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校外寄宿生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2-03-16吴莺莺
吴莺莺
(环县环城镇中心小学 甘肃 环县 745700)
前言
就目前的我国学校来说,学生寝室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环境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但是,寝室管理常常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死角,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其实,有些同学在寝室里就已经形成了一些坏毛病,这种坏毛病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很容易在学校里传播开来,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优化校外寄宿生管理工作,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和居住条件,是当前的寄宿制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当前宿制学校宿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寄宿生制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一些寄宿制学校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完善的现象,学生日常生活方面也没有专职的老师进行管理。又或者某些地方明面上规定了寄宿生的管理条例,实际上却在实施中没有被应用,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
寄宿生一般都是和老师、同学住在一起,由于他们的父母不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失落感。长期不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不能和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导致他们的心理落差比较大。所以,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安慰工作。然而,目前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中,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1]。
1.3 寄宿制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落后
寄宿生在学校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学习,二是生活。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向关系。但是在目前的,由于寄宿生数量众多,老师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管理工作,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家校沟通不及时
家校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然而,从当前教师和寄宿生的管理状况来看,家长们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家校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好,所以,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对症下药”,这就导致了目前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必须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目前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问题。
2.优化校外寄宿生管理的角度
2.1 要从教育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学校的工作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精神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入他们的生活,由于学生要一个人在学校里生活,校方和一线老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注意他们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在住宿期间,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住宿安全,从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万无一失[2]。
2.2 要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在学校里,学生们的生活基本规律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所有的学生都要在一起学习生活,这样就会产生一些细微的摩擦,让矛盾变成冲突。此外,由于学生的个性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对寄宿生的管理也是不利的。学校校园内长时间的封闭、单调的寄宿生活使学生感到厌烦、沮丧,学校生正值青春期,一些学生又不愿意接受学校的管理,使整个寄宿生的管理工作很困难,不利于学生的个性爱好、个性特点的养成,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是和老师、同学待在一起的,长期下来,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2.3 要从学校的角度进行思考
一所学校的成立与发展要从各方面入手,其中包括:政府的支持与协助,社会及父母的大力支持。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方面,有些学校由于地理环境较差,处于乡镇,在教育、居住等方面无法与县城、大城市相比。因此,在教学质量、资源、师资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改善学生的居住环境,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素质的提高。由于寄宿学生人数众多,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自觉性服从[3]。
3.优化校外寄宿生管理的具体策略
3.1 明确管理责任,严格管理制度
学校设立了学生营养机构。德育部负责寄宿学校的安全,总务部负责后勤,寄宿学校部负责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负责保证寄宿学校学生的安全,制定任务,指导和协调管理工作,每个班级都由一个小组领导,负责寄宿学生的安全。分工要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寄宿学生健康安全的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知识和生活习惯,不断完善寄宿制度。
3.2 提升宿舍管理素质,制定系统管理制度
既然要推行和强化学校的寄宿生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让所有的老师和老师都能严格遵守,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更有利于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执行和监督。首先,既然是管理,那么必须要有一个全职的宿管教师,要根据学员的数量,合理地增减宿管人员,确保人员的分布均衡,从而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除了检查卫生、查房、点名等各项手续,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其次,要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寝室管理体系,这套系统的制订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按季节安排不同的作息时间;设计一整套的宿舍卫生规范,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立能力;每日查房点名,明确学生的去向,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无论是回宿舍或出校,都要逐一进行登记,确保安全,做到责任明确。管理人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宿管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其达到更高的管理水平。
3.3 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对学生来说,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建立起信心,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现在的孩子一般受到家长的溺爱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行为习惯有待逐步养成。一天的高强度学习,会让他们在会回到寝室后轻松不少,不少人睡觉后都会向同学倾诉自己的心声。在夜间查房过程中,生活辅导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4]。
3.4 加强家校沟通,健全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校教育对于寄宿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寄宿学生在家长不能陪伴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寄宿生父母的交流,对其家庭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作用。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健全,从而使其更好地发展。
3.5 不断改善寄宿生居住环境,优化寄宿生宿舍管理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舒适,学校也要保证学生们的住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的教育和生活条件都比家里要差,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学校要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比如保暖。其次,要保证学生的生活环境卫生,以此为依据,优化学生的生活质量。
3.6 开启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在解决寄宿生管理问题时,应从改善校园环境入手,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如利希滕贝格所言,“人们的品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在寄宿制学校中,要从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等方面着手,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下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习。因此,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使学校的文化更加积极,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以促进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因为寄宿生要在学校里呆很久,所以在统一的管理模式下,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气氛,让学生们变得更有活力。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趣味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鼓励同学们打扮成教室、寝室、校园,按照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的装扮,使校园焕然一新,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品德,彰显学校精神面貌。各班可自行设计班徽,营造班风,培养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良好班风。此外,通过举办各类学校活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从而降低学生的矛盾,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
3.7 全力获取他人关注,有效促进学校管理
学生自身正处在身心健康的重要阶段,在学校和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发展。因此,在实施和强化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认真指导生活,全面优化教育,注重情感培养,促进学生学习。家庭教育是学生所接受的最基本的教育,而家长又是其最早的教师,在教育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在管理寄宿学生时,教师应从家庭出发,主动与家人交流,培养父母的高度责任感,认识到学生健康成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的精神卫生问题,必须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确保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的精神和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此外,学校还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由政府来协助学校改善教学品质,让学生吃得放心、学得开心、住得舒心,从而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
结语
总之,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的管理要从教育的视角、从学生和学校的视角出发,对寄宿生的生活学习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思考。同时,要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从整体上优化学校制度,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宿舍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