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2022-03-16宋学清闫振宇
宋学清 闫振宇
一、审美教学情景置换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对于教学实施环节,尤其是文本解读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是课程思政融入的最佳环节,但语文教材大都以先贤前辈视角来叙事、写景、抒发情怀抱负,“往前看”教材文本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十分遥远,“向后看”很多作者的理想和抱负又难以升华,学生很难共情,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情感这一主干内容缺乏前置的感知和后置的现实意义,审美的教学缺乏方法和层次。
语文教材中的多数课文是以先哲古人的典型事件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些事件距离学生的生活遥远,十几岁的初中生、高中生从来没有过类似经历,很难和作者进行灵魂上的对话和沟通,甚至很多老师都没经历过战争、爱情以及特殊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境遇。比如学习《小狗包弟》,学生和教师都没有经历过“文革”时期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学习诗经的《氓》没有经历过婚变和抛弃,学习《石壕吏》又没经历过战争。尤其是学习唐诗宋词,学生没有经历李白的赐金放还、苏轼的五次被贬,难道要让学生穿越到过去?学习说明文和游记,《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学生更无法全都感同身受,怎么使学生共情,并进一步共鸣是语文教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最难开展的教学环节。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走进课文的内容和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受作者的胸怀,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要拆分成两个要素,一个是“情景创设”,一个是“环境累积”。“情景教学法”中的“景”是指具体、直观和吸引人的具体场合、情形和景象。也就是说我们要运用教学手段将学生未知的抽象的事物、情形和景象真实地还原在语文课堂上,使学生本来不认同不感兴趣的东西变得具体、直观和吸引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如今知识爆棚的网络时代,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找到课程资源,完全可以自学,那么语文教师的价值就是使学生将这些走马观花的零散知识形成体系,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一知半解到完全理解,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1]!
“环境”的“境”是指构成和蕴含在情景中的那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就是周边的事物和细节,这些情景当中的课程资源要有一个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包围圈,也就是说在情景的要素的挖掘中,不断铺垫,不断累计,量变积累最后形成质变,其中,你要知道哪个是重点,哪个是边缘,哪个放在前,哪个放在后,这样就构成了整体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思路,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作品、体操训练、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但这些形式很多操作性都不强,那么如何在教学对话的设计中使教学内容扁平化就是课程思政开展的核心环节。只有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才会有观点的认同,观点认同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行为指导的实践。比如部编版八年级(上)重点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价值观目标就是对母亲坚强、勤劳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进行传承。
没有教学情境的形象赏析只能从母亲对地主阶级的厌恶和母亲的忍辱负重中总结给学生母亲是个坚强的农村妇女。此时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母亲的坚强程度和坚强所在。母亲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下还具有这样的坚强的?
文中最惨痛的一句话就是开头第一段就点明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村妇女,家境贫苦,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其余五个生下之后就被迫溺死了,这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此时,同学们无法共情,比较难,同学们没有生过孩子,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一定知道孩子对于妈妈的重要性,因为学生的父母大概率都十分疼爱他们,此时置出教学问题:“在你们的生活中,一个母亲失去了孩子会有什么表现?”即便是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从书籍和影视作品中知道很多怀孕的母亲因为一次流产有的就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患得患失,精神失常,有的甚至自杀了,而“我”的母亲,朱德的母亲,被迫亲手将自己的五个孩子眼睁睁地溺死在面前,把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强按在水缸里,听着他们的呼吸一点一点地衰弱,直至没有了生气,变成一具尸体。