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资源在职教课程思政中的建构与价值体现
2022-03-16金白梧
金白梧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1 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论述
1.1 加强思政教育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思政课说到底就是要铸魂育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青少年的“四个自信”,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未来才能使他们真正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不论高校还是中小学的全部课程,只要蕴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应该深度挖掘,切实发挥这些课程的育人功能。2020年,教育部又专门针对高等学校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专门提到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长期以来我国思政课程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门性、专业性课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它的目标实现客观上需要一种融通各类资源的合乎目的性、规律性的育人机制,这就是课程思政。与显性育人的思政课程不同,作为隐性育人的课程思政,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成长规律,让思政渠道实现从单课程向全课程的转变,覆盖学校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有效拓宽思政课育人平台,从而在思政过程中实现两者的协同育人效应。
1.2 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新时代教育重要组成的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这是它鲜明的政治属性使然。[1]因此从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出发,职业教育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上更应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院校更要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建设。2019年2月,国务院为此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其中第一条就明确强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加强思政教育同样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而且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对学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职业院校思政课程已取得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在协同育人理念下通过加强课程思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取得长足发展。
就形式而言,课程思政是联结思政课程与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的桥梁,在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以及强化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程往往指的是德育课程,而课程思政则要求在文化课和专业课中挖掘思政的力量。落实到行动上,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更要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特征、思想状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功能。不仅如此,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样要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产生高度认同,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2 传统文化资源在课程思政中的建构
关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也支撑着我们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2]他还指出,古代诗文经典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融入我们的基因。从总书记的话语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包含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古诗文,一定要多学,在语文课上更应如此。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有关指导意见,其中特别强调,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因此当务之急需要提速文化传承与创新,只有从根本上落实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2020年版职业学校语文、历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传递了新的理念,职业教育虽有别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它不只是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五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上同样要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的实质并不是限于某一堂课或者是某个阶段,它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将思政教育元素整体地、系统地融入其中,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人文精神和价值引领的栖息地,它不是一门具体可观的教学课程,而是一种新颖活泼的教学理念。它是立足我国教育实践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国话语,是对所有课程蕴含育人功能的中国化诠释。[4]作为承载培养当代社会高素质、强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职教领域,通过建设与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从而提升课程思政水平也应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思政研究,着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思想性、时代性和指导性。不论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应坚持以协同育人为根本,注重实现教育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空间、教学机制等之间的有机联结和相互贯通,以搭建一种交互性、互依性的教育合作模式,这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的生态建设和整体变革。[5]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大量思政元素亟待挖掘,在挖掘强大思政元素的同时,对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对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诠释、传播,使当代中国青少年更好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要做好与现代文明的深度对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可以说在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讲好课程思政都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战略性任务。[6]
3 传统文化资源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体现
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兼顾中高职办学的特点,以足够的时间和丰富的形式对他们展开有针对性的文化传承教育,从而形成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品牌,这方面苏州有着先天的优势,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昆曲、园林、古镇、传统工艺、风俗习惯等凝聚成苏州文化固有的根本,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思政认知的极好素材。目前苏州地区的职业院校在加强课程思政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上非常重视,通过介绍苏州历史、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转化为学习资源,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1 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职校学生作为新时代思想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如何培养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具有相同性,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学生群体树立文化自信,因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可以终生享用的精神财富,从苏州历史来看,2500多年灿烂文化背后的自信至今仍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3.2 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是一种情感,首先应该体现为热爱祖国的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知识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使得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能更多地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更深切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和多样的形式表现,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意义深远的育人功能,苏州地区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校思政教育,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建设与运用来追根溯源,以课程思政的介入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做得有声有色。
3.3 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这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高尚情操不谋而合,苏州文化追求精致、典雅,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高尚情操,保留下来的古典园林、古镇古村、名人故居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学习资源,当地不少职业院校开设苏绣、苏扇、昆曲、核雕、古城研学、传统诗词等多个涉及文化传统的社团课程,在非遗传承中植入思政元素并加以提升,这对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显著改变大有益处。
3.4 课程思政与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观
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在宏观意识和微观方式上的融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有效推进提供新思路。苏州历史上从“三让王位”的泰伯、仲雍,到“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无不遵循良好德行的养成,学习这些典型能够培养学生在当今社会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同时借助课程思政以文化人又能培养新时代具有强技能又有高素质的新型就业人才。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职业院校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中加大思政元素的渗透,为思政教育建设输入新鲜的血液。其中如何通过传统文化资源的建设与运用来加强课程思政的力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未来至少以三类课程的实施为突破口:通识教育课程回归育人初心,积极探寻道德、思想价值和知识传授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通识教育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程价值引领相融合,协同发展智育和德育,成为探索学生知识、人格、精神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专业课程中,不同学科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成为思政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内容。专业课教师不仅传授业务知识,更要努力传播先进思想理论,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实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一体化。实践课程中,多元化的课内课外实践课程能够创设社会情境,让学生在理性与感性的不断碰撞中正确体验感受建党百年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奋进历程和辉煌成就,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我们坚信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育人”,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以显性与隐性的方式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产生作用,使他们能够吸收、内化、沉淀,从而获得自我成长、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素养。[7]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理念和特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原则,实现多学科共融、多主体共建、多资源共享,构建文化课或专业课+思政课新模式,努力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各类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