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生班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2-03-16帅雨婷
帅雨婷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随着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本科生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导师制侧重于满足学生在科研、学业方面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兼顾心理、生活方面的辅导,恰好弥补了学分制、辅导员制等管理机制的不足。由于缺乏在国内高校本科生班实行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在探索构建相应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对导师制在人才培育体系中的定位缺乏正确认知,在导师选择、调配和导师制实施效果评价等环节,均出现了问题。基于调查分析,反思近几年在本科生班导师制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探索完善导师制、提升本科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1 导师制起源及发展
导师制源自欧洲高校,并且伴随着近现代工业革命浪潮传播至日、美等国家。其核心思想是依靠导师在学术研究、专业课教学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引领,让高校毕业生的科研素养和人格品行同步发展,成为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在20世纪初,导师制被国内现代高等教育先驱引入,主要运用于研究生的培养,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的应用则在近十年才起步。因此,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构建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目前,依据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要求,高校本科人才培育过程中,导师制的构建采用了多种模式,既有兼顾学术、专业、心理等方面辅导功能的单一导师制,也有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分别设置科研、就业、心理等导师的模式。在实践中,相关高校都在不断总结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构建和实施经验,探索如何进一步加以完善。
2 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领域的应用价值
2.1 提升本科生综合素养
在本科生班实行导师制的初衷是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发挥专业课学习天赋、挖掘学术研究方面的潜能,成为有创新能力的高品质人才。实践中,通过为本科生配置导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全面关注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视角提供必要的实践平台、学习资源和必要引导。因此,在导师制下的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专业课学习、课题研究、生活和情感问题等方面,适时获得指导和帮助。一方面有助于挖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天赋,满足个体拓展专业知识学习、探究学术性问题的需求,提升其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导师的存在给予了学生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支持,能够辅导本科生设计专业课学习计划和创业就业规划、解决情感和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2 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衡量本科人才培育质量的标准之一,也是用人企业最为看重的人才素养。在导师制育人模式下,本科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行申请或者按照导师安排参与课题研究,或者在导师带领下参加不同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积累运用专业理论探究现实问题的经验和技能。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本科生不仅可以体验科研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提高实践能力,还能观察、领会导师如何研究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学会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掌握运用实验、调查分析等科学方法验证猜想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2.3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在目前的本科生班导师制构建过程中,导师队伍主要源自各学科专业课教师和高校专职科研人员,相比于只从事专业课授课、研究课题,以导师身份参与本科生培养,可以更好地发掘高校师资潜能,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1]。首先,本科生导师是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本科生育人模式下,导师大多只负责本专业有关课程的授课,在课外极少关注学生成长。而在导师制下,这部分教研人员可以全面介入本科生成长过程,育人职能从专业课授课拓展到学术指导、心理辅导等领域,发挥更全面的育人作用。其次,导师大多拥有多年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经验,积累了大量对本科生成长有益的资源。在成为导师之后,可以根据学生天赋、特长,为其安排必要的实践活动。
3 本科生班导师制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导师资源相对不足
理论上,导师与其所带本科生之间应建立密切联系,就学术研究、课业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相互交流,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但在构建本科生班导师制的实践中,由于近年来高校各专业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导师资源相对于本科生人数明显不足,部分高校的师生比例悬殊到接近1:5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以何种形式分配导师,都难以保证每一名本科生获得与导师相处的时间。因此,本科生班导师制套用研究生培养模式越来越不可行,要想解决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必须回到原点,反思在本科生班设置导师制的初衷,探索如何创新导师选择和调配机制。
3.2 学生对导师制的价值缺乏正确认知
