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服务精神理论探源

2022-03-16石可晗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博爱志愿精神

石可晗

(内蒙古艺术学院 文化艺术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一般是指志愿者组织或个人,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爱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无偿的、非职业化的援助,服务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行为。 我国志愿服务活动方兴未艾,其活动内容、服务领域、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建设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赖于参与者的自愿精神与无私奉献,无功利性、利他性、平等性是其内在特质,这也是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 志愿服务精神是广大志愿者持续进行志愿服务的内在支撑,对其讨论与研究是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 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除了在相关政策制定和具体实践行动中继续推进,不断拓展精神内涵、 完善思想理论以进一步指导实践的同时,从根本上夯实志愿服务的思想文化根源的方式同样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以“志愿服务”为名的,或在精神内涵、服务特征等方面与之一致的社会实践活动,最早出现在西方社会。 自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物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随之发生巨变,在社会福利、宗教信仰、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合力下,现代西方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制度、法规以及相关的思想理论研究等方面起步较早,因此,现代志愿服务活动以及与之相近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理论建设,在西方的发展较之我国更加成熟,是我国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发展进步的参考实例。 现代意义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思想学术领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其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生、发展必然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并非全然是西方思想文化的移植。 因而,结合中西思想文化传统,以思想意识层面探析志愿服务精神的来源,从理论层面深挖现代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方法。

二、中西志愿服务精神的思想渊源

志愿服务活动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狭义的志愿服务精神内涵是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过程中被不断定义的, 目前虽无定论, 但各个定义的本质相同,无偿、自愿、利他、博爱、平等是其精神内核,其思想渊源由来已久。

在西方社会历史上,志愿服务精神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关城邦公民责任与义务的论述。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建立的基础是城邦公民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自觉。 理想国中的每个公民都享有自己的权力,同样每个人也承担着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公民拥有正义的心灵、和谐的品质、一定的技艺和尽责的精神,这是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要求。 “护卫者和辅助者人员也应该和其他人一样,要尽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样整个国家将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也能得到本属于他们的那份幸福。 ”只有每个公民都各司其职, 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 国家的建设也不可能单靠个人的力量完成,需要与他人互相帮助、共同建设,所有公民都应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而且,公民义无反顾尽己之责,是出于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其选择的结果, 在人人尽责的和谐状态中,全体公民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追求,进一步维护理想国家的安定。这里虽然以“责任、义务”命名,但已经体现出无偿、自愿、利他、博爱的意味。但是,柏拉图的思想理论亦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尽管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思想,但代表了奴隶制度中统治阶级的立场,且其思想暗含有对集体中的个体的漠视。

西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思想也内涵着志愿服务精神,教义更是直接体现了“博爱”的要求。 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基督教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相关。 基督教教义中的“博爱”同样要求信徒平等、互助,但在看似出于自愿的活动中,其行动的根源是道德的惩罚与奖励机制,是有偿的行为,而非无私的奉献。这与宗教的本质和根源有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源自“上帝的要求”,出于信徒对“地狱”的恐惧和对来世幸福的渴望,与现代志愿服务精神基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博爱”思想在深层上相悖,充满了宗教非理性的迷狂气息。

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阐释宗教的本质和根源,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宗教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只不过这个认识是虚幻的、扭曲的。 宗教属于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将现实世界的矛盾转移至“来世”,以此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而“原罪”思想是“来世”理论根基。 在基督教的世界观中,人生来具有“原罪”,人生在世就是要不断地赎罪、忍受现世的苦难,才可能获得来世的幸福。 因此,尽管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在思想渊源和实践活动中都与现代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相关,但其根源及本质与现代志愿服务精神相悖。

中国志愿服务活动的起步晚于西方,在具体实践中借鉴了西方较为成熟的活动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志愿服务精神也移植自西方。 志愿服务活动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精神内涵,儒家仁爱思想强调社会中的人伦秩序,将团结、互助、友善作为社会性的责任和义务,也体现了“博爱”的精神。《论语·颜渊》中颜渊向孔子询问“仁”的含义,孔子答道“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约束自我,遵守“礼”的规定,使自己品行得到提升。 一旦能约束自己而遵守礼的规定,天下人就会用仁来称赞他。同时强调,“仁”的修行依赖于自身而非他人,只有通过个人的学习和修养,才能达到“内圣外王”,达到理想人格的追求。 以儒家仁爱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爱”精神,与西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思想中的“博爱”精神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用外在行为规范内心秩序,通过礼乐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相互配合,释“礼”归“仁”,将外在的礼仪制度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使人具有理性的自觉意识,强调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格理想、精神追求。 虽然,孔子极力维护“周礼”、维护宗法制的根本目的与西方基督教相同,都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但是因循“礼”创造的“仁”直接指向伦理日常,要求个体精神的自我完成,而非指向来世、依赖于他律的道德奖惩,中国在思想文化史上自此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统治。

