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03-16刘春燕
刘春燕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英雄小学 226363)
绘本将图片和文字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具有显著的新颖、直观生动等教学优势,可以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数学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数学绘本的运用,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水平,制定丰富的“融入”教学策略,加深学生对主题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 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好奇心浓厚,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在数学课堂上容易走神分心,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不利于他们数学水平的提升.情境教学法凭借代入感强、教学形式新颖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绘本来构建教学主题需要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沉浸到数学学习中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数学绘本中也有丰富的生活和故事等元素,可以有效延伸小学数学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绘本“我的一天”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石英钟表,加强对时间的感知,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同时,绘本中有丰富的现实元素,有助于削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绘本“我的一天”中的主要内容是描述救火人员的故事,营造了在争分夺秒情况下一个个紧张的气氛.深入阅读绘本之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以及时间的珍贵,同时也可以学习到救火人员的奉献精神,实现自身道德品格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绘本内容进行一定的延伸与调整.
2 精准把握教学目标
在应用数学绘本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具体教学内容的需要,要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学目标的达成,避免过度偏离教学内容,影响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研究,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需要选择合适的数学绘本,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发挥数学绘本的教学价值.对于低年级的小学数学,绘本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化元素,从而更好地降低小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可以找到更多与数学教学共融的绘本材料,切实地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故事内容上,绘本的教学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在图画上,设计应当新颖有趣、颜色鲜艳,可以有效地呈现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施问题引导教学
3.1 引导学生深度探索数学问题
问题引导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运用,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数学绘本素材,引导学生去深度探索数学问题,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突破数学学习重难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学习,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倡积极思考,可以自主地提出数学疑问,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己.教师应当注意问题设置的形式与内容,要做到层次分明、难易有别,要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动静结合,帮助学生在绘本辅助下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图案美”这个绘本,来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具体来看,在完成课堂知识讲解后,教师再让学生去阅读数学绘本,让他们去发现绘本中的图案分别对应什么变换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绘本中的图画进行识别,很好地巩固了课上讲授的知识,对平移旋转等知识点有了更多的认知.然后,在学生充分理解绘本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再深化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用一条线段,通过不断地变换最终形成正方形.在问题的不断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力度会逐渐增强,可以更好地内化旋转和平移的知识,提升知识应用水平,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对以往所学的正方形、直线等知识有一个复习巩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3.2 利用绘本促进学生融合知识
教学采用问题导入,可使用绘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回忆起之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高度结合学习过的知识,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良好地融合了新旧知识.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直角,用绘本向学生展示红旗、双杠、电脑、行李箱这些物品,并询问他们这些物品上是否有直角,学生做相应的思考随之给出答案.教师再提问学生这些角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与之前认识的角存在哪些不同之处,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展示绘本,引导学生分析图上的几个角,总结这几个角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有一个顶点和两个直直的边.这样同学们就初步掌握了直角的概念,也对直角的基本特征有了深刻的体会.教师抛出问题:角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要如何判断角的大小?学生通过翻阅课本找到正确答案,并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发表个人见解,教师采用叠合法比较这三个角,教师的演示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看到这三个角的大小是相等的,如果学生要论证这三个角的大小是相同的,可使用三角尺把直角的顶点与待判断角的顶点对齐,直角尺的一边与待判断角的一边对齐,此时同学们会发现直角尺的另一边与待判断角的另一边恰好重合,这就说明了这个角是直角.
3.3 锻炼儿童排除类比推理能力
数学这一学科有很多运算定律和法则,教学时需进行推理呈现.在推理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绘本开展教学.比如使用《有趣的计算》,其中的数学知识趣味性很强,在之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理解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也具备了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教师向学生提问:旗杆有多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这一问题,学生的头脑中仿佛有一把量尺能测量旗杆的高度.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自由发表见解,教师收集不同小组的结论,对这些观点加以整理.同学们的思考过程存在差异,可大致归纳为两种,一是排除法,可以用米尺比较,旗杆比米尺高出太多,所以旗杆长度的单位不能是厘米.二是推算法,学生用自己的身高做依据,身高大约为1米20厘米,但是自己的身高与旗杆相比还是差了很多,旗杆的高度大约是自己身高的10倍左右,所以推断出旗杆的高度单位可以是米.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就暴露了认知上的矛盾,旗杆的高度到底是多少,是13厘米更合适还是13米更合适,同学们以身边常见的物品为参照物进行思考,用排除和类比的方法来切身感受不同的长度和高度,期间也隐约意识到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推理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4 提升绘本应用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面临无法找到适宜数学绘本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就要加强自主研究,创设教学需要的数学绘本,更好地满足小学低年段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通过自主创设的绘本,有利于教师进行适时地调整,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需要,从而显著地提升绘本的应用效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升绘本教学的效果.同时,这也更好地适应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更加契合班级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认知与心理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班级中有的同学可能图形能力较强,有的则是运算能力较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自主创设合适的绘本,将数学概念、公式以及数学习题等融合进数学绘本中,以实现绘本应用效果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5 绘本适应教学需求
教师使用绘本开展教学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授课和学习需求.当绘本的内容过于含蓄,或者与教材的内容有较大的偏差,就不适合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此时教师就需要对绘本资源进行优化,以期高度满足教学的需求.从知识层面的角度出发,分析发现低年级的教材内容都比较精简,且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很多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小学生对教材共情力也很强.从故事内容的角度出发,认为绘本的内容需要对教学知识有服务的功能,图画的内容要保证生动的同时也不能喧宾夺主,而是应该坚持教学数学知识的初衷.从图画的角度出发,认为图画可略为平淡,做到有效凸显数学知识.为有效提高绘本的趣味性,可尝试放大版图,并配以鲜艳的色彩.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已经设计好的绘本教材,而是应该自主创设,对既定的绘本内容加以调整,打破框架束缚,适当删减或增加绘本内容,避免绘本内容与教学违和.
综上所述,数学绘本凭借图文并茂和新颖有趣等特点,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认知与心理规律,有利于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拓展知识视野,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绘本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加强数学问题引导,并且基于实际情况对绘本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更为精准地把握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