导师制为本科生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成长条件,既兼顾了专业课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共性需求,也为个体发挥天赋、探究学术问题提供了必要资源。但从学生视角来看,入学起就配置一名导师,跟踪其学习、生活情况,不仅没有感受到解决各方面问题的便利,反而认为高校过度干涉了其私生活。究其根源,是本科生对导师制的内涵和价值缺乏正确认知。大部分本科生在入学初期没有明确的学习和成长规划,意识不到导师带来的科研和实践资源的价值,加之师生间年龄、阅历和学识的差距,导致其对和导师交流提不起兴致[2];导致部分本科生极少和导师联系,核心教育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对本科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损失。
3.3 师生互动交流欠缺主动性
本科生班导师制虽有相应的实践指导方法,但对于二者之间以何种方式建立联系、采取怎样的互动形式没有明确要求,对师生间的交流时间也没有限制。目前本科生班学生和导师的关系相对自由、松散,有利于二者灵活安排交流时间,形成更为随性、平等的亦师亦友关系。但由于本科生对导师制的价值认知不足,加之师生间缺乏相互了解,使得学生缺乏和导师就多方面话题展开交流的动力。而导师因为教研活动繁忙,没有时间主动了解所带本科生的个人情况,无法明确人才培育目标和个性化培养计划,也极少主动联系学生,使得导师制有名无实。
3.4 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缺失
导师制育人模式下,考核监督机制缺失是师生关系松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行本科生班管理模式下,高校并未针对导师制的实施成果建立考核评价机制[3]。对导师应投入多少时间、资源辅导本科生的科研、学习等活动没有明确规定,也缺乏监督师生互动过程、评价交流效果的有效方法,导致实施过程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此外,担当本科生导师并非绝大多数教研人员的责任,理论上,高校在分配导师工作时,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担任导师的教研人员给予必要的经费、科研资源支持。但目前只有部分高校有针对性的补贴,对导师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
4 完善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有效对策
4.1 构建多元化本科班导师制,优化导师资源配置
针对导师与本科生比例悬殊、无法保证一对一交流时间的问题,应当反思设置本科生班导师制的初衷,看到学生成长需求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探索构建多元化本科生班导师制,对现有导师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满足本科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目标。首先,鉴于有意向跟随导师参与课题研究、深入探索专业知识的学生占比极小,应基于对本科生现实需求的调查统计,从高校学术精英中遴选专门的科研导师,配置给有显著天赋或明确意向的学生,让导师资源分配精益化;其次,构建分级导师机制,在班级或专业、院系两个层级设置导师。在班级或专业层面,增加每一名导师负责的学生数量,侧重组织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而院系层级则要针对有明确学业、心理等方面问题的学生,配置专门进行一对一辅导的导师。所以,基于多元化导师制重新配置导师资源,既可以满足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通过提升导师资源利用率,解决了导师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
4.2 强化宣传教育,深化师生认知
为了让本科生意识到导师制为其发展带来的良好契机,高校应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在本科生入学时,就应以讲座或推送宣传资料等形式,介绍本校各专业本科生的导师制,让学生了解得到导师全程指导的重要意义,珍视与导师交流和互动的机会[4];其次,鉴于部分本科生导师对导师制的育人目标存在认知误区,也应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让导师意识到自身职责不仅限于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和课业学习,还要关注其职业规划、生活等方面的需求,确保导师制发挥出全面育人的作用。此外,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宣传导师制实施成果,让本科生了解有导师相伴的益处。或者把导师组织的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组建社团和策划相关活动,为导师和本科生互动搭建平台,也让导师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更多师生了解并认同其价值。
4.3 优化导师选择和调配方式
为了让本科生和导师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应改进现行的导师选择和调配方式。首先,在本科生入学后初次分配导师时,为了让双方相互了解,应向学生公示导师信息。让学生了解每一位导师的学术研究领域、科研成果等信息,使其可以根据自己的取向选择,有益于二者建立密切联系;其次,以让学生提出申请的形式,表明自己选择导师的意向,并且在申请书中进行自我介绍,阐述学习规划、兴趣特长等。让导师也可以提前了解学生,为双方提供选择机会。最后,根据学生和导师的意向,以每一名导师所负责的学生数量不超过上限为原则,按照学生选择导师的顺位进行分配和调剂。此外,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多次选择机会,在每个学年接受学生更换导师的申请,以便更好地满足其发展需求。
4.4 构建导师制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
为了确保本科班导师制发挥育人作用,应构建相应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首先,结合设置本科班导师制的目标,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一方面,把师生交流时间、次数、学生的评价以及师生共同参与的科研等活动成果作为考核指标,评价导师是否履行了职责[5]。另一方面,结合考核评价标准设置激励措施,对于履职状况优良的导师,给予科研经费、项目等方面的奖励,激励导师在完成科研、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关注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达到提升本科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5 结语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契合了高素质人才的成长规律。针对构建导师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多元化导师制、优化导师选择和调配机制等手段,实现了对导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了师生欠缺主动交流等问题,显著改善了导师制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