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达《〈矛盾论〉解说》思想特点探析

2022-03-16叶林涛雷家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矛盾论李达哲学思想

叶林涛,雷家军

(浙江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李达撰写的《〈矛盾论〉解说》(以下简称《解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功探索,有力地推动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工作,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理论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探析和学习《解说》呈现的思想特点,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对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涵具有积极意义。

一、继承传统的同时寻求突破

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阐述了一个真理,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思想家、学者,不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会缺乏厚重的历史根基,不作出时代性的突破就难以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先进知识分子需要平衡二者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传统文化中有时代性突破。李达的理论研究紧密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积极探索时代性的突破。李达深刻地指出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来武装自身的迫切性,坚持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反对各种错误和虚假的社会主义。他倡导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使之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改造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

李达深刻认识到民族的精神根基是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用中国文化的精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此进行时代化的解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李达少年求学于前清秀才胡燮卿、唐花圃等学者,青年时期又逢朝代更迭,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剧烈冲击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李达在思想上既有中国传统文人家国天下的广阔胸怀,又有五四青年救亡图存的高远志向。李达在阐述唯物辩证法时,指出兵家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要求对战争的双方都作全面调查和深入了解,“这可说是概括了战争的辩证法”[1]。唐朝名相魏征曾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是要求我们坚持辩证法,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对李达影响深远,他对典故、名篇信手拈来,同时又将时代精神、革命精神融入其中。他指出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就有不少关于辩证法的见解,并做了举例说明。李达用道家学派的《道德经》、惠施学派的“合同异”说、名家学派的“离坚白”学说、墨家学派的《墨经》以及易传的“阴阳”学说等来阐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例如,道家的辩证法基于“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将万物都分为两个或者多个部分观察,但又不割裂开相互之间的联系,归为“道”这个整体,与辩证法主张物质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有相通之处,让民众更容易理解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超越历史局限性,坚信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李达曾应毛泽东之邀到湖南自修大学讲授马列主义,他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指出虽然资本主义还未迸发出全部的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没落,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他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民主人士共同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李达写道:“马克思为了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必然没落的法则,具体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矛盾”[2]130,即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广大工人的劳动产品,资本主义使劳动者脱离生产资料,劳动者无法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这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马克思指出:“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激情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3]李达指出,原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将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压迫剥削无产阶级并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必须进行社会革命,“除此之外,无产阶级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不能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从而使人民获得政权”[2]200。李达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基础上,超越了当时历史的局限,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性质、国内外形势的严峻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坚信未来属于共产主义,果断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毅然走在时代前列。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中国人民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改造中国社会。周太山先生认为李达是国内最早提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者之一。李达指出,中国可以应用马克思学说改造社会,要“考虑中国社会问题的特殊性”。李达与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之间有鲜明的界限,并不全盘接受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指导,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坚持探索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4]。李达始终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用中国语言、中国思想来表达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矛盾论》是毛泽东用中国话语体系对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创造性阐发的成果,是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伟大实践,是党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李达解读《矛盾论》,旨在全面、系统地解读毛泽东哲学思想,反映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的伟大贡献,进而全面宣传普及毛泽东哲学思想。

李达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超越历史的局限性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推动广大无产阶级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在《解说》中,李达善用中国式思维和语言来解读《矛盾论》,积极引导广大读者学习和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有利于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革命和生产实践。

二、坚守科学真理与革命追求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取得胜利的科学理论,它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5]。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必须坚持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在坚守科学真理中有革命性追求。李达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学说,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矛盾论》蕴含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并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坚持对《矛盾论》进行整体性的解读,强调要系统、全面地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李达对《矛盾论》采用逐段解读方式,并对每一个重要的理论都作了科学、准确的阐述,便于广大读者学习和理解。李达在解释“形而上学”的概念时,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哲学史上的定义、中国的定义以及在欧洲的定义,多种定义的排列和对比有利于读者对“形而上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李达着重介绍了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观点都做了具体分析,指出他们的唯物论也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具有时代局限性。李达通晓日语、俄语、英语和德语,他较早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且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宣传,能直接从经典原文中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更为深刻,这使得他在解读《矛盾论》时能够始终坚持科学性和准确性原则,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阐述也更加系统和完整。

