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特点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析
2022-03-16耿鹏浩
张 雪 耿鹏浩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正在逐步转变为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关键一环,其教学方法及课程目标一直以来备受有关学者的重视与关注。国内学者胡晓玲认为: “信息素养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综合素质中的核心素质。” 为培育兼具高水平信息综合素养及处理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很多国家在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水平上都做出了诸多尝试。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在小学及中学阶段分别实施了“电脑认识” 及“电脑科学” 计划;日本早在1997 年便将信息技术教育纳入初等教育阶段的课程规划之中。可见,开展高效、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已是大势所趋,对未来推进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形式受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影响有着更为个性化的基本遵循,需要教师综合考量课程教学目标、中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征进行教学任务的系统规划与调整。接下来,笔者将从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突出特点出发,在理解该门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细化教学实践方法,进一步讨论相关教学工作的策略制定问题。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
(一) 趣味性
趣味性是信息技术课程区别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课程的首要特征。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抽象的逻辑思维往往难以为学生所消化、理解,而计算机界面直观、丰富的图像恰恰满足了他们具象、感性的学习思维习惯,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从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有较为强烈的意愿参与到课程的互动、反馈中,在兴趣的驱动下,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而言也较为良好。
2000 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 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其中,情感目标意在培育学生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爱好和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辨别由信息技术衍生出的相关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这间接地说明了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获取信息素养及基本技能的平台,更是调节单调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媒介,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应最大限度发挥其趣味性的特色,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互动中。
(二) 实践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计算机语言运用能力,为以后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 中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课上机课时应大于等于总学时的百分之七十,这就决定了该学科实践性较强的特性。笔者认为,这里所提到的“实践性” 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解读: 其一,信息技术课技能的养成离不开实际的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上机操作、理论教学等环节的学习,学生得以借助计算机掌握基本的获取信息、判断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这一过程中,实践不仅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实现形式,更是学生构建起信息技术知识框架的必要途径。其二,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的技能也应投入到辅助其他学科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计算机操作技能可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文案撰写、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几乎涵盖了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所学习的所用课程内容。通过中小学阶段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各领域问题的能力,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灵活利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水平。
(三) 综合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领域与信息技术的关联也日益密切,“互联网+” 的浪潮正在悄然兴起,信息技术逐渐演变为各行业寻求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性手段。在这一宏观背景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不仅涉及的知识面更为广泛,可应用的领域范畴也相对较大。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应首先明确本学科的基本定位: 计算机学科的讲授范围不仅局限于单纯地介绍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是涉及诸多基础边缘学科,兼具基础文化课程、劳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多元特点。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信息道德素养以及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将教学内容仅仅限制在计算机领域里,而是应积极寻找学科交叉的可能,在学生心中构建起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关联。同时,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应充分重视对于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养成高水平的信息甄别能力。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基于上述学科特点,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师应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转变常规教学设计思路,采用更加灵活、多元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应用软件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形成,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趣味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将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反哺到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当明确信息技术的时代性特征,在密切关注该领域前沿动态的同时及时优化、更新教案的内容精准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时政热点的结合与对接,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呈现出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分析
(一) 激发信息技术课堂趣味性,采用游戏教学策略
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上,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是制定教学策略的重点考量因素之一。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中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科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时常常把学习与游戏割裂开来,但这实际上并不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而言,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
未来,为着力提升总体授课效果,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可尝试采用游戏的教学策略,将游戏与教学融为一体,营造更加轻松有序的课堂氛围。游戏教学策略,即采用互动式的游戏形式导入教学内容的一种授课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游戏中的情境故事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接触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最终目标。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以教师单向输出为主的授课模式,在强化授课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此外,游戏式的教学策略还具有引人入胜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在把握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收获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乐趣。
(二) 面向应用技能开展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
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着理论教学比重过大的问题,学生从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往往流于表面,实用性不强,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这是本学科教学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教师应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空间,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本领,以回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 对课程“知识目标” 的规划。基于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基础的考量,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 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策略将完整的授课过程划分为了诸多环节,强调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四个环节最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拥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锻炼了与人交流、协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互动式教学“取长补短、双向促进” 的特质。任务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它将获取知识的主导权转交给了学生,根据任课教师的设计逻辑,学生可摆脱被动地理解、记忆知识的传统学习思路,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在学习阶段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性。
在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把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为学生在不同语境下对计算机技能的运用水平。为提升教学过程内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教师可将授课内容细化为具体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如使用Word 编写生活日记、通过制作PPT 进行自我介绍、上网检索历史大事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领域内的技能本领。
(三) 深化学科交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受限于教师个人综合能力水平及教学思维的差异,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衔接整体而言并不连贯。学科本位思想仍制约着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宏观设计,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文件的明确指示,教师应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纳入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的框架中,鼓励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让信息技术真正转变为学生深入学习各领域知识的实用性工具。
结语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仍存在着诸如教学课时不足、考核机制不完备等问题。这些痛点及难点有待未来进一步优化,而基于学科特色的游戏式、任务式、综合式教学法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希望未来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能在不断尝试中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实践形式,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起更为完备、灵活的信息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