除儒家的仁爱思想外,墨家的“兼爱”思想也具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爱人若己”“兼相爱,交相利”“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体现了墨家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典型思想,面对动荡社会提出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个人的奉献,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博爱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但是,墨家的“兼爱”建立在小生产劳动者互利互惠的实践经验上,并不是追求理想人格、道德的完成,而要完成现实的功利追求。 同时,由于墨家思想的经验范围有限,现代志愿服务精神中人人平等的观念也并不存在。 墨家思想认为,包括“兼爱”在内的社会规则非人与人的契约,而是由不可违逆的“天志”“天意”规定的,类同于宗教观念中拥有道德奖惩资格的“神”。

佛教虽为外来宗教,但在我国思想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众生”“慈悲”“因果”“轮回”等思想也体现了平等、博爱的志愿服务精神。 但是,与其它宗教相同,佛教产生于颠倒的世界,其教义亦为颠倒的世界观, 指向虚妄的来世幸福,是统治阶级压迫剥削、 转移现实矛盾的统治手段。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宗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也必然会遵循事物发展—消亡的自然规律,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消亡。

三、志愿服务精神理论的现代价值

志愿服务精神在中西传统思想文化中都有理论遵循,中国可追溯至先秦儒家仁学,乃至其所因循的礼乐传统所在的原始氏族统治时期。 原始氏族统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异特征, 同时也含有原始人道和民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志愿服务精神的博爱思想。 其它传统思想文化如墨家、佛道等虽同样涵养着志愿服务精神,但其对现代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和精神培养的影响相对较小, 如以 “兼爱”“非攻”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学派虽未消失,但自秦汉以来鲜有耳闻。 代表小生产劳动者利益的墨家思想,只有在阶级矛盾突出、阶级斗争激烈的特殊历史时期被用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从陈胜吴广起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平均”“共享”的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中的许多口号、纲领即与墨家思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虽然农民起义大多含有宗教色彩, 并不以墨家思想为旗帜,口号、纲领所体现的平等、互助、博爱等思想精神也主要用以在战斗中团结阶级力量,但这只体现了劳动者在思想意识层面的共同追求。 墨家学派虽已罕见,“兼爱”等部分符合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生产劳动者利益的思想意识,却逐渐被作为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以不同的方式接纳。

同样体现着现代志愿服务精神的佛教思想,对中国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与西方宗教对其的影响力大不相同,西方宗教传统和现代宗教政策是现代志愿服务活动和精神诞生于西方现代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督教等宗教组织、思想与西方意识形态体系、 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诸多西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依托于宗教团体,志愿服务精神也悬置于宗教教义之中。 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物质社会相对发达的产物。 在物质社会层面,西方经济发展早于我国,社会物质生活相对发达,这是志愿服务活动产生的社会基础。 从实践层面分析,当下西方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较为完善; 在意识形态层面,民主政治传统下公民责任与义务的思想根源,再加上因志愿服务精神与宗教教义的相关性,志愿服务精神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以上是现代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和精神理论产生于西方社会的直接原因,也是西方志愿服务活动和精神发展初期优于我国的原因。

但宗教的消极性始终存在,依托于宗教教义的西方志愿服务精神,在思想根源上暗含着历史二律背反的危机。 如上文所述,宗教教义中的平等、博爱、奉献、互助等要求与现代志愿服务精神契合, 但宗教教义毕竟区别于现代志愿服务无偿、利他的精神本质。 宗教观念束缚下的信徒是源自道德奖惩的他律参与服务,行动根源更是指向有偿的、来世的幸福,在深层与志愿服务精神的现代性完全相悖,颠覆了志愿服务精神中代表现代精神的无偿性、自愿性、利他性。 另外,政治体系中源远流长的先进的公民责任与义务思想,在体系制度、组织机构等方面直接促使西方志愿服务活动具体落实,但与“民主”相对,体系制度、组织机构的力量较难“集中”,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取决于“民主”,缺乏稳定性。

促使现代志愿服务精神产生的宗教、公民责任与义务等思想意识,也为西方现代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当下中国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和精神理论发展的优越性也在对比中充分展现。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政策上向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倾斜。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高度评价广大志愿者,勉励志愿者继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 以儒家仁爱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充分体现了无偿、自愿、利他、博爱、平等的志愿服务精神,“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 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昧服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成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阐释了人的精神动力对于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中,人的意识对现实的正确反应会对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意识作为促进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精神,在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涉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因素,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性要求,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和活动的的高质量发展也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精神核心要义,皆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志愿服务精神内涵对应。“奉献”是无偿的付出,“友爱”“互助”是利他、博爱、平等,“进步”是个人与社会、精神和实践的协同发展,是自愿、自律的理想人格追寻的时代内涵。 “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现实意义的表达,即适应时代要求,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体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目标与现实目标的有机统一性。[3]志愿服务精神在精神内涵、理论外延以及现实实践中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深度契合,这为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

注释:

①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卷),台海出版社2016 年版,第138 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年版,第28 页。

③赵中源,《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动力之源》,《光明日报》,2021 年1 月27 日第8 版。

猜你喜欢

博爱志愿精神
我志愿……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以爱博爱 倾我所有
拿出精神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博爱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