因家庭不和或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学习态度冷漠、离群索居的学生,要特别关心和亲近他们,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长期坚持中全面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三)要信任后进生,发现优点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前提。后进生由于学习表现差,得不到同学、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许,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了自信心,不愿与教师接近,甚至产生逆反和对抗心理。为此,班主任要主动地接近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对思想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做到待之以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关心、爱护后进生,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后进生“亲其师,信其道”,有效地促进转化工作的开展。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后进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大多数后进生智力并不差,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希望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班主任要对后进生进行全面分析,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或特长,也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知道自己行,让他们以好的方面逐渐取代差的方面。这样就能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逐步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在点滴的进步中实现转化提升。
(四)要厚爱后进生,提高成绩
后进生无心向学、知识贫乏,往往是品行差、学习差的“双差生”。班主任首先要对后进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后重点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后进生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和辅导过程中要有倾向性。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深浅得当、难易适度,使他们能听懂;在讲课时,要善于设置悬念,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讲,使其思维、注意、记忆处于激活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讨论提问时,要给后进生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回答问题,积极参加讨论,要及时地予以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外辅导中,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他们提供一些好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和辅导中对后进生的一系列厚爱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后进生渴望成功,也需要机会。班主任要发动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表现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回自信心;要多给后进生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在为集体做贡献的过程中重拾信心、实现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朝着好的方向持续发展。
四、结语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得到他人的赏识与肯定。”而对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教师的赏识和期待报以强烈的心理期望,往往教师的几句夸奖就能够使他们对该教师产生极大的喜爱之情,并且随之在该教师所教科目的学习上调动十二分的精神,不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都能够与教师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师生双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1] 晏瑞.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及实施策略[A];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C];2019.
[2] 张伟.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及实施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16):210
[3] 陈虹.赏识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7):1.
[4] 魏敏.浅析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160
G628
A
1002-7661(2022)24-00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