此时,抛出第二个问题:“养不活为什么母亲还要生孩子?为什么对孩子痛下杀手?”从而使学生看到旧中国的女人没有决定生育的权利。虎毒不食子,母亲但凡有一丁点办法,她也不会这样做,她不这样做,其余的孩子也活不了了,大家都得饿死。此时抛出第四个问题:“在痛失五个孩子之后,朱德的母亲怎么样了?”这样亲手杀死了自己五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心理变态,没有得抑郁症,因为现实条件不允许她自怨自艾,因为她还有八个嗷嗷待哺的儿女要靠勤劳的耕种来养活,她白日没有时间去想这些,可能只有夜黑风高,她躺在炕上悲悯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才会隐隐作痛。此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日常生活和文化接触中了解的母亲形象与文中朱德刚强的母亲形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次要角色巧妙转化
语文教材中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丰富的英雄、战士、知识分子以及各行各业具有优秀品质和人格的正面人物形象,更多的是作者以衬托为目的,或在情节铺垫过程中刻画的次要角色和反面形象,而这些“绿叶式”的人物形成的文本环境构建和教学的情境创设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升华文章主题,突出主要元素的形象有着巨大烘托和推动作用。
例如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的课文《老人与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学习老人的硬汉精神,学习桑提亚哥面对困境和厄运永不低头,顽强抗争的精神,如果只从老人的角度进行形象的总结,一方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自然规律的哲理性也无法升华。另一方面容易将教学变成口号化和形式化。诚如黑格尔所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助矛盾对立面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关注的是鲨鱼,甚至马林鱼身上和老人同样具备的向死而生、永不放弃的精神。从马林鱼的视角看,它明知道出海捕食会有被老人捕杀的风险,但它为了生存,还是要选择承担,在被鱼钩捕获时,它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与老人搏斗了三天三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从鲨鱼的视角来看,鲨鱼也知道扑上去吃肉可能会被插死,它们被老人打碎了头骨,被钢叉插入脊梁,但依旧前仆后继地与老人周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分析次要角色和元素的形象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战斗和勇气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普遍规律。意义就在于使学生认识到构成成功的因素是复杂的,影响结果的因素众多,稍有不慎就会失败,但我们不能等到所有因素和条件都完备的时候才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假设老人是年轻的,武器装备齐全的,有帮手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所有条件都在的时候,可能马林鱼不会出现在那片海域。
对于即将成人的高中生而言,通过《老人与海》的学习,比做一个硬汉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成功固然可喜,但失败也是人生避免不了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具备一定的残酷性,生命的本质就是要不停地与环境做战斗,人生很多时候是残酷的,失败是大概率,甚至是常态,如此,我们的学生才不会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变得异常脆弱,才不会在生活的残酷和无奈降临时,在付出巨大努力失败之后变得脆弱甚至放弃生命。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平和地、勇敢地面对人生的苦难。我们每个人都是鲨鱼,也都是马林鱼和老人,马林鱼是目标和理想、鲨鱼是困难、大海是人生、桑提亚哥就是我们每一个追梦者,鲨鱼、老人、马林鱼在生命的旅程中具有一致性,是事物普遍的规律,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鲨鱼和马林鱼也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老人丰富经验,一辈子在海上,他从捕到马林鱼之后就知道他带不回来,成功的概率非常小,他最理智的选择应该是放弃马林鱼,赶紧回家,鲨鱼也知道扑上去吃肉可能会被插死,马林鱼也知道外出捕食可能会遭到人类的陷阱,但是他们每一个都依旧不放弃最后一点希望,哪怕成功只有一成,鲨鱼们前仆后继,马林鱼挣扎两天连夜,老人也坚持战斗到底,鱼叉没了用短刀,短刀没了用短棍,短棍没了用船舵。哪怕这个过程中也曾有过脆弱,害怕,犹豫,后悔和迷茫,但他依旧拿起武器,勇敢面对,哪怕希望渺茫,也向死而生,奋力一搏,证明“我”曾活过,这就是生命啊,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战斗精神啊,多么美丽又让人感动的生命。
三、负面元素巧妙转化
语文教材中不乏具有消极避世一类思想的文学经典,或者诗人词匠在人生低谷之时作出的悲观基调的作品,而课程思政的前提就是正能量,即符合主流价值观。这些文学作品能被选入语文教材,其文学、文化和语言价值肯定是独一无二,且历久弥新的。但在课程思政融入的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会感觉无处落脚,难道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庄子的《逍遥游》、李白的《蜀道难》是要教给学生隐居避世或者“躺平”的吗?