坚持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李达指出:“认识对象,不能停滞于现象的表面,而要透入于现象的深处,发现其潜藏的本质。从现象中发现本质,这是科学的认识的起点。”[6]723李达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发展阶段中,我党虽然历经挫折磨难,但党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部分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始终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和无产阶级立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是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并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在1927年革命失败后,清算了陈独秀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冒险主义错误。中国共产党人在一次次斗争中总结反思革命斗争失败的原因,毛泽东写作《矛盾论》的目的就是从哲学上对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党内领导层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清算,对理论脱离实际、主观不符合客观的现象进行纠正,指出决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治百病”[7]。革命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无产阶级立场。当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愈加接近本质时,对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就愈加深刻,坚持革命斗争的意志也就愈加坚定。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行动指南,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革命精神。李达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观察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所以始终强调要“考虑中国社会问题的特殊性”、要“按照目前中国国情”来制定政策[8]。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党内的教条主义者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片面信奉他国革命经验。在战争问题上,他们坚决要求夺取中心城市,效仿苏俄革命的模式;在地下工作问题上,他们执行脱离群众的冒险政策;在制定对不同阶级的政策上,对资产阶级不做区分全部都视为敌人[6]136,没有具体的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主观随意地用别国的革命经验处理具体复杂的中国革命问题。李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无产阶级用以解决特殊的阶级矛盾的理论和政策。”[2]133

李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坚持彻底的革命精神和无产阶级的立场。李达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阐述全面而深刻,有利于深化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认识,有利于清除党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有利于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

三、坚持学术性与通俗化并重

在人类历史中,保持学术品格和具有大众情怀,对任何思想家、理论家而言既是使命又是矛盾,学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与学术理论传播需要的大众性之间有天然的矛盾。李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对解读《矛盾论》必须兼顾科学性和大众性的挑战时,始终恪守学术准则,并使之具有大众性趣味。他化解了保持学术品格和具有大众情怀之间的矛盾,将《解说》的学术性放在首位,同时又能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作通俗化的解读。李达在解读《矛盾论》过程中,不拘泥于文本,力图用最简洁、直接的语言阐释清楚毛泽东的理论和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中国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李达对《矛盾论》的解读始终坚持学术性,秉持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浅出地阐释毛泽东哲学思想。李达是一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也是一位坚强的革命斗士,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使他对《矛盾论》的阐释既保持了学术品格又具有大众情怀。李达擅长用教科书式的提问和解答来阐述深奥的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重要观点,并对此做分段式解释。李达解读列宁关于辩证法定义的论述时,将其分成三个部分来解读:第一,矛盾双方如何达到同一的;第二,矛盾双方在何种条件下实现相互转化,达到同一;第三,我们为何必须将矛盾视为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并对这三部分一一作了解说[2]169。李达教科书式的提问、回答和解释,有利于准确呈现《矛盾论》所蕴含的哲学理论和观点,帮助广大读者理解毛泽东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观点,并促进读者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李达对《矛盾论》作了通俗化的解读。李达早年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关系做了论述和总结,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地宣传和普及。解读《矛盾论》既是学术研究的过程,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工作,目的是加快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步伐,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李达在解释“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时,选用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和佃农的例子来做解释。李达认为,地主和佃农就是矛盾的双方,地主占有土地而不劳动,佃农想劳动但没有土地,佃农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忍受地主的剥削,而地主也必须要依靠佃农的劳动来获得收入,这就是矛盾双方的统一;在封建王朝的末期,农民不堪重负,揭竿起义,讨伐皇帝或者说全国最大的地主,这就是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李达采用类比的方式,对矛盾双方的关系作了通俗化的解读,使广大读者加深了对矛盾观点的认识。“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9],李达用中国的话语体系、中国的思想观点来解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了通俗化的创造性解读,是建国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新探索。

李达对《矛盾论》的解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宣传工作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解说》是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采用中国人民通俗易懂的、蕴含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理想的表达形式,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10]。李达在解读《矛盾论》时,始终坚持与党的宣传工作的需要相结合,力图使读者易读易懂,巩固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李达指出,认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认识无产阶级的不妥协的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是十分重要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是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境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归于资产阶级,而贫穷和苦难则集中于无产阶级,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如果不经过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是无法推翻资产阶级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被人民所掌握、所应用,使广大的干部群众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让人民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进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解说》的广泛传播使部分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抱有幻想的民众开始清醒,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巩固了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取得的成果。

李达始终坚持学术性与通俗化并重,既要保证作品的学术性,又要使之通俗化,推动《解说》广泛传播,促使中国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说》语言通俗易懂,对哲学概念作了简明直接的论述。在解释宇宙观时,他写道:“哲学是宇宙观或世界观,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观点认识世界,即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念的体系”[2]67。并将宇宙观按照发展的观点来分类,宇宙观可以分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机械唯物论的宇宙观(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唯心辩证法的宇宙观、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李达解读《矛盾论》始终坚持科学性,力求准确地向读者传达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对文章做通俗化的处理。

李达始终坚定主张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解决中国社会的思想理论问题。汪信砚指出,要继续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就应当像李达那样确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目标,他对李达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给予高度评价[11]。《解说》是李达深入研究阐释《矛盾论》的理论成果,蕴含李达深刻而独到的哲学洞见,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深入研究李达《〈矛盾论〉解说》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对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矛盾论李达哲学思想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矛盾论的运用
《实践论》《矛盾论》所彰显的哲学魅力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商鞅军事哲学思想简论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