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血管瘤,留不留?

2022-03-16陈慧婷周永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肝博士 2022年5期
关键词:瘤体直径密度

文 陈慧婷 周永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定期健康体检,肝血管瘤的发现也逐年增多。不少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单时,发现自己年纪轻轻竟然长了肝“瘤”!都会担心,肝血管瘤是不是癌?要不要切除?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和我们平常理解的“瘤子”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瘤”,而是一团异常增生的血管,多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肝血管瘤属于良性疾病,有的肝血管瘤会“长大”——体积增大,也会“长多”——数量增多,但很少转为恶性。大多数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持续增大者占5%~35%,且瘤体增大量也很少。一般来说,肝血管瘤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病人女性多一到两倍。根据肿瘤直径及数目可表现为孤立、多发和弥漫生长。瘤体主要由大量血管组织构成,与正常肝脏实质间仅由一层纤维鞘分隔,通常由肝动脉供血,部分病人伴有动静脉瘘。根据肿瘤含纤维组织多少,可分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等亚型,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

肝血管瘤会有什么症状?

绝大多数的肝血管瘤都没有症状,以单个最为常见,生长较慢,病程较长,且病人肝功能无明显异常。肝血管瘤直径与疼痛等症状无必然关系,肿瘤增大也不一定会出现症状。肝血管瘤增大通常有阶段性,可能与生理阶段和内分泌有关。如年龄<30岁和妊娠期可有明显增大。如果肝血管瘤直径超过5 cm。可因对邻近组织和脏器的压迫导致产生临床症状,比如压迫胃会打嗝、有饱胀感,右上腹部不适感或胀痛。极少数因自发破裂或外伤情况下破裂而出血,或者因为巨大血管瘤或肝门部血管瘤对胆道的压迫引起胆道梗阻,出现黄疸,或压迫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导致布加综合征。绝大部分肝血管瘤因无恶变倾向,可终身与瘤共存,但仍有部分病人因血管瘤进展,出现腹痛等症状或并发自发破裂出血,存在一定的致命风险而需进行治疗。肿瘤内如果有血栓形成或坏死可致发热及全身消耗性凝血等严重并发症。

体检超声发现肝血管瘤还要不要做其他检查?

超声对肝血管瘤的敏感度比较高,能发现1cm左右的肝血管瘤,一般作为筛查的方法,确诊肝血管瘤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CT、磁共振可以帮助确诊和鉴别其他疾病,比如小肝癌和肝转移瘤。这两种检查都需要在平扫的基础上,再做增强扫描。

肝血管瘤在CT检查中会表现出典型的“快进慢出”征象,其他的检查表现为:(1)平扫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2)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点状、斑点状、半环状、环状强化,密度与主动脉接近。(3)随后的门静脉期对比剂向心性扩展,强度逐渐降低。(4)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完全充填,与肝脏密度相同,病灶越大等密度充填的时间越长,一般>3min,“快进慢出”是其特征。(5)少数动脉期整体高密度强化,多见于<3cm的病灶。(6)部分病变中央由于血栓形成瘢痕组织或出血而出现更低密度区,对比剂始终不能填充。

在磁共振检查肝血管瘤的诊断上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典型的表现是“灯泡征”。其他表现包括:T1 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界清晰,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递增,在重T2加权成像其信号更高,称为“灯泡征”:瘤内的血栓、瘢痕组织在T1、T2加权成像均呈更低信号。MRI检查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与 CT 检查相似,呈“快进慢出”肝细朐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增强 MRI检查在肝胆期可发现直径<1cm的血管瘤,并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T2 加权成像时间的延长是成人肝血管瘤的特征。T1加权成像弱信号、T2加权成像高强度信号是与肝癌鉴别的重要特征。

肝血管瘤该怎么治疗?用不用手术切除呢?

根据《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版)》的建议,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且无恶变倾向,一般定期复查、观察就可以了。

当血管瘤较大,合并以下危险因素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1、肝血管瘤自发或外伤性破裂和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等会给病人带来致命后果,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若肝血管瘤压迫周围脏器,出现梗阻性黄疸、门静脉高压、布加综合征等,有恶心,嗳气,进食困难,腹水等伴随症状,建议予以手术干预。

2、肝血管瘤最初直径>10cm,在随访中发现每年直径增长>2cm时,出现伴随症状或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大,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3、如果病人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情况,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不明确的肝血管瘤,建议进行处理。

4、准备怀孕的女性伴有巨大肝血管瘤,妊娠可能导致瘤体快速增长进而影响胎儿发育或引起破裂出血。肝血管瘤巨大突出到肋弓以外且病人较瘦弱,腹部可扪及瘤体。此外,巨大肝血管瘤对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的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以上人群与医生协商综合分析后,可酌情考虑预防性切除。

除了手术以外,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消融术、肝动脉介入栓塞等。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第一步:明确血管瘤的诊断,根据临床分型进行病情评估。第二步:严格把握治疗指征,权衡利弊。第三步:综合考量,制定治疗方案。

发现肝脏血管瘤后不用紧张焦虑,保持健康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及外力撞击,应定期复查,监测肝血管瘤大小变化。

猜你喜欢

瘤体直径密度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瘤体直径及体积变化的随访研究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各显神通测直径
山水(直径40cm)
密度应用知多少
“玩转”密度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瘤体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