我们换个角度来审视教学,一般而言,语文学习是通过审美来塑造人生观,就是通过欣赏美的人和事物,产生认同,总结其行为和品质,并加以学习。但很多时候,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反而要通过对丑的事物产生的危害和对消极态度产生的结果进行规避和改正,从而完善自我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发展,或者从作者或作品的消极情绪中看到事物发展的规律,由此殊途同归,达到价值观塑造的目标。
比如《蜀道难》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从课文表面上来看,就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灵和情感,而作者的核心情感就是惆怅、绝望和难过,语文教师往往将这一点避开,美其名曰感受作者的赤子之心,这样一来就是绕开了情感,直接灌输价值观,且和文章内容不符,学生很难信服。不如将目标转化为通过李白心中对困难的夸大,认识到困难的强度来源于内心。教学设计展开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发掘其实蜀道并没有那么难,而是李白心中的胆怯和迷茫夸大了困难的程度。这样一来符合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夸张特征,可以使学生看到李白在始终表现出的超凡的想象力和强烈的爱憎观。
通过蜀道之难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看到在每一个人的人生之路中都会遇到自己感觉过不去的坎,但其实并没有那么无法跨越,而是我们人为地注入情感,夸大了他,看似遥不可及的,高大而险峻的,与世隔绝的险境,其实是内心的梦魇。这壮丽的大好山河,摆在眼前,因为恐惧,却不敢涉足。天人鸟兽,湖泊山川皆在眼前,却停滞不前。
再比如《桃花源记》的价值观目标也不是教给学生隐居避世,空谈乌托邦,而是树立目标——争做桃源人[2],对于学生而言,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桃花源,那就是对理想的追求,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实现桃源理想,不是只将桃源建在心里,要让学生看到,桃源中真正珍贵的不是美景,而是真情,是桃源人的品质和道德。如果你向往桃花源,那么请你首先做一个桃源人,而并不是渔人,人人愿做桃源人,世间处处是桃源。
《桃花源记》的教学,不能落脚到隐居避世,桃花源指的不是隐居“躺平”,反而是对理想热烈的追求,对于陶渊明而言,他也没有选择逃避和躺平,他在隐居的过程中一直在积极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热情,虽然“草盛豆苗稀”,但他依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然“夕露沾我衣”,但他依旧“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对桃源的追求不是指对隐居的追求,恰恰是对理想的追求,因为每一个人的目标和追求是不一样的,像陶渊明一样的人,看不惯世俗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有的人看不惯却选择努力去改变,曹操、王安石、杜甫、高适、岳飞、文天祥,这些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伟大人物和文人墨客也同样生活在动乱时期或者人生不得志,但是他们选择的是与之斗争和在苦难中挣扎,尽己所能去改变社会,他们心中同样也有一个桃花源,那就是以圣贤之学,血肉之躯,把世界变成桃花源,尽管希望渺茫,但毅然前行,只要有理想,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每个人都是桃源人,每个人都能拥有桃花源。这个世界虽然永远不会像桃源一样十全十美,美到虚幻,但我们永远可以朝着桃花源,勇往直前,开拓进取。
四、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说:“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3]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底蕴和道德规范的延续和传承,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在新时代青年学子中传承是语文教学众多思政元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伟大民族,从五胡乱华、靖康之耻、土木之变,到近代史以来的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华、军阀混战、日本侵华、三年经济困难、十年“文革”、非典侵袭,再到时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文明自黄河发源以来,饱受各种磨难和艰辛,但始终能在磨难中不断成长,在坎坷中奋起前行。纵观世界历史,古老的文明不胜枚举,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罗马文明、爱琴海文明。但在这些古老文明早已销声匿迹的今天,伟大的中华文明依旧绿树常青,欣欣向荣。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数千载长盛不衰,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的承前启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和革命意志的薪火相传。正是因为一个又一个有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先烈前辈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砥砺前行,无惧风雨!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谭嗣同的书剑情怀,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一个前行者都将是后来者的榜样,每一个先驱者都将是继承者的图腾。正如青春年华的我们,也将有一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闪耀路标。
只有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中的忠义、善良、勇敢、勤劳、爱国主义等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广大青年才能有报国理想,并有力量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